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27你,就没见过加班费,说是劳动法不对公务员和体制内人员无效
#公务员日常# 无效酒局不如在家自斟自饮。
下午带孩子在游乐场玩,接到一个好久不联系的朋友的电话。
绕了一大圈,先问近况,再问孩子,又问工作,最后才问到:晚上能不能参加一个酒局,还叫了某某副局长、某某科长,说了好几个领导!
其实他说的这几个领导我也都熟,而且还经常聚,可是听他这口气,好像是费了好大劲才请来的。
说实话,我其实很厌烦这种请客方式,显的很功利。
既然是老朋友,那就直接约:好久不见了,出来喝喝酒,聊聊天。这让人感觉很真诚,也不做作。
可是,他搬出这几个领导,无非就是为了让我参加,言下之意:你看,这谁谁谁都来了,你还不来。

我不知道这样的酒局,是不是让我去站台?是不是他给其他人说的也是同样的话?
这样一想,立马感觉这酒索然无味。就找了个理由决绝了。
回到家,外卖点了几个菜,自己打开一瓶酒,陪家人吃个饭,感觉菜也香,酒也香。
居间人想成功,必须先把人做好,钱分好,还要找到靠谱的专业人!钱不过公户,就不用纳税吗?
这三条红线呢,居间人呢,千万不要触碰啊,如果一旦触碰,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
今天有个粉丝联系我,说有个高铁站的项目啊,自己有一个亲戚关系想做个居间人,拿点项目提成。
我提醒他一定要注意以下三条,否则的话是害人害己。
第一条,签一个受法律保护的合同。
这个签居间费的这个人的身份呢。
不能是公务员,也不能是假意各方关联的人。

如果是的话,这个涉嫌的职务犯罪,轻者无效,严重的还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条就是不要太贪心了。
有的合同居间费用30%的都敢签,如果说这个居间费用这么高,不要说别人挣不挣钱,单就这个财务问题就不好处理了。
五个点以外的居间费呢,他是不能进入所得税前扣除的,还有就是如果承接方不给你支付了。如果你要告人家,在法庭上,法院都不一定支持你。
让他按30%这个费用来支付你。
第三条红线就是公转私的问题。
很多人就这么认为哈。
只要这个钱呢,不过公户,我就可以不用纳税,这个想法是很幼稚的。
大数据啊,他怎么查不到啊,现在是金穗三期了。
到时候真查出来的话,罚得更严重啊。
所以这三条红线居间人千万不要去碰,把人做好,把钱分好,再找专业的人把事做好,缺一样,你事都成不了,你听我的没错。

无效加班的又一个周末—受不了了
在事业单位工作两年多的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跟对领导,发现不合适立马了解其他领导然后申请换,现在真的是筋疲力竭+无效加班,就是在办公室干坐着耗时间,我这种情况完全是觉得领导安排无方,公务员事业编这种情况多吗?
居间费可以放心大胆的入账了#建筑#
假如你给别人介绍了一单生意,你从中能拿到一千万的居间费用,只要和对方签订了居间服务协议,对方就可以从对公账户把这笔款堂堂正正的打入你的私人账户,只要个人年度不超过500万,免征增值税。个税呢可以核定到1%,那关键的就是签居间合同了。
答应我,这三条红线千万不要碰,一旦碰了,有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回来。
第一条啊,就是用私人卡收款,很多老板都认为啊,钱只要不过对公户,我都可以不用去纳税,如果有这种想法的真的很可怕,现在呢是税收大数据时代啊,一旦被查罚的会更加的严重。
第二条,签一个受法律保护的居间合同,那这个签居间合同人不能是公务员,也不能跟甲乙双方有关联啊。如果一旦被查到,轻者合同无效,重者涉及到职务犯罪,有可能会进去。
第三条,居间费用的比例太高,有些高达50%,那这样子就很贪心了啊,超过5%的居间费都不能在税前扣除,这样子你就难为施工方的财务了。重点是如果你收不到钱,你要告对方,法官呢,有可能不会支持你,让他按照50%支付费用给你。
所以这三条红线居间人千万不要碰,那你最应该是找一个专业的人士,规避好这些风险,让你安心的把这个钱拿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