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丞相用兵经典语录】,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丞相用兵经典语录:三国成语故事:无计可施
- 2、丞相用兵经典语录,管子枢言经典名言10句
1、丞相用兵经典语录:三国成语故事:无计可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五十九回,发生在潼关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与娄子伯。原文如下:
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荀攸曰:“可取渭河沙土筑起土城,可以坚守。”操拨三万军担土筑城。马超又差庞德、马岱各引五百马军,往来冲突;更兼沙土不实,筑起便倒,操无计可施。时当九月尽,天气暴冷,彤云密布,连日不开。曹操在寨中纳闷。忽人报曰:“有一老人来见丞相,欲陈说方略。”
操请入。见其人鹤骨松姿,形貌苍古。问之,乃京兆人也,隐居终南山,姓娄,名子伯,道号梦梅居士。操以客礼待之。子伯曰:“丞相欲跨渭安营久矣,今何不乘时筑之?”操曰:“沙土之地,筑垒不成。隐士有何良策赐教?”子伯曰:“丞相用兵如神,岂不知天时乎?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风起之后,驱兵士运土泼水,比及天明,土城已就。”操大悟,厚赏子伯。子伯不受而去。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在渭河一带架起三座浮桥,又命曹仁率部在对岸镇守。无奈马超攻势凶猛,多次烧毁营寨。谋士荀攸提出用沙土筑起土城,无奈又被马岱的铁骑冲毁。正当曹操愁眉不展时,一位道号梦梅居士的终南山隐士娄子伯主动前来献策,提出利用寒冷天气运土泼水的方法筑起土城。曹操愁眉顿开,重赏娄子伯、娄子伯婉言谢绝,飘然而去。
本文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无计可施”,意为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比喻没有办法可用。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无名氏杂剧无名氏《施仁义刘弘嫁婢》第三折:“使小圣展转彷徨;无计可施。”
曹操与马超在关中一役多次爆发激战,这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除了众所周知的潼关之战外,双方在渭河一带的争夺也非常激烈。小说中提到的这个“运土泼水”的故事,在历史上也却有发生,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小说中提到的这位娄子伯。不过,此人并非终南山的隐士。他不但是曹操的发小,早年就跟随曹操,同时还为曹操集团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下面就对这个人物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娄子伯,表字为子伯,大名叫娄圭。他是荆州南阳郡人氏,小时候就与曹操关系密切。《三国志•崔琰传》注引《魏略》载:“娄圭字子伯,少与太祖有旧。”由此可见,娄圭与曹操原本就是发小。
汉末董卓专权,天下大乱,娄圭招兵买马,加入了荆州牧刘表的队伍。不过,到了献帝初平年间,娄圭又离开了刘表归顺曹操。曹操对这位发小的能力非常赞赏,对其非常重视。《吴书》中说:“军国大计常与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琮投降曹操时,曹操手下有不少人怀疑有诈,只有娄圭提出刘琮的投降是真心实意,建议曹操立刻前往襄阳接受刘琮的归顺。最终,曹操接受了娄圭的建议,立即进兵襄阳,大大加快了战役进程。
娄圭对曹操所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在关中之战期间。据《册府元龟•卷四百一十》载:“魏曹公征马超于关中,军于渭南,为贼冲突,营不得立。地又纯沙,不胜版筑。其将娄伯子说曰:‘今天寒,可起沙为城,以水灌之,可须臾成冰,坚如铁石。功不达晓,百堵斯立。虽金汤之固,未能过也。’公从之,比明而就。”
