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31岁的「十优港姐」麦明诗(Lousia)已淡出娱圈,转行至法律界担任商业管理顾问,但她仍活跃于社交平台分享生活点滴。Lousia昨日(2日)分享与哥哥从未曝光的中学学生相,两兄妹皆读城中名校,现在都拥有非凡成就,Lousia曾大方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相当有参考价值。
麦明诗转行后依然是广告商宠儿,最近她担任保险公司代言人,周围大卖广告;加上爱情事业两得意,令Louisa保持人气。从小就品学兼优的她昨日贴出从未曝光的学生相,中小学皆读名校女拔萃的她一身校服四眼look,非常青涩可爱。Louisa还笑称哥哥以前好靓仔,网民也留言大赞︰「你阿哥真系好靓仔」、「两兄妹啲靓靓机因好强」。查实哥哥麦明山都是校草级高材生,故小时候Louisa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及不上哥哥,妈妈麦何小娟发现后,便决定安排两兄妹就读不同学校,哥哥小学读吕明才、中学读圣保罗男女;而妹妹就读女拔一条龙。

Louisa不再活在哥哥之下,靠自己的努力下取得会考10A成绩,但她放弃拔尖读香港的大学,之后自修IGCSE同样获10A佳绩,英国高考GCE AS全部满分,SAT I 2280分,SAT subject tests全部满分,成功升读剑桥大学法律系圆梦。
一向喜欢挑战自己的她,毅然去选港姐并顺利夺冠,但她入行后仍一边拍剧一边自修法律课程,26岁时成功通过New York Bar Exam考获执业律师资格,并远赴纽约领取毕业证书。她曾解释喜欢读法律并非想做大状,是因为可以改变她的思维模式。
1. 从小培养阅读习惯
Louisa她亦在多次访问谈及自己的读书心得,可归纳出4大读书心得。阅读是知识宝库,但麦妈妈并不急促,从女儿K3开始才慢慢培养其阅读习惯,由浅入深。到升读女拔后,全校都充满阅读风气,一到小息人人都拿起书本,Louisa也不自然被感染到爱上阅读。
2. 寻找升学目标做推动力

人生亦需要目标,才会有动力学习。麦家一次英国旅行,令Louisa眼界大开,尤其对剑桥的美景印象深刻,令她渴望到剑桥读书,自此成为她的升学目标,发奋自学。她返港后,有师姐返母校分享自己升读剑桥之路,她没有拔尖继续高考而考入剑桥,令她决心跟着这条平凡的路升学。
3. 勤操past paper
她透露自己从没有以考10A为目标,只求尽力做到最好。她认为勤做past paper非常重要,因可以从中了解出题方式。当时她比其他同学预先读完课程,中五开学两个月后,就开始做会考past paper,每日做3份。她是2009年的会考生,却向前做到80年代的past paper,操足20多年考卷。正因为操卷见得试题多,所以考试时心情淡定,当平时操卷。
4. 揣摩答题评分准则
操卷时,记得要多看评分准则(marking scheme),才能了解不同类型的问题,是需要怎样的答题方式,要精简或详尽、评论或举例说明等,多研究评分制度便能了解透彻。

随着大学毕业大哥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大嫂的吃穿用度也开始大方了起来,他们2008年开始买了第一辆昌河车,大嫂刚拿了驾照,本不敢上路,怎奈大哥越来越忙,只能硬着头皮开始上路。那年,侄女五岁,侄子刚出生。我开始参加工作,二哥顺利入职公务员且开始成家。日子可谓越来越好。我清晰的记得我拿到工资的第一个月,给大嫂转了3000千块钱,只留下房租和生活费。当时的心情何止激动,是非常激动告诉大嫂发工资了,给她卡里打了一些。那个时候我想我们的关系还是非常亲密的!二哥刚结婚,东凑西拼的买了个房,搬进新家的时候我记得二嫂指着冰箱说,这是大哥他们赞助的。日子就那么越来越好,大哥他们的生意不断扩大,慢慢的开始换了新房,又买了新车。我因为在外省,很少有机会回去,那个时候还是有很强烈的回家欲望的,虽然工作缘故回不去,但经常在无数个下班夜晚想着回家,想着回去看我的亲人们!

