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到政府单位上班有没有发展前途# 首先说结论:没有发展前途。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英文是Labor Dispatching,又称人力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雇员租赁。咱们把用工单位简称为甲方,劳务派遣机构简称为乙方,劳动者简称为丙方。由劳务派遣定义可以看出,是丙方与乙方签订劳动合同,由乙方派丙方去甲方工作。丙方与甲方的关系仅仅是甲方提供的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及其他工作条件。丙方与甲方只存在工作与工作管理关系,没有直接的人事关系。丙方工资、社保、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假如有的话)是由甲方拨款到乙方,再由乙方根据乙丙双方的约定发放给丙方及缴费到相关机构。
在行政单位工作人员身份歧视是普遍存在,公务员>参公编制>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自收自支事业编制>临时工>劳务派遣人员,基本就是这个模式,劳务派遣人员处在最底端。没有升迁机会,没有完善的工资增长机制。我们当地行政单位单位一部分临时人员身份转变为公益岗,原来临时人员工资占用单位经费,转公益岗后工资由单位年初做预算报给财政,比以往更有保障。劳务派遣人员都无法转公益岗。问现实情况,春节发个米面油,甲方有发放给劳务派遣人员吗?
从事劳务派遣工作人员想在行政单位工作,如果年龄、学历等符合条件,建议抓紧时间学习,争取考编制。
从用工制度多样化专业化角度来说,专业承包,劳务分包,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是合规合法的,也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是适合当今社会需要的。只是在社会化实践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执行,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结果合理的用工制度变成了替罪羊,当成了一切工程领域涉劳领域的罪魁祸首。[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这种模式的弊端:员工无归宿感、无升迁机会,导致跳槽严重;相对于工厂,熟悉工人留不住,导致工厂不断要培训新职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或产品质量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撇嘴][撇嘴][撇嘴]
双重压榨!尤其是国企事业单位,现在基本都是劳务派遣在干活了,原来的正式员工现在就像大爷似的[酷拽][酷拽][酷拽]
劳务派遣,其实是企业为逃避劳动法监管,而应运而生的新事物,工厂负责人事招聘部门自己的代理公司而已,多了一层手续多一层剥削打工人而已。名义上工人8000的工资到手4500。[抠鼻][抠鼻][抠鼻]
如果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派遣”和“合作”可以让企业轻易推卸责任,遇难工人及家人只能自求多福…[流泪][流泪][流泪]
加入世贸了,人家有一个硬性条件,保证用工5天八小时工作制我们做不到怎么办?变通啊,劳务派遣制度出生了,说是临时性辅助性其实是主力,不用交社保不用遵守劳动法。长三角珠三角大批劳务公司,专家说不可能。[可怜][可怜][可怜]
我的孩子是大学本科毕业。二本中医毕业。那时二本和三本分开招收。分数离一本也不差多少分。但喜爱护理这个行业。(还是初次招的涉外护理)。也就是护士吧。今年毕业考到上海某知名附属医院当护士。正规考试正规面试进去的。可医院咋叫和劳务公司签合同呢?那不是当临时工的待遇对待吗?劳动派遣公司不是白白地抽水吗?一个本科护理难道和清洁工和看大门的一样对待吗?[震惊][震惊][震惊]
用工单位用劳务派遣公司,劳务派遣公司就每一个人给用工单位领导抽成,要不就用另外的劳务派遣公司。[困][困][困]
都是一年签。明年又换一家又是一年签。只买个意外险。工资低劳动时间长。两班倒或者上一天休一天。[快哭了][快哭了][快哭了]
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用工方式,侵害劳动者的利益,伤害技术的传承和升级。唯有对资本利益最大化有利,这种短视用工行为把人工具化,年青一代逃离工厂就是代价,还不纠正更待何时[听歌][听歌][听歌]
不存在公不公平,如果认为不公平可以不干吗,人总要分阶层的,谁让你小时候不努力,考不上公务员的。[呲牙][呲牙][呲牙]
只是趁着有人口红利的时候这么改,你看如果像日本那样百分之一二十全部是老年人口了,我看了谁还做劳务工?[偷笑][偷笑][偷笑]
现在的时代想这样招人从根本没有解决企业问题,成本低了但质量没有保障了。企业的成败与员工息息相关。现在很多人才没有办法施展才华。企业管理需要改革创新人才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委屈][委屈][委屈][委屈]#2022生机大会# #在头条看见彼此# #头条创作挑战赛#
想得美,你记住了:公务员(行编)做官当领导,事业人员当二传,临时工(劳务派遣人员)才是跑腿做事的。//@哈哈乐乐乐给:正式工不干工资就应该给临时工。//@放飞自我知足常乐:干活的是临时工。//@哈哈乐乐乐给:基础工资比别人高吧!绩效工资就应该多给多干活的人。
风沙年华607这么多年白干了!——绩效工资不再计算工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