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社会平均工资(总收入)是65000元/年,请问:那浙江省的公务员事业编的年收入也与这个差不多吗?还有住房公积金和补充养老金这个应该算
博士研究生谈分享江苏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公务员的工资都是参照平均工资标准来的,不存在高薪一说,国企央企的话有一些待遇好些,至于不断涨薪,那只是按年年头涨点级别档次而已,隔几年根据物价变动和社会平均收入调整一下工资,涨幅现在也不大,平均下来5%到7%左右吧。胜在稳定,高是高不上去的,连提高现有生活水平都达不到,也就是维持现状的水平。保证温饱没问题,想过多舒坦的日子得看上一代给你积累的财富了,单纯靠自己工资,也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程度,这个有余还非常有限。你要是想靠自己本事多挣钱,公务员肯定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收入跟你的劳动付出是不存在明确的关联的,影响你工资的因素就是工龄和职务职级,而这些不是你靠单纯劳动付出就能大幅改变提升的。
#头条创作挑战赛#与其天天讨论怎么把公务员工资扣下去,不如多想想怎么把地方经济搞上去。
2022年民营企业500强名单出来了。
分布量前五名是浙江、江苏、广东、山东、河北。
我们谈谈前三名,这三个地方可以说是全国公务员工资高的几个地方,却恰恰是本地人不怎么爱考公务员的地方(与其他地方相比)。
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居民收入就高,国内打工潮基本上就是进了珠三角和长三角。
去掉五百强,浙江、江苏、福建、广东这些地方,还有着大量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他们抱团发展,牢牢占据着某些很细分的行业,闷头发大财。
同时,当地政府也是为外来人和企业提供各种服务,比如浙里办,秒杀北方大多数省份的政务服务系统。
疫情刚放开,浙江江苏政府带队就飞往全球各地抢生意。
你觉得很高的公务员收入,在当地人看来,可能就是个中等收入水平,人家生意好的时候,一年顶公务员多少年。
对于当地政府来说,打造好的营商环境,把当地经济搞上去了,居民有钱了,就有消费了,地方财政有钱了,公务员的收入自然就高了,这是个良性循环。大家干活都有干劲,何愁经济起不来?
民营企业才是解决就业的大水池,民营企业发展的好,考公热自然就降下去了。
疫情之前经济环境还不错的时候,没见过像现在这样拼了命往体制里挤的。那时候卖房子的一年挣得比当地公务员多,没有谁说体制怎么好怎么好,IT大厂一年随便挣挣几十万的时候,都觉得公务员挣得少,都想着出去挣钱,挣大钱,觉得天下就是自己的。经济不好了,就想着体制稳定了,羡慕人家工资高了。个人选择问题,眼红什么呢?
所以说呢,疫情放开了,一方面,政府要多出台政策,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把大家的收入都拉上去。尤其是北方,少搞点官本位,多为人民为民营经济服务。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自己争点气,想办法提高含金量,把技术搞上去,抗风险能力提高点。去跟那些世界大厂去掰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