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1青海省公务员(青海公务员名单)

万万没想到,光伏电站面临的国际性难题,竟然被一群羊解决了,那这究竟是咋回事呢?

万万没想到,光伏电站面临的国际性难题,竟然被一群羊解决了,那这究竟是咋回事呢?

话说2011年之前,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还处于半荒漠化状态,荒漠化率按到了98.5%,平均海拔达到了3000米,虽然降水量很少,但日照十分充足,每年平均光照时长达到了惊人的1800小时,这使得塔拉滩很适合发展光伏发电产业。

一晃十二年过去了,这里不仅建成了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海南州生态光伏园。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已经有46家企业入驻,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5730兆瓦,年均发电量达到100亿千瓦时,这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311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780万吨。

然而在建设光伏发电设备的过程中,工程师们就遇到了一个国际性难题。这里的风很大,风蚀作用十分显著,所谓“风蚀作用”就是风会侵蚀、磨蚀地表的物质,并且把这些物质都带走。而“风蚀作用”也是塔拉滩土地半荒漠的根本原因。

而这也给建造光伏设备带来了巨大困难,风太大,会卷起石子,这些石子如果撞上太阳能光伏板,那光伏板就有损坏。那要咋办呢?

当时的工作人员想到的是:种草。他们在建设光伏设备之前,先地上撒上了很多牧草种子。原本的计划是,这些牧草长起来之后,可以减缓风蚀作用,防止石子被风卷起来损坏光伏板,起到屏障的作用。

随后,他们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建设光伏板,这些光伏板也逐渐投入使用。

原本是希望牧草可以起到屏障作用的,结果光伏板反倒成了牧草疯长的原动力。由于大规模的光伏板会阻挡、削弱风力,这也就间接削弱了风蚀作用,这其实是有利于牧草生长的;不仅如此,光伏板还遮挡住了许多阳光,削弱了土壤水汽蒸发量,使其下降了近30%,土壤的水汽变多了,牧草的生长也就旺盛了。

牧草不仅长得很茂盛,而且还越长越高,所以土地荒漠化问题一下子被“光伏板+牧草”的组合给遏制住了,生态一下子变好了不少。

牧草长得太高,会反倒来遮挡住光伏板,导致光伏板吸收效能降低,进而导致发电效率降低,这是有悖于当初在这里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地初衷的。其次,由于塔拉滩非常干燥,而这里牧草又太过于茂盛,就有可能会导致火灾隐患。如果万一发生了火灾,光伏发电设备也会全军覆没,那一切努力也就付之东流了。

因此,解决牧草疯长的问题成了关键。如果安排这里的工程师去除草,不仅人力成本过高,效率也非常低,根本没办法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那还有什么办法吗?

当时的人工作人员想到了:牧羊。当地有不少牧民,他们平时需要找水草牧羊,他们就认为,可以让牧民带着羊来这里放牧,这里的牧草非常肥美,羊群肯定喜欢,除此之外,也需要定期清理光伏板上的灰尘,这也可以让牧民们来兼职,这笔收入对他们而言也不算低,同时又不耽误牧羊,而清洗光伏板的水,还会顺着光伏板落到地面,从而滋养牧草继续生长,羊的排泄物还可以称为草的肥料,这么操作下来,不仅可以解决牧草疯长的问题,还能让当地牧民获益,有助于当地脱贫的事业,同时光伏园区也解决了最头疼的难题。唯一可能存在的问题就是,羊会不会破坏光伏板。

工作人员决定还是先试一下,首批600只羊就进入了光伏园区,绝大多数的注意力都在吃草上,只有极少数对光伏板产生了兴趣,但也被及时阻拦了下来,并没有造成破坏。

第一次实验很成功后,后续第二批2000只羊也来试验了一把,效果依然很好。于是,这里开始进行了科学的牧羊工作,这些羊还有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光伏羊,这样一个光伏产业面临世界难题就被这群羊给 解决了;而光伏园区成了优质的牧场,光伏羊也成为了一个产业,被售卖到全国各地。据报道称,2022年,铁盖乡的“光伏羊”出栏量预计达到了5万只。

所以,你有吃过光伏羊吗?

