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建德农商银行春季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浙江建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建德市离百姓最近、服务范围最广的金融机构。我行现有在岗职工400余人,职能部室11个,营业网点40家,其中1家营业部、18家支行、21家分理处。存贷规模突破500亿元,各项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
我行始终将人才作为发展的重要资源,高度重视人才汇聚及培养,致力于为员工的事业启航搭建广阔平台,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招聘基本要求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不良记录,身体健康,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
责任心强,热爱农信事业,性格开朗乐观,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
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良好,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应聘岗位及条件
岗位内容
从事分理处柜面日常业务。
学历要求
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26周岁以内(1997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专业要求
1、全日制大专学历的,金融类、经济类,财会类等相关专业优先.
2、普通高校本科学历的,专业不限。
用工性质
劳务派遣制综合柜员。
工作地点
建德农商银行辖内各分理处。
户籍要求
仅限建德市户籍。
福利待遇
聘用人员签订劳务派遣合同,首期聘用期限为3年,派遣期间年收入不低于10万元(含社会保险、福利)。
招聘须知
报名时间
2023年1月20日至2023年2月20日17时止。
最近,上海瑞金医院感染科发布公告,希望至今还没有感染阳性的人,到位于瑞金医院思南路建德路口东门的感染科报名,以供他们研究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这些人不感染阳性,本人本想报名的,但由于害怕没敢报名。
据其他渠道获悉,经过初步筛选分析,没有阳的人很有可能跟基因有关,因为每个人免疫力不一样,同时对抗病毒也就不一样了,主要还是跟人体基因有很大关系。
初步判断,所谓天选之子不是一句戏言,有其合理性推断。
#杭州头条#近日,杭州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其中市区10人以下基准价为70元,10-35人基准价55元,35人以上基准价40元,上浮幅度为10%;县(市)10人以下基准价为60元,10-35人基准价45元,35人以上基准价30元,上浮幅度为10%。其中市区实施区域为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富阳区、临安区;县(市)实施区域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
价格下调是好事,同样带来诸多挑战:教学质量是否仍有保证、好的老师是否会流失、培训机构能否生存;一系列问题只能等待时间来揭晓了。
新标准后,大家还会报名吗?
#杭州教育#
【有多好吃?杭州一地#市委书记挂帅豆腐包办#】如果你在杭州建德问人早饭吃什么?多半人会推荐刚出笼的建德豆腐包。这段时间,建德不仅成立豆腐包品牌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直接挂帅,开展实体化办公;还办起了豆腐包师傅培训班,首期50个名额就有千余人报名……你吃过建德豆腐包吗?
【再出发!黄山市又有38名勇士驰援湖北!】今天(2月20日)上午,黄山市第4批支援湖北武汉的医疗队员,整装集结在新安江畔、屯溪山城。他们担负使命,暂别徽州山水与牵挂的亲人,奔赴湖北,加入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疫”总决战。据了解,这38位“白衣战士”,分别来自黄山市人民医院等市内14所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包括了感染、ICU( 急症)、心内、呼吸、护理、内科、重症等多专业的医师、医生、护师、护士等。他们都是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选派的优秀医护人员。目前,黄山市已分四批共派出71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
