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辉煌一时的合资品牌,连续五年销量一直下滑,换帅有用吗?
北京现代发布重要人事调整变动,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周涛出任北京现代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原北京现代副总经理、管理本部长戚晓晖出任北京现代销售本部副本部长。迫于无奈的人事调整背后,是北京现代销量一直下滑的无奈之举。作为最早引入中国市场的合资品牌之一,2016年北京现代销量达到巅峰,但随着国产品牌的不断崛起,已经从“百万俱乐部会员”到月销仅破万,在五年时间内销量从100万跌落至30多万辆。北京现代的掉队很大程度上源于内部诸多问题没能妥善解决。产品的无序发展导致没有清晰的市场定位,最近几年没能成功推出一款爆款产品;品牌力塑造方面较为保守,随着豪华品牌的下探和自主品牌的崛起,以现代汽车为代表的韩系车最先丢掉了自己的市场份额。中高端市场没有攻上去,中低端市场又拱手让给了国内自主品牌,把自己置于尴尬境地中,销量下跌也是意料之中。

这次重要人事调整,你觉得对北京现代的销量会有作用吗?我个人是不太喜欢韩国品牌的汽车的[呲牙][呲牙][呲牙]
超级品牌,全通教育公务的摇篮,从百元到五元!能有困境反转。何来价值投资,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毕业即失业!
就业形势之严峻就不用我说了!
职场内卷之严酷大家都看到了!
2001年,中国毕业大学生约有114万;
2023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74万人。
国家《职业教育法》已于2022年5月1日正式施行。
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
中职生不仅可以读大专,
还可以读本科……
很显然,未来本科生的数量将会剧增,
这对行业内卷、择业痛苦、就业困难,
在职场激烈竞争中苦苦打拼的本科生们来说,

是个重大打击!
这番改革无疑会扩大本科生数量……
最近,出口大幅下跌!
据外媒数据,欧美对中国出口订单需求大量减少,
而后续的订单有没有也不确定……
2023年的日子不会比去年好过,
甚至因为出口的下滑,会更加艰难。
失业队伍扩大人数增多不可避免!
2022年A股有1697家企业进行了裁员,
裁员的总数达到了90万人!
这个数据还是蛮惨烈的,
上市公司作为企业里面最有实力,
抗风险能力最强的这一批,
也遭遇如此风波……
这一看呢,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90万人被裁,这背后的家庭怎么办,会造成什么样的冲击?
一大波高学历失业大军正在形成!
2022年应届毕业生1076万人 ,
其中,只有164万人被签约,
剔除考研成功人数,
相当于846.5万人没有签约。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
创下历史新高,增幅达到21%。
同时,招生人数不断增长,
预计2022年报录比将达到3.8:1。
另外,2023年考研全国报名人数,
可能突破520万,
而且这还只是保守估计。
但是,研究生那么多,
含金量有多少呢?
而博士从8.39万扩招到12.58万,
扩招50%。
看来,学历贬值的效应,
会在3-5年集中爆发出来……
如今,高校已经逐渐饱和,
每年十几万博士,
该去哪里,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他们接下来也会参加公务员考试,
跟硕士和本科生竞争。
以后的就业是个大难题啊……
当下,不管什么样的职位都门槛拉高……
面临同质化竞争,
大学生们要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为此,我的建议是——“一专多能零缺陷”。
✅✅“一专”指让自己有一项过得硬能立足的专业才干;
✅✅“多能”指有可能储备几项能力可以搭配着使用;
✅✅“零缺陷”指通过自身或借力借势,让自己薄弱或缺陷降到最低。
很显然,如果大学生不懂得自我营销,
不擅长为自己的价值赋能,
连养活自己都成了问题……
因为以后不会缺少有学历的人,
但缺少有持续学习力的人!
现在早就没有所谓的企业,
为一个人终生买单的说法了,
人人都需要为自己的价值赋能。
那些苟且的人,
只会面临着被淘汰、被优化的命运;
而那些追求上进的人,
就能享受到别人的苟且红利!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 #于斐老师品牌策划# #大学生就业到了最艰难的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