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原中铁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被开除党籍#
京张铁路1905年开始动工修建至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不由洋人把控的铁路。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铁路是经济发展的血管,铁路伸至哪里,经济发展至哪里,洋人把控中国铁路,也是把控了中国的经济!
1912年9月,孙中山从北京乘坐火车来到张家口考察。在视察张家口火车站时,孙中山发表演说,高度褒扬了詹天佑创造的这一为民族增光的惊世之作。周总理称京张铁路是“中国人民的光荣”!
#张家口中考成绩# 昨天中考分数出来了,一天到晚都在忙乱中,今年的中考就像高考一样,需要报志愿,可算是把老师家长闹乱了。
又是分批次,又是有名额,还要有分数段划分,真的是很乱,我看了半天也没弄明白。有一个孩子考了476分,问我报哪个学校合适,真是弄不明白。
每年我们可以考虑花点钱上我们这儿的县一中,今年取消了花钱上学,分数又不够,咋办呢?
这是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大家可以给点意见呗。
张家口一中
指标线:520
统招:563
张家口正博中学
分数线:460分
公助:500分
张家口四中
生物班:460分
普通班:440-459分
张家口六中
录取分数线:400分
张家口东方中学
录取分数线:370分
张家口二中
张家口十中
公助分数线:300分
录取分数线:200-300分
除文化成绩外,入校需要考察专业技能
张家口职教中心
3+4本科直通车:土木工程专业452分,冰雪体育专业307分(需要体育测试),择优录取。
对口高考:普班350分,尖刀班:400分。
张北一中
普班分数线:487(只招张北学籍学生)
奥班分数线:495(只招张北学籍学生)
尖刀班:538(含张家口市区及外县考生)
沙城中学
录取分数线:490
宣化一中
预先分数线:宣化区内515分,外县未出公告
公助生:527分
名额分配生推荐最低控制分数线:538分
统招生录取分数线:568分
宣化二中
艺体生:330
公助生:360
尖刀班:420
#中考#
1912年9月6日孙中山在有关官员陪同下来到张家口考察。7日上午,张家口各界集会,欢迎孙中山抵达张家口。在视察张家口火车站时,孙中山发表了演说
宣化在58年前,曾经有过一所神秘而低调的“官校”。在宣育人5年多,如今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张家口头条#
①昨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神秘而低调的高校,虽然名气不大,却是中央办公厅唯一直属。除了高考分数达标,还要经过严格的政审,考取难度极大。就是这样一所高校,在58年前,却与宣化也有着一段关联的历史。
②这所高校便是——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一所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培养信息安全和办公自动化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被人们称为“官校”。
③翻看它的校史,该校前身是1947年8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成立的中央工委青年训练班。75年来,曾数次迁址易名,经历了6个发展时期,而其中一个时期就在宣化。
●1947年8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成立,中央工委青年训练班。
●1949年,并入张家口军委工程学校。
●1952年6月,与南京的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青年干部学校(1950年3月成立)合并,成立南京机要学校。
●后改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机要干部学校。1954年1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机要学校。
●1955年5月,改为国务院第一机要学校,归国务院建制。后来该校迁至北京,简称北京机校。
●1964年迁至河北宣化,简称宣化机校。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电子专科学校,校址设在北京小汤山。
●1983年下半年迁至北京半壁店,并正式对外公开招收大专生。
●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北京电子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开始招收本科生,并增设函授教育。
●199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决定将中南海业余大学并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1999年2月,学院迁至丰台新校园,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内。
④它经历了张家口军委工程学校、南京机校、北京机校、宣化机校和北京电子专科学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6个发展时期;75年的沧桑岁月里,在宣化古城也曾留下难忘的一段时光。
⑤宣化机要学校,这个名字在古城少有传起,那段历史也鲜为人知。后经网友告知,旧址在北门外的河北职业技术大学宣钢分院内。2012年5月22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校史教育基地”暨中央办公厅宣化机要干部学校旧址揭牌仪式曾在宣钢分院隆重举行。
▲一所高校,神秘低调,在宣五年,留下印记。你了解这段历史吗?欢迎留言评论。
我是@小玉微生活 ,分享宣化故事,感受古城文化,留住宣化记忆。
90年代田纪云副总理来张家口张北县考察帽厂时,题词雪中笑品牌
#讲习所# 【简约、安全、精彩 北京冬奥会收获世界喝彩】2月20日,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北京和张家口作为主办城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得到国际体育界、政界人士及媒体的广泛好评。
2015年