不过,尽管为曹操立下大功,但娄圭的结局却非常悲惨。《魏略》记载:“其后太祖从诸子出游,子伯时亦随从。子伯顾谓左右曰:‘此家父子,如今日为乐也。’人有白者,太祖以为有腹诽意,遂收治之。”《吴书》中这事明确记载,曹操利用此事将娄圭诛杀。
曹操为何要杀了娄圭这位发小呢?《三国志》作者陈寿用了四个字揭示了原因:“恃旧不虔”,意为仗着与曹操关系好,说话不分场合,没有尊卑,引起曹操的愤怒,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参考书籍:《三国志》、《册府元龟》
2、丞相用兵经典语录,管子枢言经典名言10句
《枢言》,出自《管子》。主要阐述了修身、为君、为臣的一些基本原则,「枢言」就是关键言论的意思。
在《枢言》一文里,作者认为,古代贤王贵当、贵诚信、重荣辱,重法度,以五化治天下。还认为诸侯国之间存在三种控制关系:控制别人、被被别人控制,或者既不被别人控制,也不控制别人。这些都是管子治国思想的体现。
本文选取《枢言》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
道现在天上,就是太阳;
道现在人上,就是人心。
点评:作者认为,太阳普照大地,万事万物因而生长显现,是天之道的显现。而人心能够思虑万物,做出判断,是人之道的显现。
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有名则治,无名则乱,治者以其名。
有气就能够生,无气就会死,生命依靠气而存在;
有名分就能治,无名分就乱,安定需要名分实现。
点评:「气」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认为气是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基本组成元素。「名」即万事万物的名称和概念,与「实」相对。
不可以不慎贵,不可以不慎民,不可以不慎富。
要慎重对待何为尊贵?
要慎重对待民众问题,
要慎重对待富的问题。
点评:作者认为贤人最为贵重,要任用好贤人。管理民众,需要设置官吏。实现国家富裕,就要充分发挥土地的作用。
城郭、险阻、蓄藏,宝也;圣智,器也;珠玉,末用也。
内城外郭、山川险要、财货储备,这些就是宝;
圣明、智谋,这些就是器;
珍珠玉器,居末位,是用。
点评:作者认为,圣王重视宝、器,轻视财用,所以才能治理天下。
生而不死者二,立而不亡者四。
永存不灭的东西一共只有两样,
消失就不再存在的东西有四样。
点评:永存不灭的东西:气与名。而消失就不再存在的东西:喜欢、愤怒、厌恶和嗜好。
王主积于民,霸主积于将战士,衰主积于贵人,亡主积于妇女珠玉。
能够成就王业的国君,积聚民众。
能够成就霸业的国君,聚集将士。
衰亡的国君,聚集官僚和贵族,
亡国的国君,聚敛珠玉和妇女。
点评:古代圣王重视积聚问题,所以才能成就王业。
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
能够控制别人,
或者被人控制。
既不能控制别人,
也不能被人所控。
点评:作者认为,诸侯国有三种控制关系:控制别人、被别人所控制,或者不被控制,也不被被人所控制。
人进亦进,人退亦退,人劳亦劳,人佚亦佚,进退劳佚,与人相胥。
别人前进就跟着前进,
别人后退就跟着后退,
别人劳累自己也劳累,
别人安逸自己也安逸。
进退劳逸,总是与人相同。
点评:进退劳逸,总是与人相对而行,就是所谓的既不能控制别人,也不被别人控制。
爱人甚,而不能利也;憎人甚,而不能害也。
非常喜欢一个人,但也不随便给予利益;
非常憎恨一个人,但也不会去加害于他。
点评:作者认为,圣王贵当,注重分寸。即使非常喜欢一个人,也不会随便给予利益。即使非常憎恨一个人,也不会去加害于他。
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
周密就是不说出口,也不表现于神色;
就像龙、蛇一天五变却无人察觉一样,
这就是所谓的周密。
点评:在作者看来,圣王注重周密,内心情感变化,不形于色。就像龙、蛇一天变化五次,别人却看不出来。
本文关键词:丞相带兵,丞相用兵岂是你能知晓的图片,丞相的话,丞相用兵经典语录摘抄,丞相用兵如神。这就是关于《丞相用兵经典语录,三国成语故事:无计可施》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