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安徽在行动# 【疫情防控一线医务者子女优先入学!合肥这个区率先出台政策!】2月24日,合肥市瑶海区在合肥市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激励医务人员和基层人员抗击疫情。其中,瑶海区将给予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子女入学照顾,优先安排到区内公办幼儿园、小学及初中就读。
相关措施如下:
1. 给予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人才政策倾斜。在区拔尖人才等人才项目评选工作中,放宽申报条件。区级人才政策奖补时,向在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事业单位及人才倾斜。优先推荐参与疫情防控和医疒救治一线工作的医务工作者申报省“特支计划”、“市级名医工作室”、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重点人才项目。注重从疫情防控一线专家人才的先进模范人物中推荐“两代表一委员”人选。
2. 优化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选聘工作。瑶海区卫健系统因疫情防控需要紧急补充医护工作人员的,可简化招聘程序,设立绿色通道,由其主管部门或区人社部门采用网上面试、考察等方式直接招聘聘用。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单位岗位设置情况,缩短任职年限,优先聘任到高一级岗位。
3. 给予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子女入学照顾。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其子女可享受一次就学照顾。子女当年就读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尊重其意愿,由区教体局统筹考虑,优先安排到区内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就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决后顾之忧。
4. 关心关爱废情防控一线人员身心健康。对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干部及医务工作者进行慰问,在疫情结束后优先安排参加学习培训。及时关注一线人员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及时落实相关待遇。严格落实调休补休制度,对确因工作原因不能安排休假的,按规定给予补助。
5. 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临时性补助和慰问补助。对疫情防控期间参加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防疫工作者和镇街开发区及社区一线参与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给予临时性工作补助。一类补助人员为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按照每人每天300元予以补助;二类补助人员为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防疫工作者及参加本次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人员,按照每人每天200元子以补助;各街镇开发区、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参照二类补助人员给予补助。临时性工作补助发放确定的一类一档人员中,对连续奋战、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并对其进行诊断、治疗和护理的医护防疫人员在享受临时性工作补助基础上,再给予每人6000元一次性慰问补助。对在疫情防控中承担重要职能、作出突出贡献的卫健系统所属事业单位,一次性核增2020年绩效工资总量。
6. 坚持在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将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实际表现纳入干部做事档案。大胆提拔使用在基层防控一线表现突出、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职级晋升时职数优先向疫情防控一线倾斜;对下沉社区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优先纳入全区优秀年轻干部库,安排到社区挂职锻炼,进行重点培养。
7. 加大对疫情防控一线社区工作人员政策倾斜力度。对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社区党组织书记,优先考虑挂任镇街、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定向考录街道公务员时,优先录用在抗击疫情中表现突出的社区“两委”正职;对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社区后备干部和其他社区工作者,优先考虑充实社区“两委”班子;在区属事业单位人员招聘中,优先聘用在抗击疫情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工作人员。
8. 对在疫情防控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对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基层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专门设立“担当之星”评选表彰,并给子一次性奖金。
9. 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线发现、考验入党积极分子,对处于考察期的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以及在防控一线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的,在防控一线表现突出且符合条件的,及时发展入党,不受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限制。
10. 用好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专项党费。及时下拨党费,除购买必要的防控物资和补助因疫情影响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外,主要用于支持和慰间战斗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
公安派出所长兼任副镇长倍感欢喜?能提任镇政法委员反而要婉拒?
近两年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配备中,出现了两个新事物。一是乡镇党委中设政法委员,为乡镇党委领导班子中负责政法、综治、维稳等工作的领导。二是部分地区开始推行公安派出所长兼任副乡镇长,为乡镇政府领导班子中负责公安、司法、信访等工作的领导。这两个新动向都跟公安派出所长密切相关。
笔者有个朋友在乡镇当派出所长,今年就亲历了这两个新变化。先是上半年,根据县委统一安排,他顺利兼任了所在镇的副镇长,进了镇政府领导班子。虽然职务级别还是副科实职,人事关系也还留在公安机关,但毕竟政治待遇有所提高,职权范围有所拓展,在乡镇党政机关中的话语权有所增加,也更便于推进公安这份本职工作,朋友自然是倍感欢喜。
前不久,镇里的政法委员提拔到另一个乡镇任党委副书记,对于空缺出来的镇政法委员职务,镇里主要领导有意推荐朋友接任,还亲自找朋友谈话做工作。谁知朋友却婉言谢绝了主要领导的好意,说自己干公安工作多年有深厚感情了,还是想继续留在公安机关工作。
不少人都对朋友的选择大惑不解,毕竟在乡镇党政领导体制中,镇政法委员可是比副镇长兼派出所长的党内地位更高,工作中派出所长也是要接受政法委员领导的。设置政法委员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统筹乡镇综治办、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政法工作力量,建立执行有力的基层政法工作新机制,确保基层更加平安稳定。镇政法委员作为镇党委负责政法工作的班子成员,是可以对公安派出所的工作提出要求的,从某种意义说是副镇长兼派出所长的上级领导也不为过。那为何朋友还会婉拒提任政法委员呢?
朋友私下里透露,他不愿干镇政法委员的理由有两点。
一是从长远发展来看,提任镇政法委员后,他的人事关系就得转入乡镇,从此就不再是公安系统的干部了,今后的仕途发展就得走乡镇干部的发展路径。一般而言,镇政法委员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就是提任镇党委副书记,然后再提任乡镇长或乡镇人大主席或县直单位正职,每一步面临的困难都不小,回县城的难度也都很大。
继续留在公安机关干派出所长则不然,尽管提任正科实职也十分困难,但干满一届后,还可以平级调入城区派出所或县公安局各警种大队,解决回城的问题较为容易。同时,推行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警员职务序列改革后,核定县级公安机关的一至四级警长和三、四级高级警长职数大增,即使他在行政职务上原地踏步,也能以副科实职级别评上一级警长,退休前甚至还有很大机会评上四级高级警长,最后也能享受到副处级干部的工资待遇,比当镇政法委员其实更有利。
二是从工资待遇来看,继续当派出所长要比提任政法委员后更高。他所在的地区,镇政法委员还不能享受每月1200元的政法委工作津贴,比起县直机关的政法系统外公务员,每月也只能多拿600元的乡镇补贴。
而公安民警作为人民警察,其福利待遇向来要比政法系统外公务员更好。在上级规范津补贴后,今年内基层人民警察的加班补助和执勤补贴标准再次大幅提升。目前,派出所所长如是二级警长,每月警衔津贴760元,加班补助和执勤补贴1700元左右,这三项均属于人民警察独有的津补贴,每月就能比政法系统外公务员多2460元。比起镇政法委员,每年合法合规的工资收入就要多2万余元,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当地,这部分收入还是挺可观的。
这个分析有道理吗?你怎么看?
欢迎关注职场李论,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您分享!
#职场微头条# #职场众生相# #职场达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