【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的日子(一)入伍】
少年时代,我连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蒋介石复制的贴身侍从,并且会一直伺候到他们寿中正寝的那一刻为止。
一九四六年,那时我中学还未毕业,某日,我在老家浙江省寿昌县城里,看到一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张贴的布告,上面说军委会正要招考一批“卫士”。
当时,抗战刚刚结束,民穷国困,青年人要找一份像样的工作并不容易,特别是一些抗战胜利复员的人,刚从大陆方向回到家乡,几乎要比较好点的空缺,都被他们占光了。
所以这个招募启事给了我相当大的吸引力。
几天后,我去报名甄选,而且很快就被通知录取了。
当初,我是抱着能够当蒋委员长的卫士荣耀的心情去报名的,后来,我和同僚闲聊时发现,原来我们这一伙人,大概有一大半,不知道“卫士”就是去当兵。
可是,后来到达台湾后,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当中的少数人,包括我自己,就被挑选去做蒋家的家臣兼侍役,并且成为一辈子最主要的职业,这个职业也耗去了我们这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
那年的秋天,十月份光景,我们这群甄选合格的十七、八岁青年,从浙江老家,被分别送到南京一处营房。
营房位于在南京黄埔路,国民党政府励志总社隔邻,美军顾问团和明故宫遗址附近。
我们刚到南京当天,总队长楼秉国亲自来训话,按到蒋先生惯例,我们这一批卫士清一色是浙江人。
那天,许多人刚下火车,衣着打扮还是举手投足之间,都还是十足的老百姓,一听说上面训话的人是一个什么总队长,早就被他那个官衔给震慑住了,等楼秉国总队长上台讲话,有些同志在台下嚇的两腿直打哆嗦。
我们这些来自浙江省建德、淳安、寿昌、汤溪等县份的青少年卫士,未必分配到其他单位留下来的,被编排为两个区队,纳入外勤队。
固然,当时军队卫士人数很多,保护领袖的重要责任仍落在外勤队资深的干部身上,我们忙于勤务,是以没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受训上面。
南京时期,军衣卫士的警卫总队,下辖有三个大队,包括一个重武器大队,配备的武器有重炮和各种重武器,此外还有一个外勤队,这个队的主要任务是保护黄埔路总统官邸等重要勤务。
还有一个工兵队和骑兵、通信等队,编制上看起来,应不会较现在的一个军来得小。
在重庆时期,保护蒋介石官邸的是一个警卫旅,这个警卫旅的基干,也是清一色的浙江人,胜利复员后,警卫旅的编制做了一些调整,但基本上,这个所谓的“领袖铁卫队”,不但编制未见缩减,反尔日渐膨胀。
我们这批在46年甄选的青年卫士也是蒋介石最后一批从浙江征召的子弟兵。(未完待续)
(本文参考翁元口述、王丰著《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的日子》)
珍藏版《蒋介石传》
12月10日上午,浙江省建德市耿楼街道,在巫文重位于雨荷村的家门口,锣鼓喧天,人头攒动。
第73集团军陆航大队杭州警备区、杭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建德市人武部、建德市政府领导率军慰问团到巫文重家中,向其父母赠送牌匾、证书及慰问金10万元。
巫文重本人因为参加了上级大赛考试,没能亲自到场,但送喜讯的宴会却非常隆重热烈,让人倍感温暖和恭敬。
在军营建功立业,在家乡扬名。荣立一等功的巫文重,1996年12月出生,2015年9月参军,2020年6月入党。现任第73集团军某旅副班长、中士。
他英勇无畏,争当精锐战士,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行动果敢高效,掌握灭火和战场救援等8项专业技能,驾驶操作4型消防车和5大类12种灭火救援装备,参加50余次应急救援消防演练和近千次消防应急保障。在今年1月的一次重大救援行动中,第一时间被发现并立即处理,无惧生死,冲入火海,创造了“教科书式”的救援奇迹。荣立一等功一次,班级荣立集体一等功。
军队和当地政府联合给他送去了立功的喜讯,邻居们听到这个消息都争相庆祝。一瞬间,巫文重家被围的水泄不通。
在巫文重的家中,军事领导人为巫文重的父母佩戴丝带,送上鲜花、证书和慰问金,并送上“一等英雄之家”的牌匾。交谈中,军地领导深刻了解了巫文重父母的工作和生活,感谢他们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名优秀军人,为家乡争光。
