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基层公务员人数(公务员 总人数)

你知道古代多少百姓养一个官吗? ​据资料显示,西汉时期,百姓和官员比例为7945:1。东汉略低,为7464:1。

你知道古代多少百姓养一个官吗?​据资料显示,西汉时期,百姓和官员比例为7945:1。东汉略低,为7464:1。​西汉人口高峰时期,总人口约为六千万。也就是说,整个西汉王朝,大小官员数量还不到一万。汉朝一共13个郡,平均每个郡只有600多个官员,每个县也就只有几十个官员。​可以说比例非常少,百姓负担相对较轻。​到了唐朝,在唐初时期,全国大概有5000多万人口,大约1.3万名的官员,其比例是3900:1。

非非空

你知道古代多少百姓养一个官吗?据资料显示,西汉时期,百姓和官员比例为7945:1。东汉略低,为7464:1。西汉人口高峰时期,总人口约为六千万。也就是说,整个西汉王朝,大小官员数量还不到一万。汉朝一共13个郡,平均每个郡只有600多个官员,每个县也就只有几十个官员。

可以说比例非常少,百姓负担相对较轻。到了唐朝,在唐初时期,全国大概有5000多万人口,大约1.3万名的官员,其比例是3900:1。安史之乱过后,官员数量明显增加,比例为2927:1,将近3000个老百姓养一个官员。元朝时比例为2613:1;明朝2299:1;清朝911:1。可见,两汉时的百姓负担相对轻一点,越往后百姓负担越重,官员所占比例越高。为什么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需要的官员就越来越多了呢?原因是多方面,但根本原因还是统治阶级为了稳定其手中的权力,并不断的将其加固。另外,还有以下原因:首先,在最开始的朝代,有的制度都不完善,所以需要的官员较少。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设立了很多新的部门,所以这需要更多的官员来为朝廷办事。比如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还要专门设立管理商业、水利、邮政、外交等这些机构。其次,随着统治者对地方的渗透越来越大,也增加了官员的数量。

在增加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基础上,统治者也看到了机构的繁冗对于百姓的沉重压榨。为了缓和这种矛盾,明朝时期,朱元璋就明确规定官员到了一定年龄必须退休——“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古代的官员和现在并不是一个意思。古代一个县都没几个官,一般只有县令、县尉、县丞等属于官员,其他的——比如捕头,属于吏,都不是国家公务员。再加上古代是农业社会,人民居住固定,事情很少,因此不需要这么多官员。一般来说,一个县衙有一二十个吏,这些人归根结底也是靠老百姓养活。如果再加上大小官吏,百姓与官员的比例可就不是这个数字了。据统计,汉朝平均400人养活一个官吏,唐朝是150人养活一个官吏,清朝是45人养活一个官吏。这还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越往后的王朝可能比例更高,因为处理的事情会更多。

《汉书·地理志》中说“讫于孝平,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三,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按7945:1的比例计算,西汉全国官员应该为7501人。可《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吏员自佐史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大家算算,理论上7501人,与实际上的120285人相差多少倍?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古代的吏比官员数量要多得多,是官员数量的十几倍!古代是小农养士,到了后来是工农业养其它行业。小农经济特征就是自给自足,养不了多少,负担能力有限。后来生产力发达了,脱离生产的自然越来越多,这是历史规律。所以,我们也不必为官员数量的增加而感到大惊小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72374/
1
上一篇选调基层公务员志愿书(基层公务员选调考试)
下一篇 深圳公务员系统(深圳公务员报考系统)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