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是公认的帅哥,气质象早几年韩剧的明星,出生于二线城市,自小他就衣食无忧,集万千宠爱长大,他也很争气,上幼儿园开始成绩就班上前列,加上本硕985,去年秋招已经签了深圳某公司,年薪一般,45万,除了学习,心无旁骛,与世无争,人很真诚正直,按道理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现实中的高富帅,小说里才有的高冷男主角。
我从来就不操心他的学习,不担心他找工作,不担心他赚不到钱,不担心他和同学相处,却担心他不懂人情世故,担心他出社会老实本份的性格会被人欺负,担心女生不喜欢他这种无趣的男生。
看似如此优秀的年轻人,我这当妈的却常常焦虑,原因如下(有点长,感谢您耐心看完):
一: 儿子节俭不爱花钱,本硕学校在一线,我每月转他5000,他生活费却只花1000左右,大三开始就没要我一分钱了,他有奖学金,导师项目补肋,国家研究生补助,实习工资,因为他总不收我的钱,我怕他吃不饱穿不暧,母子俩因为钱多次闹得不愉快。

二,儿子从小就没钱的观念,从出生到现在收的红包一直没动过,从来没主动要过钱,视钱财如粪土,特别节俭。高一时买的电脑用到研二,书包、保温杯也用了7.、8年,我买了新的给他,他还生我的气。
儿子非常念旧,不喜欢买衣物,对衣着极其不讲究,初中高中时的校服穿到研二,我隔三差五就寄衣服给他 ,或者亲自送到学校 ,人家就是不穿,为了穿着这件事,是我们母子最大的矛盾,有次他放假回来穿的运动裤都脱了线起了无数毛,T恤都变了色皱巴巴,穿的不如我家抺地的布,在街上碰上也认不出那就是我高大帅气的儿子,活脱脱街上一个流浪者,和他一起都觉得失礼,比韦神的穿着还零乱,那双29.9的帆布鞋已经穿了三年,脱了胶鞋底已经穿了几个孔,鞋面的布已经脱线。
对于我这样讲究衣着的人来说,实在看不惯,于是不停的给他买衣服,而每次都会有矛盾,他说:谁也不会在意你外在,你的学业成果才重要,说他们实验室的同学都是穿短裤拖鞋,不会把精力花在衣着上。

三,儿子自小学习上一直不用我操心,上幼儿园就觉得他比其他小朋友聪明活泼,从来没有花一毛钱补习,他也不用家长辅导作业,会赶你出房间,自小他也爱打游戏,小学、中学、高中都是班前五,象韦神一样数学最好,大三暑假开始入实验室,本科专业前5保研,本科、硕士全国比赛多次获奖,导师推荐他申请全额奖学金美国读博,但他说国内的科技发展需要他们年轻人上。
总的来说,他永远不是成绩最优秀的那个,但他却是不怎么努力就有好成绩那类学生。
四: 儿子情商低,我叫他平时多点主动请同学室友吃饭,或者平时一起消費时抢先埋单,他回我说:他们同学之间都是AA制,才没压力,我叫他过年过节送一些礼物给导师, 他说:别搞这些繁文俗节,人际关系没那么复杂 。
五: 儿子性格内向慢热,没事从不主动联系人,和我们也没什么聊,但有问必答,你吩咐他啥事,他都会说好,研三了没交过女朋友,和同学、室友能相处愉快,要好的高中同学有几个,每次假期回来都会聚会吃饭看电影,叫他找女朋友,他说其他同学都没有,还曾说过不结婚不买房。

但有时候又觉得他很温暖,比如他每次从学校回家,他都会买一盒当地的糕点给带大他的外婆,他去其它城市实习或比赛,他会买当地的特产寄回家,更为暖心的是,最近外婆请保姆,儿子主动每个月出2000元费用,说工作后有工资每月出5000,这可是我从来没有教过他的。
六: 儿子不爱运动,但不肥胖,他会严格控制体重,高中前天天喝牛奶吃苹果,喝老火汤,大学后拒绝了这些,现在还象小时候一样童真,喜欢超人之类的卡通玩具,会花几百元买一个不知啥玩意,游戏装备很齐全,放假回来会约高中同学租民宿打3天2夜游戏,这行为有点不象985的学生。
七: 儿子的寒暑假都好象很短,从大二开始就没有所谓的节假日了,永远都是五一不能回,中秋不能回,十一不能回,元旦不能回,这些该休息的节日,却永远都是在实验室度过,再加上3年疫情封闭管理,7年来实际我们相处时间很少,平时总不忍在白天打扰他,每天都想知道他的消息,又怕我的一个不经意的电话干扰到他,只要他能简短的回答“嗯、哦”,知道他平安、健康,我这当妈的才安心。