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是中国13亿多人民的心愿。我们将兑现全部承诺,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同国际奥委会一起共同见证奥林匹克冬季运动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的新境界。
——2015年7月31日,致信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表示
2017年
北京冬奥会所有建设工程都要按照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要求,坚持百年大计,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按规划和计划推进,做到从从容容、保质保量,确保成为优质、生态、人文、廉洁的精品工程。
——2017年1月23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考察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时强调
2019年
北京将成为国际上唯一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我们要言必信、行必果,扎实工作,步步为营,要拿竞技奖牌,也要拿精神奖牌、廉洁奖牌,兑现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
——2019年2月1日,看望慰问北京冬奥组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代表时指出
2021年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改造建设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不仅要办好一届冬奥盛会,而且要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独一无二来。
——2021年1月19日,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考察调研时指出
2022年
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全面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抓紧抓好最后阶段各项赛事组织、赛会服务、指挥调度等准备工作,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圆满成功。
——2022年1月4日,在北京考察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强调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此次北京冬奥会的闭环管理是非常成功的,阳性率差不多为0.01%。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我们在场的所有人在闭环内感到非常安全,非常舒适。
摩纳哥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
我看到中国、北京、北京冬奥组委付出的巨大努力,推进这么多项赛事顺利举行,同时还有一流的场馆、基础设施和服务。我想每个人都非常高兴,每个人都感到不虚此行。
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苏岚:
本次冬奥会使用了多座现有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注重利用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速滑馆中体现了最新环保科技手段,赛事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中使用绿色交通,并配合植树造林等工作。所有这些都帮助北京冬奥会实现零碳目标。
土耳其短道速滑运动员阿卡尔:
北京冬奥会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奥运村里各种生活设施非常齐全,超市、商店、餐厅、健身房、文化体验中心等应有尽有,给运动员在北京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马达加斯加滑雪运动员米娅•克莱尔克:
如果用一个词评价北京冬奥会,我会用“印象深刻”来形容。赛场上奥运健儿拼搏向上、不放弃的精神让人印象深刻;疫情下,中国克服疫情带来的挑战,向世界展示了精彩安全的冬奥盛会,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英国inside the games网站:
随着奥运之火逐渐熄灭,绚烂的烟花绽放夜空,整场闭幕式的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这与14年前北京夏季奥运会产生了强烈共鸣。主题“天下一家”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口号的延续。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圣地亚哥分台网站:
主播史蒂芬•卢克以自身视角报道了在北京冬奥会的现场体验。他说:“坐落在工业遗址区的首钢滑雪大跳台看起来就像一个由雪制成的巨大滑梯,洁白赛道的后方矗立着废弃的工业冷却塔。站在赛场一隅,仿佛置身于超现实主义幻象中。”
孟加拉“The Business Standard”网站:
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史上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这届成功的奥运会将使全球更加团结地抗击疫情,彰显“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为未来留下了宝贵的奥运财富。
1991年,徒步考察者刘玉秋,在张家口怀来县城,看望战斗英雄董存瑞其父亲.
1926年1月,冯玉祥在张家口宣布下野,暂时退出政坛。他应邀到苏联考察,先后会见了当时苏联多个政要,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与国内政坛的黑暗腐朽形成鲜明对比。“苏联人民政府主席办公屋子是在二层楼上。那天楼底下坐着很多的老百姓,男女老少,各色各样的人物都有。我看见如此热闹,觉得奇怪,下楼的时候,我问其中一位老农夫:
“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我们要见加列宁。”
“见他有什么事情?”