#头条创作挑战赛#

#你坐卧铺时都经历过哪些事情#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1年暑假我从西宁回郑州的火车上,当时我买的最上铺,中铺和下铺是两个河南老乡,年龄大概都在四十岁左右,通过聊天知道他们两个是在青海省贩卖二手手机的,路上时间太无聊,他们拿出来扑克牌拉着我玩斗地主,当时也不会,一路上对我都很热情,到吃饭点的时候,我带了吃的,非要给我买个盒饭吃,就这样一路聊着到了三门峡境界,火车停住了,说是前方出现了塌方,停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都以为是短时间的停留,谁知道这一停,停了超过24小时,大家都开始各种抢火车上的吃的喝的,甚至出现了打架,当时我一个女孩,带的吃的也不多,去抢也抢不住,火车上小孩的哭声,各种谩骂声不断,让我也很恐慌。但是两个老大哥去抢的吃的第一时间都送给了我,我给钱他们坚决不要,让我特别感动。我们相互也留了个电话,说回郑州了请他们吃饭,但是回到郑州的第二天,我给他们打电话,都已经打不通了。至今,都让我觉得很温暖的一件事~

老公问我今年有啥目标,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仔细的罗列过,但想法还是有不少的。首先,今年我依然要做一个自信快乐的人,不抱怨不颓废。其次,今年出门旅游一次,目标是西藏,不过这还得打个问号,得看身体情况,在2011年的时候就曾有过这个动作,但进入青海的时候身体就受不了了,最后半途而废了。如果去不了西藏,就改去云南。第三在外地生活久了,有点想回老家的想法了,但是并不想回到老家的那个小县城,想在省城有套房子,面积不不需要太大,有个八九十平米就可以,所以还得努力赚钱,去拼我人生中的第三套房子,也许这个任务一年完不成,三年应该问题不大。

记得母亲在世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不管多么大,活着就得有些想法。

其实生活就应该这样,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有方向有目标生活才有奔头。

2021环湖赛:为何不再跨甘肃宁夏骑行?

近日,青海省体育局对外发布了第二十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举办时间和具体线路。

据了解,本届环湖赛拟定于2021年7月4日至11日在青海举办,赛事全程共8个赛段,途经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总距离约1377公里。不在跨甘、青两省骑行。

小伙伴们!还记得环湖赛第一次骑行甘肃、宁夏的场景吗?

2002年,首届环湖赛在青海诞生。2011年,第十届环湖赛首次骑下青藏高原进入甘肃省;2012年,环湖赛延伸到青海、甘肃、宁夏三个省区,环湖赛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为国内国际有重要影响力的知名体育赛事。

2019年,环湖赛升级为国际自行车联盟职业系列赛。按照新赛制改革要求,升级后的环湖赛赛段由13个赛段缩减为8个赛段,参赛的世界级车队不少于10支,高水平队伍占比进一步提升,赛事实现全程直播。

2020年,鉴于赛段减少,经各方同意,决定2020年第十九届环湖赛在青海省内举办,不再跨省。尽管当年的环湖赛因疫情取消,今年的第二十届环湖赛将重返青海高原。

环湖赛通过9年跨省骑行,透过赛事之窗,环湖赛向外界展示了青、甘、宁三省区的独特魅力,有力推动了三省区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成为三省区协同发展的典范。每年7月,在青、甘、宁三省区最美的季节,迎来了国内外顶尖的公路自行车骑行高手,在油菜花盛开的祁连山脚下;在宛如玉带的公路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车手们挥汗如雨,他们用坚持与拼搏展现着竞技体育的魅力,他们也是环湖赛竞技之路上最美的风景。

2021年,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结束跨省骑行也符合各地疫情防控需要。

环湖赛跨省骑行只是赛事空间意义的概念,这项诞生于高原的体育赛事在带动全民健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带给各地永久的普惠福利。

从跳出青海看环湖赛,地处西北的青甘宁携手共进共赢这才具有现实意义!而进一步加强西北经济文化发展交流才是西北青甘宁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培育壮大兰西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有力探索。

期待更快、更强、更美的环湖赛!