八: 儿子不肯考公务员考编制,不肯入国企、央企、烟草、电网,不参加选调生,他说这些单位不适合他,混饭等吃没前途,混下去人就废,学不到新的东西,出来无法生存,白读了那么多年书,他要去大厂,有拼劲,迫着你进步,自己有技术傍身去哪里也不怕,多少岁也有公司找你,他说国家的发展一定要靠科技,他希望以后自己有小团队,在某行业有所发展。
儿子向来低欲望低消费,他找工作不以薪资为目标,去年6月份他已经收到年薪60+万的offer,但他最后选择了只有45万的自己心仪的公司,他的选择我们绝对支持。
碎碎念写了这么多 ,全是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就是我家的儿子!大家会喜欢这样的儿子吗?女生会喜欢这样的男生吗?
#天南地北大拜年#这样儿子愁死人![捂脸]春节以后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可是老王那儿子呢……

本科毕业了。大四那年,考研没考上,后来又复读一年,还没有考上。
后去企业应聘,应聘上班以后不到半年,嫌工作太累,就主动辞职了。辞职后,他想自主创业,就在一中附近,租了一个门面,开了一家茶叶店。从他家亲戚那里,兑了一些茶叶来卖。
他的茶叶店,从房租到装潢,到门口的招牌印字,总共花了有9万多元。可是开业以后,门可罗雀,没有人,他的儿子就整天抱着手机玩游戏。不到一年,只好关门大吉。
这样以后,他的儿子,就在家里歇着了。从那时开始,孩子就一直歇着。让他去考公务员,他说自己考不上,让他考研,他说没希望。让他去工作,他说太累。
在家是吃了睡,睡了吃,啥事也不干。有时早上睡到10:00,中午吃饭,孩子妈都要连喊四五次才出来吃。孩子玩累了就睡觉,睡累了,就起来玩游戏。天天晚上都在玩,老王拿他没辙。

老王说:“孩子比祖宗还祖宗!真是自己造孽啊!孩子不工作、不成家,这以后的日子咋过呀?这也对不起祖宗。[流泪][流泪]”
有的人说,你让孩子找一些轻巧的活去做呗。也有的人说,你让孩子继续去考公务员吧,多学习学习,一定能考上的,有的都考了三四年了。
可是老王对儿子苦口婆心说:张家的孩子如何?李四家的孩子如何,可是自己的儿子就不听,咋整呢?你对这件事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区。
#在头条看见彼此#
看到新闻说,生育取消结婚登记证明,是为了保证那些未婚先孕的人群的权益,有好多人没有办结婚登记然后就生孩子了,如果走程序太影响生育了,不合情理,所以就取消这个程序了,其实挺人性化的。以前我姑生孩子的时候,才去办理各种手续,结婚证什么的,准生证什么的,好多是去老家办理,嫌弃麻烦,弄了一个假的,以前的版本都改了,她们还不知道,有的时候就不要嫌弃麻烦,因为政策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变的比较人性,科学,合理的那种呢,不需要为了省事而去做那些不正规的事情呢。以前我们报名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有个学习经历,只有三行可以书写,然后我有复读经历,又不可以中断,都不知道怎么写,因为多了一段学习经历,人家都是3年毕业,我高中读了5年,然后大家习以为常是3年,但是都有例外,后来就是有增加行的选项,考虑到有其他学习经历,有复读,以前都有这种的学习经历,所以考虑周全一点,以前总是限制几个银行卡快捷支付,其他卡用不了,后来也可以微信支付,方便很多,服务都是在慢慢改进,方便我们大家的。

现在不是鼓励生三胎,清理校外培训吗?如果教师按公务员管理,取消早晚自习,取消寒暑假!可以减少教师收入焦虑,解决校外补习,免除孩子托管问题,一举多得,何乐不为?!大家怎么看?
【为考好大学多次复读值得吗?有的人是心理问题,要克服并不容易】
说到复读我就想到“高考钉子户”唐尚珺,今年是他第12次参加高考,不出意外,他今年还要继续复读。目前,他可以通过复读的奖学金带来的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他的目标是中科大,据说非中科大不上,可是他也考上过其它的985大学,并没有去985大学里面完成学业。他通过不断地复读,甚至把自己考成了网红,虽然粉丝比我还少,在微博上也有8000多粉丝。
很多人觉得他反复地复读并不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而是以高考为生,就为了赚奖学金维持生活。对于这样的事情,我没法做评论。你说他不成功吧,他考了12年,仍然没有去上大学。但是,如果你要说他成功,他把自己考出名了,对于很多人来说出名就是一种成功。这让大家如何去评判呢?