“我有一头耕牛病了。我要请加列宁替我想办法另外借给我一头牛。”
我又问另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她回答道:
“我的孩子病了,现在虽然好了一点,但是病还没有脱体。我要请加列宁替我想点办法。”
我一连问了许多位,他们都以自己的困难,来求主席设法解决,这在我真是意想不到的事。可是主席一一延见他们,也有派秘书等人员一一代为接见。
今天给大家推荐2021-2022学年度河北省张家口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课考试数学试卷,试题质量还是非常不错的,偏重于对基础性数学知识和日常数学学习积累的考查,整体试卷的难度不是特别大,但是建议九年级小伙伴们关注一下第26题,也就是后面的压轴题,河北省中考近两年对直线与函数图象的综合考察比较多,虽然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但是希望大家关注函数知识的汇总。#我要上微头条##好平台好讲师##中考数学##河北身边事##张家口头条#
吉鸿昌使用过的瓷碗。上面烧制着吉鸿昌父亲的遗训:“作官即不许发财”。
在国家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有一件细瓷碗,上面写着“作官即不许发财”7个字,这是吉鸿昌烈士的父亲吉筠亭留给他的遗训。
1920年,吉鸿昌回家探望重病的父亲,父亲对他说:“吾儿正直勇敢,为父放心,不过我有一句话要向你说明。当官要清白廉政,多为天下穷人着想,作官即不许发财。你只要做到这一点,为父才死而瞑目。”吉鸿昌谨记在心,数十年来,虽因战功官至宁夏省主席兼第10军军长,但生活简朴。他还仗义疏财,以家资充军资,筑路修桥,并与父亲一起办学校,请名师、购校舍。1931年,父亲去世,为牢记父训,他在饭碗上亲笔题写了“作官即不许发财”,每日三省其身,并请陶器厂仿制了数百个瓷碗发给全体官兵,共志廉洁,他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我绝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家父的教诲,作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原名吉恒立,河南扶沟人,著名爱国将领。1895年生。1913年入冯玉祥部当兵,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递升至军长。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人称“吉大胆”。1930年9月接受蒋介石收编,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但其不愿替蒋介石打内战,态度消极。1931年8月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强令出国“考察”。
随后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他立即表示“国难当头,凡有良心的军人,都应该誓死救国。我是一个军人,我不能昧着良心远走高飞”,并撕碎了为出国置办的西装,但国民政府坚决不允许。此次“考察”让吉鸿昌在思想上起了很大的变化,更加坚定了他投身无产阶级革命的决心,他在其著作《环球视察记》中写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民族颓唐堕落,不图竟至于斯,当环游各国时,每闻见及他人之长处,辄回忆及国人之短处。虽其刺激为间接的,已不胜其悲愤。乃走进国门,凡目所见,耳所闻者,竟无一非亡国灭种现象”。
1932年吉鸿昌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按党的指示潜赴泰山联络冯玉祥出山组织武装抗日。随即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买枪械。1933年5月,吉鸿昌与冯玉祥、方振武等在张家口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2军军长、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向察北日伪军进击,连克康保、宝昌、沽源、多伦四县,杀敌1000余名,将日军驱出察境,彻底回击了“抗日三天亡国论”的投降主义思潮,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再次点燃。吉鸿昌率部战至10月中旬,弹尽粮绝而失败。
1934年,吉鸿昌前往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并创办《民族战旗》杂志,通过租界邮局向全国爱国团体、军队投递抗日宣传品,而他位于天津的家也成为党组织的地下交通站,被党内同志称为“红楼”。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秘密开会时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并被捕,后被引渡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面对让他供出全部秘密的审判官,他慷慨陈词:“我是共产党员,由于党的教育,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转到工农劳苦大众的阵营里头来。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能够成为共产党的一员,能够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24日,经蒋介石下令,吉鸿昌被判“立枪决”,时年39岁。
临刑前,吉鸿昌在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家中余产不可分给别人,留作教养子女等用。”在刑场上,他大义凌然,从容就义,写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不朽诗篇。(赵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