#环湖赛#甘肃#宁夏#

【青海警方:最高奖励20万元!征集重大案件线索】

《门源县公安局关于征集重大案件线索的悬赏通告》

广大人民群众:

为全力开展命案积案攻坚,惩治犯罪分子,消除社会隐患,现再次公开悬赏征集门源县2起命案积案相关线索。

1.2011年7月15日,门源县青石嘴镇红牙合村幼儿马某某失踪,7月18日马某某的尸体在本村村西“老徐湾”附近被群众发现。

2.2016年5月8日,门源县浩门镇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件,四川籍受害人岑某在南苑小区工地门口被人杀害。

案发以来,门源县公安局本着“命案必破”的目标,全力开展了侦破工作,但案件至今未能侦破。为广辟线索来源,希望广大人民群众及案件知情者、目击者积极向公安机关检举揭发,对提供有效线索者,经公安机关查证属实,视情每案给予人民币10万元至20万元奖励。

公安机关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对证人、举报人的信息严格保密,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依法从严惩处;对隐瞒、包庇、容留犯罪嫌疑人以及为其提供便利条件的,经查实一律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警方严正警告犯罪嫌疑人尽早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来信、来访地址:门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

举报电话:李警官:18809708089

袁警官:18809708190

门源县公安局

2020年4月14日

#青海身边事儿# 来源/门源公安#青海# #海东#

最新消息!赣州获国家重磅政策支持!

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

三部门联合发布

《关于延续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

赣州市

可比照西部地区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

2020年4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关于延续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 [2020]23号),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60%以上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公告明确指出赣州市比照西部地区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

显示所有大图

一、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本条所称鼓励类产业企业是指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60%以上的企业。

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由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该目录在本公告执行期限内修订的,自修订版实施之日起按新版本执行。

三、税务机关在后续管理中,不能准确判定企业主营业务是否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时,可提请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出具意见。对不符合税收优惠政策规定条件的,由税务机关按税收征收管理法及有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理。具体办法由省级发展改革、税务部门另行制定。

四、本公告所称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江西省赣州市,可以比照西部地区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

五、本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4号)中的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停止执行。

该通知明确说明:

自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对设在赣州市的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该政策执行7年来(至2018年底)

赣州市累计为2288户(次)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39.01亿元

惠及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43个行业。

有效减轻了企业税负

有力支撑了赣州市产业加快发展

为赣南苏区人民与全国同步

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江永前:葫芦“雕”出幸福生活

兰州新闻网-权威媒体,兰州新闻门户 2012-12-03 00:00:00 作者:首席记者于永昭实习生赵婉姣文/图 来源:兰州晚报

他手中的针尖慢慢地划过,“飞天”、“反弹琵琶”、“百子图”、“500罗汉”在小小的葫芦上跃然而上。26载如一日,他就是葫芦雕刻家江永前。

16岁起雕刻葫芦,二十余年四处租房的艰辛雕刻生活,直到近5年,江永前凭借他一手的绝活,走出了出租屋,开起了属于自己的店铺,购买了商品房,把根扎在了兰州,过上了幸福安定的日子。

伴随着“十八大”精神的深入人心,江永前也给自己定了下一个“五年计划”:“开奔驰、宝马,住别墅,奔小康。”

艰难创业

江永前是甘肃临夏人,今年42岁。早在十几岁时,为了挣学费,每到寒暑假他就从临夏来到兰州,在解放门菜市场摆地摊卖蔬菜,一个多月就为了挣够二三十元的学费。也就是在那时,他喜欢上了兰州刻葫芦。16岁那年,他独自离开临夏在兰州租房开始了葫芦生活。

12月2日,江永前讲述着他过去的艰辛生活:租房的日子一直伴随着他走过了二十多年。在解放门的出租屋里,他开始学习和钻研这门“针尖上的舞蹈”艺术,生活过得非常窘迫。江永前一边摆地摊卖菜一边学习雕刻葫芦,几乎天天啃馒头度日。“那时,每天趴在桌子上刻葫芦一刻就是十多个小时,几天才能雕刻一个葫芦,运气好些的时候,一个葫芦买个两三元。为了凑够每个月50块钱的房租,一个月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为挣够房租而忙活。”江永前说。

随着儿子一天天的长大,他和妻子也顾不上照顾,于是只好交给临夏老家的父母照料。除了每天刻葫芦外,其余的时间两人就是去卖葫芦。凭借精湛的手艺,他雕刻的葫芦越来越受到青睐。但每天趴在桌子上刻葫芦一刻就是十多个小时,枯燥、单调的生活,一度让江永前失去了信心。

