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就成为博导的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颖已是网上的“红人”。
她因优异的科研成绩入选美国霍华德·休斯研究所国际研究学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自然》《科学》上均有发表论文,2014年起任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线粒体与衰老研究室主任,今年8月2日,入选201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
在科研之外的她个性鲜明,被媒体称为“跑得了北马、做得了蛋糕、上过电视节目、科研年龄33、心理年龄22”,她的每一个标签,都打破了外界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对刘颖来说,高效率科研,高质量生活,才是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刘颖在颁奖现场表示,她最喜欢的一个英文单词叫作serendipity,“它是指机缘巧合的意外发现。基础科学的研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科学发现是无法被计划的。所以今后如果再有人问起我们的研究有什么商业价值或是社会经济效益,我想我可以很有底气地回答,我就是单纯地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对这个现象感到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