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亲戚中有没有一个靠读书改变命运,然后带动家里兄弟姐妹全部考大学的?我老公家亲戚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读书不是家长逼出来的,是孩子自己比出来的!
第一个大学生是三姨家的儿子,82年的,重本毕业,小学成绩很一般,按老师的说法是有聪明劲,但是心思不在学习上。正真发力读书是初二,他爸妈是种菜的,想着他反正读书不行,就回家种地得了,也不像以前爱惜他了。暑假的时候就带着在地里干活,不干也得干,就是坐着也得在地里晒着,还意味深长地说你读不下去就只能回家干体力活!硬是逼着在田里坐了一个暑假。
等他回到学校后,恍然醒悟,成绩一路飙升,震惊四座啊!按他现在的感悟就是“当年我爸妈太狠了,不打不骂,就让我在地里待着,葱没栽几根,就是让你晒着,等回家也是好吃好喝,说要把身体搞好,以后才能种田。等我回到学校后,觉得不用顶着烈日干活的日子太舒服了,再一想,我干两个月就觉得活不下去了,而我爸妈干了几十年,我就觉得不好意思再混下去了。”
他的发奋换来了很好的收成,重高,重本,到现在在浙江拿着几万一月的工资,买房买车。
他以他自身的经历,见识,激励出了第二个大学生!他表侄女,研究生,目前上海工作,听说三万一个月,已定居上海了。
到目前为止,不算第一个大学生;十一个表亲,七个大学生,其中六个已经就业,里面有两个是姐弟,都是公务员了!<好羡慕:)还剩下的四个,一重高,三小学生。
事实证明,只要一个人起到了好的带头作用,剩下的就会跟着有样学样,也不会太差。
他们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会逼迫你读书,他们只告诉你:你的兄弟姐妹已经考上大学了,你儿时的玩伴已经和你不在一个阶层上了,如果你不想将来见面没有共同话题就要站上和他们的同样的高度。只要你想读,我们砸锅卖铁也会让你读!如果你努力了,还是不行,只能说明你不是读书的料,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地总要有人种,工厂总要有人进,咱干别的。三条路,你自己走!
这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你身边有这种开挂的例子吗?
#送外卖你认为丢人吗# 简单举个例子:外卖月入2万,公务员月入1万,你怎么选?
有些人不相信胖东来标出的进价,我是信的。
举个例子:“我是农民的儿子”这句话哪个公务员说出来都是笑话,但有一个逝去的老人说我反而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