美好梦想

为了潜心钻研葫芦微雕艺术,江永前分别在北京、陕西、青海等地拜师求学,求学期间悉心从师,承师继法,孜孜以求,取精扬长,勤奋刻苦,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葫芦雕刻艺术之路,也使他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

江永前善于思考,勤于积累,这为他后来的雕刻艺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他雕刻的人物、山水、花鸟、文字独具风格。有些佳作技艺高超,独一无二,享誉中外,广为名家收藏。他的雕刻艺术之路也越走越宽,除了在形态各异的造型葫芦、鸡蛋葫芦、疙瘩葫芦上雕刻外,在牛角、玉器、蜜蜡上的雕刻作品也使他声名远扬。近几年,美国、俄罗斯、丹麦、奥地利、韩国和日本的朋友也慕名收藏江永前的作品。

同时,雕刻艺术上的成熟和精湛,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善。近5年来,他先后在隍庙开了一个摊位,一间店铺,小小的葫芦上做出了大文章。2011年,江永前在兰州购买了一套商品房,结束了他的租房生活。如今他的儿子也即将大学毕业,一家人的生活有滋有味。

12月2日,江永前在店里和妻子商议着如何把葫芦产业做得更大。他告诉记者,兰州刻葫芦很有潜力,现在山东、北京等地需求量巨大,已经供不应求。他说,今天的这一切都和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息息相关,兰州市近年来提出的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给他的葫芦经济插上了飞跃的翅膀。兰州刻葫芦具有突出的本土文化标志、鲜明的文化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文化形象。兰州刻葫芦是一个精湛的文化艺术产品,既是一个传统文化产业,又是一个朝阳产业。

谈到自己未来的生活,他信心十足地说:“开奔驰、宝马,住别墅,奔小康。”

#中国最出名的面条在哪里#

最出名的面条在兰州,被世人称作兰州拉面的兰州牛肉面!可谓盛名之下,声名远扬!

再也没有一款中国手工面条有如此盛誉,在名声上能同他比较的,只有最乡野的手擀面了。当然方便面另当别论!

兰州牛肉面其实最出彩的地方不是清汤,不是配料,而是拉制方法,它的花式制面从感官上来说就是手工艺术,让人惊喜之余,还兼具柔韧的口感。

它的出现,重新定义了面条的做法,是金城兰州的一张金字招牌,一张对外的明信片,提到拉面,一定想到甘肃,兰州,甚至是青海!

而青海化隆人则充当了兰州拉面普及的急先锋!一定程度上,青海人做的兰州拉面,成色上更加圆润如玉,盖浇面的吃口更佳!街头上,打着精品牛肉面招牌的往往都是青海人,且店面波及全国各地!价格不菲!

不过,正宗的兰州牛肉面汤面,还是兰州人做的最正宗,最讲究,拉面吃口往往让人喜不自禁!汤清,汤宽,面条细致,一筷子挑起,拉面之正宗气场,扑面而来,不绝如缕!

而且最近十年,兰州拉面走出国门,远扬海外。而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凡是爱吃拉面的,往往在拉面店,常常能看到外国人的身影,包括中亚人士,他们最能接受的往往是拉面店的清真美食!

老王在2011年前后,在魔都浦东,见到一位来自中亚的人士,进入了青海人开的拉面店,言语不通,惹得门口的维吾尔烤肉兄弟,将馕饼烤肉送到拉面店,分文不收,拉面店青海人给他端了一大盘拌面,中亚人士吃的津津有味!

