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代码时一再强调要写注释写文档,但实际工作中还是有人啥都不写呢?
现在逐渐明白了,这就是在自我保护提高饭碗含铁率,程序员不像公务员一样稳定,把文档注释写好了老板转头找你替了你。
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代码写成谁也改不了谁也看不懂的样子,老板你要么就开了我从新找人从头干,要么就让我好好干给我涨工资,你看着办!
我,java程序员,今年27,工资8k,坐标郑州,水平一般,定个中级水平吧。
想考编(公务员,事业单位)。因为看不惯私企的各种pua。
现在遇到的问题是,要不要辞职备考?各种情况我大致分析如下:
在职备考,目前的现状就是在职备考,我已经参加过几场考试了,但是成绩都不理想。因为自己平时晚上下班回来基本上没有什么时间,只有周六周日有时间,但会被其他事浪费一些时间。在职备考的好处就是,在职,意味着就算考不上,起码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也不会有经济压力。但往往会抱着这样的心态,天天这样浑浑噩噩。一年一年又一年,最后自己都会怀疑自己,自己是不是太笨了,不适合考编,随着年龄增长,脑力也跟不上,慢慢地,自己都会放弃。
辞职备考,最优先考虑的就是经济压力,如果辞职后疯狂备考一年,这一年的生活费倒是可以承担。如果这一年有收获,上岸了,皆大欢喜。如果考不上,白白浪费这一年时间不说,这一年如果上班也有不少收入。而且还得考虑,一年后自己再去找工作,是不是技术会脱节,别说一年不写代码,两个月不写,都会生疏。总觉得太冒险,有种孤注一掷,梭哈的感觉。当然为什么会有辞职这种想法,就是因为在职备考中存在的各种弊端,为了能够尽快上岸,才会有辞职的想法,不想再一拖再拖,正所谓不破不立,有舍才有得,如果一直是在职备考状态,也许一辈子也考不上。
其实考编不是说考上了就实现阶层的跨越,而是想换个圈子生活,如果想做一件事,就去做,不能因为当下就委屈求全,那么就会一直委屈求全,这样会陷入无尽的循环。读过一个故事,一位出租车司机,想要去换一个其他的工作,但是这个工作需要通过一定的资格类的考试,由于房贷车贷和家庭的压力,他也就只能拼命的工作,于是越工作就越没有时间去学习,最后在无尽的工作中被淹没。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大抵说得也是类似的逻辑吧。
#辞职# #考编# #辞职考编#
小镇做题家就一定有好工作,有好的前途么?
感觉温铁军想表达的意思是:寒门难出贵子,小镇做题家又怎样?但是他把这个原因完全归结为教育问题就有失偏颇了。实际上还是分配问题,分配合理了,小镇做题家才会努力有所得。即便你成了某一个小地方里面最优秀的分子,你可能也很难改变阶层现状。
现在有多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在送外卖和开网约车,每年有多少研究生和博士去竞争一个公考名额,研究生和博士不应该是精英教育么?一直觉得外卖小哥中有各种能人和各专业人才本身就是一件很神奇和应该的事情。搞金融的、写代码的、开挖掘机的、工程师、制造业产业工人去送外卖,是不是人才浪费不好说,但是至少没有人尽其用。
在中学分流职业教育,是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前景,但是单纯加强职业教育,也只能解决一半问题,真正的人尽其用,才能化解阶级固化和阶级跃升壁垒。
资源分配合理公平了,自然会增强青年创业的积极性、大多数人的消费积极性,增加流动性,自然就没有什么佛系、躺平、低欲望了。客观而言,正是因为这些年来的各行业的科学适度的内卷,才促进了我们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