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想着笔试都第一了,应该没啥意外”,真是莫名的自信,那面试有啥意义?直接通过笔试分录取不就完了。不过到时候你也会说你哥本来笔试很厉害,但是别人直接找了关系。//@Meihaoaiqing:跟我哥一样,我哥笔试第一,面试想着笔试都第一了,应该没啥意外,结果别笔试第二的人直接找的关系,给我哥气的,直接考了其他省的公务员
财税昊天
电力企业高级会计师
那年我考南宁人行也是笔试第一名,双手插兜,超过第二名十几分,不知道什么是对手,以为可以提前庆祝了!!!当时招录一名财务人员,三比一的比例进入面试,因第三名是同分,入围面试的总共有四人,另外三个都是女生。

面试前一天,我从家坐火车来到南宁,当时身上没钱,只能寄宿在广西大学高中同学宿舍。面试那天六点多出发赶公交,由于太早校门未开,我是翻门出学校的。到达人行后,抽签等候面试,由工作人员一个一个领着去面试。快到十一点终于轮到我了,一个工作人员带领我去考场,坐电梯说的话令我记忆犹新。他说:真是什么人都穿得西装革履的,还不怀好意得呵呵一笑。我当时不知道啥意思,也没理他。面试结果自然是出意外了,综合成绩第二名,从此开始了我的打工生涯!!!
想改变也很简单,切实提升工人的地位和待遇,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优先录取职校生,很快就能改变!
西牧若篪
中国的教育是存在巨大矛盾的。

教育部是旗帜鲜明反对补课,一定要肩负。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学生接受训练式的教育,因为这种以刷题,掌握解题技巧的训练会禁锢一个人的思维,不能够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也就是无法解决“钱学森之问”。解决“钱学森之问”就是要有不少的能够创新的人出现。国家的层面是想到了再用这种刷题,培训的教育模式是永远解决不了“钱学森之问”的,所以国家大刀阔斧的对培训机构,课外辅导下重手!这也是国家在被西方科技围堵之后意识到了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是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有中国的创新人才。这是国家的考虑。家长的考虑是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我的孩子上名校,985,211最好,因为毕业以后好找工作。所以家长就不在乎你老师用了什么方法手段,只要我的孩子成绩好,能够上名校,科研与我无关,创新与我无关。地方教育局的考虑,教育局领导绝对不会去考虑国家的层面,一定会考虑他自己的政绩。地方教育局领导的政绩就是他所辖的所有学校都成绩好,第一最好!

尽管地方教育局不会明目张胆地反对国家教育部的教育方针,但是地方教育局领导会狠抓当地所辖学校的成绩,这些东西是实实在在影响他们前途的数据!至于如何解决“钱学森之问”可能不是他任期要考虑的事情。所以我们现在的状况是,国家重手打击课外辅导,培训,家长们绞尽脑汁要给孩子补课,刷题,越是这样刷体经验丰富的学校家长越喜欢。其实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科研,我就是对物理化学不感兴趣的人,但是对艺术有超强的领悟力。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分层次?喜欢思考的人学习物理化学,喜欢艺术的人学习文科,还有一部分人喜欢动手的学习机床数控?而不是现在这样一股脑的都当做教授来培养?
对,公考相对公证,事业编真的存猫腻,我女儿放弃了成都海关录取(由于离家太远),报考江苏某研究所(事业编),正想报的时候导师说不要白费了,基本上内定了,哪怕笔试第一都没用。//@口腔科练习生:编制难
岭南通途
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
考研和考公究竟,哪个更难?各有侧重点,普通人可以两个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