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写赞歌报道的格式,看来博主是报社的人!
新华社新华社官方账号本桓高速项目施工忙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体制内太好混了,
写文章报道只要格式不出错,没有错别字基本上可算是文字功底深厚了。
在单位会来点事,又懂得把握分寸基本上就是协调能力强。
在单位只要你不推诿扯皮基本上就是有担当了。
在单位只要做事不拖拉基本上就可被认为是雷厉风行了。
在单位只要干好本职工作,干成几件上级交待的事,基本就是成绩卓著。
按照这些标准,只要你努点力,基本上前程似锦,待遇丰厚。
这些年轻人对考公考编趋之若鹜就是因为这。
关于2022级卫岗校区新生入学报到的通知
2022级卫岗校区新生:
您们好!热烈欢迎各位选择南京农业大学,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报到通知摘要如下:
1、新生凭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录取通知书、准考证(或考生留存的回执单)报到。
2、专升本新生①专科证书原件及复印件②教育部学历平台<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③应届专科毕业生凭成人高考报名时由省考试院审核同意的<应届专科毕业生报考专升本的证明>原件报到。
3、第二学历新生凭原学历原件及复印件,教育部学历平台<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报到。
4、报到注册时间:2022年01月15日(本次报到仅进行注册资格审核、复核交费情况、在校学习期间注意事项、通知下次面授上课时间等事务,本次不安排面授课程,可当日往返),新生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到校注册,须在2022年01月14日前出具书面材料并向学校请假(格式下载: 请假条格式-欢迎访问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系电话:025-84395502,经学校同意后有效,否则将注销学籍。
5、01月14日前按要求完成网上平台交费(报到时不接受现金交费),在线缴费流程见下方附件;完成学习平台的登录测试,学习平台使用手册见学院网址:学习平台使用手册-欢迎访问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咨询电话025-84395131。
6、联系方式: 录取咨询025-84396437、025-84395300。
教学咨询025-84395502、025-84395109。
7、报到地点: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南京市卫岗童卫路5号8号楼)。
8、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址:欢迎访问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9、乘车线路:南京火车站乘36路卫岗站下;地铁二号线下马坊站下;南京农业大学(老二号门)对面(卫岗童卫路5号8号楼)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四川小组事务/新人报道专贴
[鼓掌][鼓掌]亲爱的小伙伴们中午好!此贴为新人报道专贴。新人在此贴下跟贴就好,不用刻意发贴,我们都知道你来了。
发帖格式:正能量内容文案+原创图片/原创视频。非原创图片视频,需得到原作者授权。
[灵光一闪]无规矩不成方圆,小组也有小组的规定。对于发广告者不欢迎,发文图片需原创,非原创图片需得到原作者授权。对于楼中楼夹带私货广告引流,删除处理。
#我在头条搞创作#
[V5]首次违规者,警告+移除内容,再次违规永久踢出小组。
[奋斗]定期清理不发贴,不互动成员,谢谢配合。祝大家头条愉快!小组愉快!生活愉快!
[鼓掌][鼓掌]提前祝小朋友们,国际六一儿童节快乐!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六一就是要快乐呀#
[作揖]感谢四川南充万福小学,四川南充凌云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带来的精彩演出。感谢班主任及家长们提供拍摄供原图。[惊喜]
跨省通勤白名单的流程大致知道了。
因为本人需要经常沪昆通勤,所以也比较关心这个事,身边有几位同事已经妥妥的大红字了,体验了一把老赖限制消费的感觉,本人也一直瑟瑟发抖。
现在终于有点眉目了,大致流程如下:
首先申请窗口是居住所在地的居委,今天早上各居委应该已经接到通知了。
需要的材料有身份证,单位证明,和一张申请表。
单位证明没有固定格式,但信息需要有姓名,身份证号,通勤地点,不需要家庭住址,只需要证明你是该公司员工,需要跨省通勤即可,然后公司盖章,完事。
申请表,每个区有自己的格式,有的比较麻烦,还需要公司敲章,有的比较简单,只是填一下信息,所以申请表具体还要找自家居委要。
然后居委会帮你统一报到街道,街道再一层层往上报,所以具体多久生效,现在尚不可知。
有新的情况,随时更新。#我要上微头条# #上海头条#
您关心自己所在城市有哪些官版新闻吗?
实话实说,我真的做不到。
为什么呢?因为看它都不如看朋友圈里的真实。
朋友圈里的新闻,都是老百姓身边发生的,都是直接能看得到,体会得到的。
而官版的新闻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空”。啰啰嗦嗦一大堆,这个指示那个讲话,各种名词一大堆,美其名曰发展战略,具体内容没几个甚至没有。
啥叫新闻?新发生的,亲见的。
理论就是理论,它不是新闻。
有一种可以直观到的改变,如今的大新闻都变得实实在在了,都有具体内容了。可小地方,却还是几十年代的那种新闻格式,
比如事故报道,在某些地方能写成表扬稿。救援过程匆匆几笔,领导赶赴现场,亲自指挥,十分关心。
我就服了,亲自指挥?他有专业救援人员专业吗?
再比如地方发展,一个三五十万的小城市,那战略思维和眼光,不知道还以为执掌着半个地球的经济呢。
我不爱看本地官版新闻,因为它每年说过的话,每年都会再说一遍。
而你的现实生活,感觉不到一丝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