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招聘有一条要求是必须三年内放弃考公考编的机会,签协议。他们一听大部分都走了,可是入编每年四万的工资,五十比一的机会。一年一年的考。
1、3年的疫情和经济不景气下,越来越多的人对铁饭碗的向往和热情开始上升,一些因疫情失业大龄青年加入考公考编大军,孕妇去考试、没有超过35岁的大龄青年去考公考编的越来越多;以前的农村普通家庭会炫耀谁孩子更富,现在炫孩子考上公务员。另外,农村普通家庭也不像以前那样信奉“读书无用论”,也希望子女有铁饭碗,但考编考公成功的非常少。
2、“蹲考族”已成为庞大群体。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如果难以融入城市的生活,回到家乡后不工作,待业考研考编考公的越来越多,包括一些家境不好的大学生。因为受疫情持续影响“家里蹲”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3、因为“蹲考族”的存在,县城里都产生了专门针对考研考公的自习室、寄宿制职教机构,而且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生意火爆,节假日时很多人在里面学习备考。
4、学手艺、进厂打螺丝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送快递、送外卖、开网约车、拉货送货,各种进行“灵活就业”的农村青年越来越多。同时,“啃老”现象多了起来。
5、农村人气越来越不旺,留守、残障、老年人口多,由于去年相关政策,老年人又减少了一些。春节返乡会使农村人气有短暂的飙升,返乡大军返城后,农村更加安静。
6、各种同事群里、家人群里、朋友群里,发微信红包明显少了,发的金额也少了;不少在体制内上班的人也不想以前那样大手笔了,开始节省开支,给亲戚孩子发红包也只是意思一下。
7、晚婚晚育的越来越多。一方面各种“剩男”、“剩女”多起来,二十八九甚至三十以上没结婚的多了起来,有些剩女因为年龄很大难以找到合适的,决定不打算结婚;结婚的年轻人想生生不了,不孕不育的人数也明显上升。
8、实体经济越来越难干,从事灰色经济的人数在增加。
9、老人、小孩全面玩快手、抖音,特别是快手在农村地区异常火爆。且不说年轻人,大量中老年人(很多甚至不识字)都是抖音、快手用户。男女老少每天刷短视频时间最起码一个多小时,睡前刷、醒了又刷。尤其是很多老人,无时无刻不抖音,声音开到和电视一样大,还有的在快手、抖音直播买很多不值钱的、便宜的生活用品。
10、县城的电商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不错,主要是社区电商、农村电商和物流,吸纳了不少就业,普通员工平均工资三四千,有些岗位多劳多得,拿到五六千的也不少,这个水平在县城已经相当不错,菜鸟驿站在农村地区越来越普及。
11、农村淘宝、拼多多用户越来越多,网购年货成为潮流;很多特色农产品借助电商拓展市场、扩大销量;乡村物流令人印象深刻,各类快递都能送到村里,甚至有些快递直接送到农户家里。
12、大部分90后,尤其是00后非常沉默和佛系,不愿意跟你谈个人现状、谈未来、谈规划,打过招呼、吃完饭就进自己的房间,不是玩游戏就是刷短视频,懒得跟人寒暄、聊天,讨厌走亲戚。
13、父辈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漠,好少主动给对方打电话联络感情,有些亲戚因为金钱借贷或利益分配等产生纠纷,亲戚之间甚至成了仇人,在父辈们的影响下,子代兄弟姐妹之间越来越生疏,即便过年坐在一起也很少交流。
14、00后有着非同一般的冷静和老实,大家就想打打游戏,阶层有差异,游戏里没有。在“爱和性”上,全方位选择退缩。很多孩子会告诉你,游戏更好玩。他们都安安静静地一人一部手机各自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的脸上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淡然:我知道这世界了,我接受这世界了。
15、与他们的父辈相比,00后在面对迅速变化的世界时,那种刺激、兴奋、迷茫、焦虑、欲望掺杂在一起的复杂情绪没有了。因为他们已经明白和接受,既然很多事情无法改变,不如安静接受。
16、农村闲置空置的房子越来越多,因为长期没人居中导致院子杂草丛生,有些杂草长得甚至达到房屋的高度,即便白天走到那些长期无人居住的房屋给人一种瘆人的感觉;同时城里富人想方设法购买离城市比较近的农村房屋,修建二层小洋楼或别墅什么的。
17、城市郊区的拆迁安置楼房成为不少农村年轻人进城购买楼房的最佳选择,有些因为价格因素可以全款买房,虽然住的不是商品房,但好歹也成为了城里人。
18、距离城市不远的大型乡镇露天市场成为城里人的最爱,周末或节假日时间开着车进农村逛大集成为城里人的常态,城里人疯狂采购蔬菜、水果、肉类等各种农副产品。借着网络的力量,部分农村乡镇大集成为“网红”,越来越多的城里人特意来此打卡、吃喝玩乐和各种买买买。
19、自己没有田地可种,因为已经被大户承包,只能给承包大户打工。从事田间劳作的人年龄偏大,大多数是50~60甚至70岁的老人,极少有年轻人干农活种地。农村机械化程度提高,各种先进的农机农具多了起来。
#裸辞之后,在家待业的你有没有崩溃过#
年轻倒也还行,裸辞后在家备考公务员,因为口罩原因推迟考试,在家大概呆了10个月,可惜最后没考上。没有压力可能感觉就像是多读了一年书吧[流泪][流泪][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