兰州拉面作为清真美食,不仅被穆斯林人士热爱,而且被社会各个阶层所认可,提到它,兰州作为正宗发祥地,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

2002年,8岁的小男孩唐乐清,仅仅因为父亲的一句话,就赌气离家出走。17年后,他怀揣自己的全部积蓄和歉意寻找父亲,只想亲口对父亲说一声“对不起”。

 

 

唐乐清之所以赌气出走,起因是和唐爸爸的一场误会。当时唐爸爸带着八岁的小唐乐清拜访上海姑姑家,小乐清非常喜欢小妹妹,在给妹妹推婴儿车时不小心让婴儿掉到了地上,唐爸爸非常严厉地打了小乐清两下,并说:“你再调皮我就把你卖了!”[微风]

 

 

这句话正是小乐清离家出走的导火索,尽管我们都知道这样的话都是家长用力吓唬教训小孩的,可小乐清不明白,他害怕爸爸真的把自己给卖了,便负气离开了姑姑家。

 

小乐清出来时夜色正浓,他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火车站,硬着头皮问路人叔叔:“叔叔,你知不知道有一条又大,水又清的河,我家在那里。”

 

这个叔叔以为小乐清描述的是海,便告诉他青岛能看到海,小乐清回家心切,竟然真的辗转来到了青岛。令他失望的是,青海并不是自己家,可他已经身无分文、饥肠辘辘,想填饱肚子就要赚钱,他想到爸爸曾经说过捡垃圾可以挣钱,小乐清便在路上拾起瓶子来,捡了几个就拿去卖,换来的钱勉强可以果腹。

 

就这样过了一年半,小乐清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家在哪里。有一天,唐乐清在捡瓶子时,有个路人叔叔问他怎么小小年纪不读书,而是在捡瓶子呢,唐乐清说他找不到家了。

 

 

这位心善的叔叔资助了小乐清一些钱,让他去四川看看,他认为小乐清的口音像四川人。

 

就这样,唐乐清又来到了四川成都,再次陷入了身无分文的境地。这时候有个男人过来对唐乐清说他可以供他吃住,但他必须要协助他们抢钱。

 

抢钱是犯法的,就算是年幼的唐乐清也知晓这点,他说“我不想进监狱坐牢。”不料那个男人却说,就算唐乐清被抓也会因为年纪小被放出来的,叫他不必担心。

 

唐乐清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了他们。

 

抢钱行动只进行了一个小时,他们一伙人就被警察一网打尽了。唐乐清也被抓住,被判抢劫罪,判刑5年半。唐乐清彻底绝望了,他从八岁起便过着衣不果腹的生活,都是因为他爸爸把他带到了上海,他恨他爸爸!

 

在坐牢的这段日子里,有个狱警经常来关照他,还会和他分享儿子给自己寄的信,唐乐清羡慕地说:“你一定对你的儿子很好吧,你真是个好爸爸。”

 

狱警却笑着摇头道:“该好就好,该打就打,我不止一次跟这臭小子说要把他卖了呢!”

 

 

这席话瞬间让唐乐清如遭雷击:原来他的爸爸并不是真的要把自己卖掉!这只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

 

唐乐清泪流满面。从此以后他决定要争取减刑,早日出去找到爸爸,跟他说声“对不起”。

 

在那之后,唐乐清成为了牢里最积极向上的孩子,他不负众望地争取到了一年半的减刑,出去后已经是2011年的下半年。他听了身边老人的话,到重庆去寻找家,还是无功而返。

 

但唐乐清没有放弃,他一边赚钱,一边寻找。他心想自己要是有钱给家里建一座房子,或者是把家里的房子修好,爸爸一定能原谅自己了吧!

 

唐乐清在熟人的介绍下,干起了捆钢筋的活,这个工作非常辛苦,每天干完活已经全身没有力气了。每个月月薪三千五,唐乐清省吃俭用,每个月只花五六百,就这样,唐乐清只花了三年,终于攒到了修房子需要的12万。

 

他知道靠自己的力量难以找到家,便向地方电视台求助,称他的爸爸叫唐良洪,哥哥叫唐罗熊。他对家唯一的印象就是家门口有一条大河。

 

大概是因为唐乐清的故事太过曲折戏剧化,不少人都打来电话帮助他。终于,警方在湖北省天门市多祥镇找到了他爸爸的消息。

 

唐乐清欣喜若狂,以为自己终于要回家了。然而当天却只有他哥哥唐罗熊来接自己,哥哥说“其实爸爸在三年前就不见了。”

 

唐乐清心里十分痛苦,可他深知自己能找到哥哥就一定能找到爸爸。从此以后他会跟哥哥相依为命,并努力去找到爸爸。#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垂类子话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73581/
1
上一篇农行员工报考公务员(省农行工作和公务员)
下一篇 德 公务员(德城区公务员考试)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