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小伙一书封神,3年狂赚4100万,如今为何封笔?
今晚的明月同“当年明月”一样让我们兴奋,激动。元宵节我们和家人团聚,活在幸福的当下。当年明月讲述了《明朝那些事儿》,本着历史也可以写得很好看的初衷,石悦自2006年开始撰写,到2009年完结,他三年狂赚4100万。可是后来怎样了?
2006年3月,天涯论坛的“煮酒论史”板块迎来了一匹黑马-“当年明月”。基于对历史的喜爱和理解,看到论坛上发表关于明朝历史的帖子,石悦感受到了久违的召唤,他对明朝饱含深情的心声呼之欲出。于是“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就成了他笔名的出处。
公元1328年的那轮明月照进了他的内心,从洪武大帝朱元璋开始到万国来朝的盛世,到妖孽宫廷,粉饰太平,直到帝国飘摇,日落西山,再到最后的大结局,石悦用自己细腻、幽默的笔触将恢宏的明朝历史娓娓道来,收获了大批的粉丝。这也是石悦想让更多人喜欢历史,愿意读历史的初衷。

石悦曾说过,其实很多人不喜欢历史,是因为历史没有完美的大团圆,虽然他写得诙谐幽默,但历史实则很残酷,那些留有名册的人都是当时的精英,但是仅仅留给世人的是一篇文章或一句话就消逝了。
他之所以喜欢去写,而且写得那么好,销售了几百万册,是因为他懂,他理解了那段历史。很多人说石悦是草根逆袭,他不是历史专家,或者历史研究者,只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这还要从他的小时候说起。
1979年10月,一个普通的孩子降生在了湖北一个普通的干部家庭。爸爸妈妈是公务员,对孩子的期待是,不图他出人头地,一生开心健康幸福就好。
5岁的时候和爸爸去逛书店,一本《上下五千年》吸引了石悦的注意,爸爸一咬牙,花了五块六毛钱给他买了那本书,要知道这比爸爸一个月工资的六分之一还要多。
后面他又读了《二十四史》《古文观止》《明实录》等等的历史书籍。这些晦涩难懂的历史书被他读了很多遍,《上下五千年》有十二遍之多。果然热爱可抵山高路远。

高考那年,别的同学都在紧锣密鼓地复习,而石悦却不去学校,留在家里。因为他觉得自己十几年的知识储备足够考大学了。好在父母也没有因此责怪他,石悦顺利考上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真是应了那句话,真正优秀的人都是被宠出来的。
为了以后好就业,他报的是法律专业,大学期间毕业后又考取了公务员,就职于海关。不断学习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人变得更从容,不慌不忙。尤其爱好历史的人,看多了人生圆满与缺憾,更是可以从历史长河中窥见自身的渺小。
毕业后他白天做着严谨的职员工作,晚上就泡在论坛上群览,尤其有关历史的内容。石悦并不觉得孤独。在大学期间,他也没在外面吃过几次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不会觉得苦。
时间久了,天涯论坛上的“煮酒论史”板块吸引了石悦,里面多是历史爱好者,大家经常一起探讨。一天,一个博主讲的从一无所有到灰飞烟灭的明朝故事让石悦泪流满面,他的梦想从此刻开始生根发芽了,明朝那些事儿开始连载了。

于是,从第一份档案朱元璋开始了他的小说,每天晚上更新2000字。很快吸引了大批粉丝的关注,经常有人催更。6个月后,也就是2006年9月份,有出版商找石悦谈出版的事情。到2009年,《明朝那些事儿》完结,共七本。
出版商为了利益曾提出,让石悦不再在网上连载。为了不辜负忠实粉丝,石悦拒绝了。但是他的书依旧让其三年拿了4100万版税。
令许多人费解的是,这本书一直都被所有年龄段的人追捧,可谓是一书封神。它带给石悦红到发紫的好名声,荣登作家富豪榜前几名,还有源源不断的财富。但是为什么石悦销声匿迹了?为何封笔?是江郎才尽?
对此,石悦未做出回应。他现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也许他现在忙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许再没有哪个故事能让他热血沸腾……但无论如何,他都没有在赞赏和物质中迷失自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做什么,这才是人间清醒。

石悦像大多数孩子一样,很普通。但是他爱好历史的优势被发挥了出来,造就了他的辉煌和被大家熟知。他的家庭也像大多数家庭一样很普通,为了孩子的幸福未来在创造条件。但是他的父母没有只关注他的成绩,只关注考大学。愿意为他的爱好买单,愿意在他高考前不去学校相信他,理解他。这一切成就了石悦的传奇。
每一个孩子都自带天赋,为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支持和不破坏,内心富足的孩子足以过好自己的一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考资料:
面对面 《石悦:讲明朝那些事儿的那个人》20091020
正月十五月儿圆,
手持佛珠心地宽;
家人朋友皆平安,
人人都想把梦圆;
异地相思难团圆,
自古人事各有道;
天地人和皆在天,
虽说相处你我他;
善念存心谐和贵,
心中有爱方为圆!
在这特别日子里,
祝愿家人和朋友;
开心快乐每一天,
幸福满满每一天,
知足常乐大于天。
圆梦就在202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