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贵阳建成西南地区超级大都市,曾经是贵州人的美好愿望。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首先,贵阳不具备建成超级大都市的地理条件。
贵阳市总面积为8043平方公里,含6个区,辖一市三县。贵阳市老城区,也就云岩、南明、小河三个区,仅220平方公里,仅占全市总面积的1.97%。
形象地说,站在黔灵山最高处,一眼望穿全城。由于太过狭窄,上世纪90年代向西开发了金阳新区,但离超级大都市的构架,仍然相去甚远。再后来,又进一步把西部的安顺平埧纳进市区里,搞了个贵安新区,充其量不过不伦不类小城市群。不要说和北上广深的城市体量比,就是和重庆、成都和昆明的城市体量相比,差距也相当大。
其次,贵阳的人口数量和质量不具备建成超级大都市的条件。
2021年的统计,贵阳市总人口610万,城区常住人口估计也就200多万。一个超级大都市,城区的常住人口至少不低于1000万吧?
那么,贵阳有什么优势条件,可以吸纳到千万人口?贵州全省的总人口,2022年仅为3856万,难道三分之一的人都会到贵阳落户?来自外省的又能有多少?那个号称全国最大的楼盘花果园,居住人口达50万人,目前已被很多人诟病,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很难说。
至于人口的质量,不便多说了。
最后,贵阳的城市资源和配套设施,离超级大都市相差十万八千里。贵阳的高校数量,掰着手指都算得过来,唯一的211院校只有贵大,再就是师大、贵医、贵农了。贵阳的医疗条件,文体设施等等,有几样亮眼的东西?
综上所述,贵阳离超级大都市的综合条件相差太远,除非国家大力反哺全国大力支援,靠自身的力量,估计在二十年内,即便用尽了吃奶的劲,也难以达成愿望。
贵州人不要重演历史上的嗨,应面对全省谋发展,坚定信心,努力奋斗,把贵阳建成宜居城市,这才是最现实的,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