2009年,研究生杨园园带母上学,被学校拒绝后自缢在卫生间中,事后学校却不愿承担责任。一开始大家都指责校方泯灭人性,可当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大家沉默了......
杨元元,1979年出生于湖北宜昌市,父亲是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的高材生,母亲望瑞玲是家庭主妇,她还有一个弟弟,名叫杨平平。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像杨元元父亲这样的高端化工人才是十分吃香的,因此家庭生活条件非常好,过的完全是小康生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5年杨元元父亲突患肝癌,为了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可惜最终杨元元父亲还是因病去世,那年杨元元只有6岁。
此前,望瑞玲一直过着贵妇一般的生活,可自从丈夫去世以后,望瑞玲就一下失去了主心骨,根本无法承担起抚养一双儿女的重任,因此只能继续吃老本度日。
没过多久,家里为数不多的那点钱也没有了,为了补贴家用,望瑞玲这才勉为其难地找了一个看大门的工作混工资,而杨元元则是在上初中之后,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挣钱。
1998年杨元元第一次高考,就考出了超过一本线100多分的好成绩。当时她想要报考大连海事学院法律系,可望瑞玲却是一百个不同意,因为望瑞玲觉得学法律不能挣大钱,而且离家太远,不能够照顾到她,况且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纵然杨元元再三表示自己可以勤工俭学不花家里的钱,但望瑞玲实在不愿松口。
最终杨元元拗不过母亲,报考了离家较近、毕业前景较好的武汉大学经济系。
好在武汉大学也是双一流的优秀学校,师资力量同样强大。
在武汉大学上学期间,杨元元靠着自己努力,解决了所有金钱负担,没想家里要过一分。这样的日子虽然苦,但杨元元却觉得很美好。
正当杨元元畅想美好未来的时候,意外再次出现了。
杨元元大三那年,望瑞玲所在的工厂搬迁了,想要继续工作,工人需要在新工厂的地方买个房子,价格是3.5万元,可望瑞玲就是一个看大门的,一个月几百块钱工资,怎么可能会掏钱买房,望瑞玲索性辞职了。
失业后望瑞玲也不想找别的工作,可不工作又没有钱,该怎么养活自己呢?望瑞玲就打起了子女的主意。
在望瑞玲看来,女儿迟早是泼出去的水,现在不好好利用,以后结婚就用不着了,相反地,给儿子多留一些时间,儿子才会更加有出息。
于是望瑞玲对杨元元死缠烂打,最终搬到了杨元元宿舍,和杨元元睡一张1.2米宽的小床。
此前杨元元的宿舍还欢声笑语,可自从望瑞玲来了以后,大家都不说话了。
因为望瑞玲爱管闲事、爱骂脏话、不爱干净,谁也不想和这样的老妈子一起生活。
不久之后,杨元元的舍友用各种理由搬出了宿舍,并且不再和杨元元来往。那段时间,杨元元的性格十分孤僻,几乎没有一个朋友。
母亲的到来,将她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在此后的学校生活中,杨元元不但要学习,还要挣学费,养活母亲,照顾弟弟,过得十分辛苦。
好不容易毕业了,因为拖欠学校贷款没还清,所以领不到毕业证,只能出去打了5年工,这才拿到毕业证书。
在此期间,母亲和弟弟的所有开销都是杨元元搞定的。
拿到毕业证之后,杨元元有5次很好的机遇:一次是被北大法学院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一次是被西北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一次是被湖北省录取为公务员;一次是被广西省录取为公务员;还有一次是被义乌一家工厂录取为快递。
可每次望瑞玲总有各种理由阻止她去:不是嫌弃学费高,就是嫌弃公务员是落后县城的公务员,去工厂当会计,她又觉得太丢人。
总之就是用各种理由让杨元元好好打工,养活自己和儿子。
后来在外面打拼了好久之后,杨元元终于将弟弟供上了北京大学。此时杨元元又燃起了当律师的心思。因此在2009年她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学公费研究生。
杨元元本以为可以就此摆脱母亲的魔爪,可没想到望瑞玲还是不愿放过杨元元,坚持要跟杨元元去上海当上海人,杨元元的弟弟也知道姐姐的难处,所以想让母亲跟自己去北京,可望瑞玲却坚持要和杨元元一起生活,不愿拖累儿子。
无奈之下杨元元只能向学校申请母亲和自己住一个宿舍。可上海海事大学校风很严,绝不允许杨元元因为个人原因影响其他学生休息。
校方自然也知道杨元元的难处,于是帮望瑞玲在校外找了一个450元的单间,校方每月补贴450元,相当于免费住,除此以外,校方还给望瑞玲提供了一份月薪320元的岗位。
校方希望能够解决杨元元的后顾之忧,让杨元元专心学习。
可望瑞玲还是想把450元省出来给儿子,继续住免费宿舍。后来校方好不容易说服望瑞玲了,可因为还没到交房日期,所以只能让望瑞玲住几天宾馆,望瑞玲为了省130元的宾馆钱,居然在学校电影院座椅上坐了整整一晚。
杨元元得知后很是自责,觉得自己读了这么多年书却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家人的命运。
最终想不开在宿舍自缢了。这件事归根到底责任不在校方,而是在于她的母亲。如果母亲不一味地压榨女儿,也许这出惨剧就不会发生。
大家如何看待此事?欢迎在评论区说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