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朋友在上海普陀区,一个月了就下楼三天。其他时间都被封在家里面,听说上次解封了半个小时,可以到楼下透透气,结果我朋友还睡过头了,错过了放风的时间[捂脸]。在这期间一共接到了一次捐赠的蔬菜包,有胡萝卜和卷心菜。其他都是自备物资,现在也面临食物告急的难题。
虽然作为一个外地人,好在单位比较给力,工资照发。
这是一个在上海的外地人的真实情况。
网上关于上海的情况,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很多的消息像是智商题,又像是悬疑剧。
一会买到捐赠的蔬菜包,一会又出来辟谣,随后是道歉说是发错了。
很多的视频说捐赠的蔬菜都烂掉了,人手不够,所以分发不及时。
也有很多的视频反应货车司机被困,整车的蔬菜无人接收,土豆都发芽了。
我们一直在暗示自己“不信谣不传谣”,可是我们并不能分辨什么才是真正的“谣言”。
真真假假的信息里面不乏一些敌对势力借助自媒体的海洋往里面撒毒药。这就是典型的智商问题。
可是有些上海的本地人也要收起那可怜的傲慢和偏见,全国人民是去援助你们的,不是去伺候你们的。收起旧社会的那一套做派,好好做个人吧。
关于援助的新鲜蔬菜得不到及时分发的问题吗,我就想问一下上海的某些团购是怎样运作的,为什么可以买到新鲜高价的蔬菜?他们是怎么配送的?
看过一个电视讲的是卖古董的,一对瓶子卖8万,打碎了一只,另一只就可以卖30万。那么这次上海的疫情有没有人借助疫情大搞“囤积居奇”呢?
很多人说这次疫情最不受影响的几类人:退休的人员、国企上班的人员、有编制的事业单位员工和公务员。
其实想想公务员在这次疫情中还不是冲在第一线,换做是我们,可能没有这个勇气。
这次上海生活物资涨价是资本的不甘心失败的一次有力反击。虽然有疫情的掩护,但也显示了资本的力量和罪恶。
工不如商,商不如囤,囤不如投机。
以前好像有个“投机倒把”的罪名,现在看来也不过时!
1200万!客户把他上海普陀中远两湾城一套165平的房子卖了,然后也辞去了上海的稳定工作,带着老婆孩子来到苏州花了500万在市区买了一套200平的小洋房带院子 首先您在上海能有套165平价值一千二百万的房子!别说十年前买的,十年前也要四百万,十年年你月工资五千元确定买的起四百万的房?房价二十年前也是高的,一朋友女儿二十年前到北京打拼,月工资三千左右,父母都是省会公务员拼凑了二十多万给她在北京买了百平左右的房子,总价五十多万。当时父母月工资一千多点,就这二十多万也借了不少。想说的是不管什么时候普通人想买房都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