军事领导还要求各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双拥”政策,关心和关注现役军人及其亲属的生产生活,为现役军人排忧解难。他们还号召全市适龄青年积极报名参军,为家乡增光添彩。
巫文重的父母表示,一定要鼓励孩子在部队多为国家做贡献,为家乡增光添彩,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殷切期望。
一个人参军,全家光荣。
重点表扬一级英雄巫文重。#2021城事# #新闻#
#国考#
本周六,一年一度的国考就要拉开帷幕,有点信息挺意外的,博士都报考社区编了。
奋斗的年龄,内卷的时代。不过,加油加油,愿你们都能如愿上岸,壮锦绣山河,做人民公仆[比心][比心]
少年时代的翁元连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蒋介石父子的贴身侍从,并且会一直伺候到他们寿终正寝的那刻为止(1946-1988年)。
1946年,翁元中学还未毕业。有一天,他在老家浙江省寿昌县县城里,看到一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张贴的布告,上面说军委会正要招考一批“卫士”。
当时,抗战刚刚结束,民穷国困,青年人要找一份像样的工作并不容易,特别是一些胜利复员的才回到家乡,几乎比较好点的空缺都被他们占光了。所以,这个招募启事,给了他相当大的吸引力。
几天后,翁元去报名甄选,很快就被通知说已经录取。
那年10月,这批甄试合格的十七八岁青年,从浙江老家建德、淳安、寿昌、汤溪等县(清一色浙江人是蒋介石用卫士的惯例),被分别送到南京一处营房。营房位于黄埔路,国民政府励志社总社隔壁,美军顾问团和明故宫遗址附近。
翁元他们到达的当天傍晚,在集合场站定点兵。总队长楼秉国把高的和矮的,全部从队伍里头挑走,高的被安插到第一大队,矮的被调去工兵队。像翁元这样,面孔没有明显特征、身高大概在一米七十左右、不胖不瘦的人,被直接留在任务最艰巨的外勤队。
在重庆时期,保护蒋介石官邸的是一个警卫旅,这个警卫旅的主要骨干也是清一色的浙江人。胜利复员后,“领袖铁卫队”不但编制未见缩减,反而有膨胀趋势。翁元这批在1946年甄选的青年卫士,也是蒋介石最后一批从浙江征召的子弟兵。
南京时期,军装卫士警卫总队辖有三个轻装大队,一个重武器大队。此外还有一个外勤队,主要任务是保卫黄埔路的总统官邸等重要勤务。还有一个工兵队、骑兵队、通信队等。在编制上看,不会比一个军小。
从整个的组织编配来说,外勤队尽管是蒋介石全部警卫部队中比较核心的一支铁卫队,但严格说来,它还只能算是保卫人员的“中卫”。
纵然如此,外勤队仍然是相当受上级重视的一个单位,因为,它是侍从室骨干的主要来源。假如翁元不是外勤队“出身”,是不可能被派到蒋介石父子身边,伺候他们一辈子的。
早在西安事变以前,蒋介石的便衣卫士便全部是浙江人。此后,历任侍卫长也都是浙江人,逐渐形成了这种传统。这个传统,也是基于蒋介石对浙江人一种“人不亲土亲”,以及语言、习惯上彼此熟悉的原因。
翁元这批卫士入伍时,国内形势还不太紧张,外勤队一些老卫士获准回乡省亲;另外军装第一、二、三大队,正在基地整训。因此在1947年夏天,蒋介石赴庐山避暑,没有无外勤队整队派赴庐山服勤。新入伍的外勤队就被调到庐山边训练、边执勤。对于侍卫人员的规矩和禁忌,只能从老卫士那里慢慢学,没受过系统的警卫教育。
随着1947年国民党政府行宪,警卫总队的编制,也随之做了一些改变。
表面上,中国马上要结束行之多年的军政统治,进入文人政府新时代。所以,蒋介石和他的幕僚们,得拿出一些表象上的作法,让人觉得中国是在朝民主的道路上走,而不是根本纹风不动。
从抗战胜利,到后来国民党败逃台湾,蒋介石身边的警卫系统,基本上是俞济时在幕后做规划。
前文说过,重庆时期,蒋介石的侍卫系统是警卫旅。南京时期,名称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警卫总队”。
在总队之下,共有三个轻装大队,分别名为第一、第二、第三大队,队员配备轻武器。一个大队的兵力,相当于一般部队的团级单位,约有一千多人。然后,还有一个重火器大队,配备有迫击炮、火箭筒等重武器。
其次就是外勤队,相当于一个独立营的编制,个人武器全部是当时最新的美式配备,如汤姆逊冲锋枪、卡宾枪、德制驳壳枪等。
在体制上,警卫总队给人更浓厚的蒋家军的色彩,总队长楼秉国完全听命于俞济时,而俞又是蒋介石心腹。所以,这支侍卫武力,实际上是蒋介石的御林军,没有他的命令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行宪后,为了要予人政府文人化的印象,警卫总队缩编为“总统府警卫大队”。
总统府警卫大队辖六个队,由原来的警卫总队编遣之后打散到各个队。编遣之后还有剩余下来的,就分派到“国防部警卫团”,执行的任务和警卫大队并没有太大差异。
整编后,翁元被编进第一队,仍旧是普通士兵,负责总统府大门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