但是就高考而言,我个人还是非常反对复读的。人生并不只有高考这一种可能性,如果反复的复读耗费了自己的青春,就为了上一个理想的大学,那么这样的代价其实有一点大。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如果把青春全部耗在高考上,即便考上了大学又如何,毕业以后可能连公务员的最后考试期限都错过了。你要知道,唐尚珺是1988年出生的,如果现在去上大学毕业以后教师证考试、公务员考试的年龄都已经超了,私营单位要求员工35岁以下,但是他毕业以后还没有工作经验。除了培训班他还能去哪里?
如果非要复读不可,我觉得尝试一年就好。反复的复读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好结果,有时候反而容易产生一种心理疾病,叫做考试恐惧症。我在读高中的时候高三就遇到过一个这样的学长,当我遇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是第3年复读了。
高三第1次考试,我觉得他特别厉害,所有的应届生都只能考到500多分,但是他一个人就考到630。我们当时就想:“为什么他这么厉害的人需要复读?”但是跟他交流一番以后发现他高考的成绩只有560多分,在那个年代560多分只能上二本。

他每次的情况都差不多,平时的考试成绩都能达到630 、640,基本都是名列前茅,可是一到高考的时候,他的成绩就会往下掉。很明显他有心理问题,就是严重的考试恐惧症,平时的考试不会发作,但是到了高考就会发作。结果我参加高考的时候,你猜他的成绩是多少分?不多不少还是560分。最终第3年他去了他高考第1次考上的二本院校。
昨天是高考出分得第1天,我一个晚上都在刷廖唯伟的空间,都是学生在报成绩表示感谢,有读了我的文章学他的方法英语考了140的,我心里也在暗爽。当时我刷到其中的一条我也截屏了,放在下面的图片里面,也是一个复读生。平时英语成绩都是130多,第1次高考的时候结果发挥失常,只考了110多。然后继续努力的背考点,平时成绩能够达到140多,但是高考的时候还是稍微小小的发挥失常了一点,考了131,总分平时是甘肃省的800多名,高考的时候掉到1600多名。这就是典型的考试恐惧症。

我觉得学长总结的就很好,有时候这种恐惧症在你眼界还只能够看到高考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克服的。因为你的眼界只看到了高考,你觉得高考就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唯一选择。很可能高考改变命运这句话,始终在你考试的时候不断地响彻耳边。造成你考试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这是眼界的局限性造成的心理问题。
如果你考上大学换了一番眼界,见识了更多事情以后,你就会发现,其实高考也就是那回事。这个时候你换一种心情重新振作,把目标定在更高的研究生考试。那么也许你就能够迸发出新的力量。通过考研进入顶级的高校,一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可以弥补高考发挥失常所带来的遗憾。
我当年有一个学长,他的两个哥哥都考入清华,他参加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以5分之差没有进入清华。当时没有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基本上决定了你的生死,他报了清华以后,其它的平行志愿自然走不了。所以,只能超高分进入当时还是二本的南京邮电大学。他并没有复读,而是去南京邮电大学读书了。然后在我高三的时候,他回到母校做演讲,他告诉我们他已经考入北大,成为了北大计算机系的研究生。

所以,复读是唯一的路吗?并不是这样!哪怕你是以高分进入二本院校,你仍然有机会在考研的时候进入顶级院校的顶级专业。努力的人永远不会被埋没,是金子早晚要发光。
#为考好大学多次复读值得吗#
我的两个儿子都是重点大学毕业。感觉很幸运。我本身也搞过教育,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没有太多纠结,随其自然,以鼓励教育为主,没有体罚过他们。效果还行。培养兴趣;强化自信;心;树立荣誉感;不参加任何所谓补课班。“兴趣班”。不补习,不复读。都是直接应届考上重点高中,应届考上大学的。结果还可以。一个入职公务员,一个进入科研机构。
本科生开早餐店很丢人吗
本人普通二本大四应届生,在面试时碰壁多次,担心最后高不成低不就。我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在老家的家族里我是第一个大学生,一直以来无论复读,入伍还是想做什么他们都会支持我。因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而姑姑们都有自己的家庭离得远不方便照顾我就想着能不能找个家附近的工作方便照看他们,但是家这边属于四线小城市工作收入都比较低,就想着自己创业。今晚跟爷爷奶奶提了一下卖早餐的想法本以为会获得支持,没想到爷爷来了一句“早知道你这样想还不如让你初中毕业就去打工”我又去跟奶奶说结果奶奶说了跟爷爷一样的话。大概在他们眼里真正的体面就是公务员公司老板医生护士老师那些传统职业,这样的营生没有办法成为逢年过节酒桌.上的谈资吧。国考和省考失利,本来想找个安安稳稳的事业编工作就算了挣多挣少只要开心快乐就好,现在一下迷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