后来,我恋爱了,遇到了孩子他爸。也不知道是从小独立自主的原因还是因为远在他乡,特别想有个人依靠,就那么自作主张的要嫁给他。没有经过任何人同意,反正就认定了他。2009年八月份的时候带回家见父母兄长。也许是因为孩爸长得很有安全感,也许是因为孩爸本身自带光环,也许是家人知道婚恋这件事他们也管不了,所以就默认了。没有任何的反对声,多年以后,我才恍然如梦,当初,为啥没有人劝我一句,太远了,算了吧。或者再考虑考虑。年少轻狂真的是!
2010年,我义无反顾的辞职去了孩爸的城市,还是没跟家里人商量。后来,父母知道,兄长知道,哥嫂知道,估计也很气愤吧。毕竟我当时在的是国企,收入还是很可观,当时到手的就是五千,还不包括其他。几年以后大嫂才说就那么轻飘飘的辞去了好端端的工作,你真的好对不起我当初含辛茹苦的供你[快哭了]。年少轻狂,在我快奔四的年纪才体会到了大嫂这句话的含义[大哭]

后来,我当了母亲,因为是全职妈妈,所以还是会带孩子回老家。那个时候,大嫂还是没有把我当外人,我带孩子回去仍旧没有任何心里负担。
再后来几年,他们开了好几家门市,车子越换越好,房子越来越大,甚至还在老家斥巨资盖了洋房。唯有我,依旧是全职妈妈,生活不好不坏。跟他们比起来,应该用寒酸来形容吧。毕竟体质内的孩爸能挣几个钱了。虽然大嫂他们日子过得好,收入也比我们多,可是我从来没有嫉妒恨这样的心里。因为知道他们走到今天,太多的不容易,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我带孩子回去的次数也逐渐减少,因为路途遥远,来回路费实在是高,随着孩子长大,各种费用也是逐渐增加。2018年的暑假回去了20多天,我莫名的感觉这里不是我的家,开始有很多的不习惯,大嫂脸上得笑容也开始越来越少,话也变得没有了。才半个月,我疯狂的想回自己的家。待先生来接我和孩子的时候,竟然激动得睡不着觉。感慨终于可以回家了。当踏上返程的列车时,我觉得这个我多年依赖的家依赖的大嫂感情正在变得越来越稀薄……

被拒700次接不到戏,出道20年买不起房,过年无法给父亲包个大红包,47岁才尝到红的滋味,别人问他:“你觉得苦吗?”他说:“因为热爱,所以不觉得苦。”
随着电视剧《狂飙》的大结局,演员张颂文将里面黑老大高启强这个角色演活了,只见他得意时嚣张,卖惨时逼真,微笑时吓人,观众朋友们惊呼简直太像了!
23岁的张颂文那时候还是一名导游,月入工资2万,有一次在和同事聊起梦想的时候,他说:“我的梦想是当演员,不过是不能实现的。”同事说:“张艺谋也是28岁才学习当导演的,你比他还年轻了5岁。”
同事这番话,让张颂文重新审视了自己,他毅然辞去高薪工作,用了2年的时间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那一年他25岁,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学员,同一批的同学里有周一围、车晓。

考入电影学院,张颂文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普通话,来自广东韶关的他,说了一口的广普,导师对他说:“如果你半年内不能说流利的普通话,那就退学吧。”
不服输的张颂文,开始疯狂练普通话,为了让自己的舌头卷起来,他把小石头含在嘴里练习,最终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从北电毕业。
然而专业第一,却没有戏演。
他的颜值和身高似乎没有太大的市场,在3年的时间里,跑了700个剧组,都被拒绝了,有些导演直接让他转行,张颂文备受打击。
但热爱表演的他,依然没有放弃,他说哪怕是一个小角色,没有台词的,没有钱,他都努力去争取,有很多小角色都是他去求来的。
在没有表演的日子里,他耐得住寂寞,用心打磨表演技巧,经常去菜市场、坐公交车、医院这些地方去体会小市民的生活状态。
2009年张颂文认识了香港经纪人赵玉德,他非常欣赏张颂文对演戏的那份“较真”,在赵玉德的帮助下,张颂文陆陆续续有了表演的机会。
2016年赵玉德因病去世,以后每年的张颂文都会在微博上给赵玉德留言,分享自己的心情,这中间更多的是感恩。
张颂文对表演有多“较真”呢?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他饰演的父亲得知女儿意外坠楼后,一个人落寞地在大排档吃馄饨的戏。
为了能够演好“吃馄饨的戏”,能演出角色垮了的状态,张颂文绝食3天,并努力回想起母亲去世的场景,那是他人生最痛的事情。
谋生是很辛苦的,唯有热爱才能成为匠人,坚持再坚持,万一成功了呢?
#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