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倒闭,乡村教师出路在何方# 1.向县城调动,当前形势下大多数县城学校都缺教师。
2.能力强、年龄轻的教师参加扩张城市的招聘,向大城市转移
3.青年教师考公务员或者进入本地的事业单位。
#如何用一句话证明你开始变老了#三年没回家,我却升级为爷爷,而此刻的我也仅仅三十多岁而已。
某人[捂脸][捂脸]#小镇做题家# 一枚,雄性,31岁博士毕业。
在#四九城# 一金融单位总行的技术岗吃皇粮。工作两年有余,月薪12K,七险二金,有房补,交通补助等,单位管三餐,并且给解决了北京户口,已升级为了正科待遇。
租住在三环边上一40平左右的小房子,月租5.5K(问过房价,租住的这套全款510W+),这也是个人开支的大头。
无车,出行基本上靠公交或者共享单车,偶尔打车,交通600+。有驾照,大二暑假时考取,基本上考完证就放着睡大觉,从未上过高速。
每月人情世故1000+。经常喝点茶,自己泡,铁观音或大红袍,300+。个人生活用品500+。水果200+,娱乐生活匮乏,基本上刷刷Weibo、Zhihu,kuai手。周末有时会打打棋牌,山东保皇。或者出去什刹海、东单、紫竹院、动物园等地方溜达溜达。服装大部分淘宝货,偶尔去专卖店买点运动品牌,平均花费下来一个月500+。
不抽烟,朋友小聚的时候喝点酒。山东人,谈不上好汉,酒量可以半斤轻松,八两不倒。
未婚,没女友,失恋了一次(本科期间两年爱情)!
两年存款14W+,心里默默算过,按这个存款速度,加上公积金,想要在京城买套80平的房子,估计得50年!
祖上贫下中农,父辈兄弟五个。我爸是老四。堂哥、堂弟除了我之外都已经结婚生子。而我这个从小就是他们眼中的学霸,家族唯一的名牌大学生,吃官饭的,到最后混的啥也不是,光棍一条。侄子辈的有六七个,我比我大堂哥的儿子,也是我最大的侄子大9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好诗,好诗!真乃吾肚里的蛔虫也!
同村的孩童除了本家,其他人,基本上我都叫不上名字。我是从高中开始离开老家求学,无论学生期间的寒暑假,还是工作后的年假,每次回家,心里都会经过灵魂拷问,自己到底是成功还是不成功,纠结与忐忑。
这次返乡是工作后第一次回家过春节。在村口遇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大侄子。
在县城卖保险的大侄子待人果然是热情,一手抱着一孩童,一边对我说:
“叔,回来啦,两年没见可想你啦。”
“回来了,都挺好吧”
“好好好,听说你在北京当大官了!”
“什么大官,公务员都不是,”我连忙转移话题,“你抱的谁家的孩子?”
“咱家第五代,得叫你爷爷呢。”
“爷~爷”,小孙儿果然随他爹,嘴甜。
我乐呵呵的摸了摸他的头,说着等过年爷爷给包个大红包。
小孙儿一听有红包,眼睛笑成了月牙儿,粉嫩灵动,煞是可爱!
不知不觉,我已经做爷爷三年了。
或许,不再年轻。
岁月如梭。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地下的矿产谁开采卖钱了?污染的企业转移哪个地方了?年轻人都去哪儿打工了?一张税收单啥也证明不了。中国从隋之后就是二元制。北方负责安全,南方负责钱粮。一旦北方沦陷,南渡的朝廷无险可守,逃不出个必亡的结局。同样,南方钱粮上不来,北方一加税裁撤公务员,李自成就反了。这事崇祯早就踩完坑了。鬼谷智库这文章意思就是,你们赚的多的快甩袖子吧。别拉着这些包袱了。无非就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