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城事#春节刚过,央视、新华网争相报道了江苏昆山在2022年取得的首个!
据昆山发布报道,2022年,江苏昆山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06.7亿元,如果按不变价格计算,那么昆山2022年GDP比2021年增长了1.8%,而这让昆山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
详细点的成绩单就是2022年,昆山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0810.9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6.32亿元,还有就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8.11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6900.2亿元。
当然,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三年是新冠疫情,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可想而知,可昆山硬是扛住了,在这三年中,让GDP增长了1000亿。
昆山近几年的GDP是这样的,昆山在2014年突破3000亿元。
2019年昆山的GDP超4000亿元。
更牛的是今年昆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2023年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如果每年这样增长,那么意味着2026年后昆山的GDP可能达到6000亿元以上。
从江苏昆山政务人员打人一案想到的——
政务窗口工作人员扇市民耳光?官方回应:停职反省
办事难,难办事。门难进,脸难看。
政府职能转变好多年了,优化营商环境也好多年了,不得不承认政府的工作态度,服务态度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以上问题已有了巨大的改观。但我们还是在媒体上时不时能看到“半跪式窗口”,“斩尽杀绝式”的呼号,“层层加码式”工作方式。
但这些问题不能仅仅从媒体的报道去理解,更应该深入到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是我们究竟需要怎样高效的服务。政府要提高行政效率,老百姓办事要减少办理次数,精简办事资料,政务大厅人满为患也是不争的事实,工作人员压力大,有些事不能立即达到办事人员的满意也是常有的,正是这种情况才要不断的改革,将许多事项线下办改为线上办,由原来的不同部门分散办理改为政务大厅办理,由许多需要提供的资料改为部门共享,也正因为这样,政务大厅前台工作人员主要做一些流程性的工作,事项实质能不能办他们其实只做形式审查,对办理事项起不了决定作用,也就容易出现形式审查不合格无法办理业务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精简工作流程,减少资料报送,行政办事人员应该不断的学习、培训,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从普通老百姓办事的角度思考。行政事项面对整个社会,纷繁复杂,不是所有事项都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无法办理并不一定就是工作人员故意刁难。本事件我们从报道内容看事情经过,办事人员将手中材料仍到行政工作人员脸上,工作人员动手一巴掌。首先我们肯定的是行政人员打人是不对的,停职反省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群众就有理由把材料扔到行政人员脸上吗?从报道看行政人员他还是一个临聘人员(注意:政务大厅临聘人员是大多数,应该不需要怀疑。)难道他不也是一个无辜的群众吗?谁是谁非,设身处地的想,也不该把责任全推给行政人员。
所以我在思索,在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是不是缺少了一些宽容与理解,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办事群众来说,您的宽容就是对改革者最大的鼓励,事办不了有上级,有申诉,有法院,有检察院,为什么选择最差的一种解决方式呢?对行政工作人员来说,群众委屈了你,你怎么能粗暴的用巴掌解决问题呢?自古以来巴掌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形成最终结局的根源是不是一个需要更加反思的问题。
就差临门一脚!报到上午因疫情防控紧急通知活动延期,整个工作团队做核酸回北京。今天刚好是感恩节,感谢主办单位、昆山市政府及从各地赶至昆山、台北参加活动的领导嘉宾同学们!我们已做好全部准备,昆山下次见!
#政务窗口员工扇市民耳光被停职#政务窗口工作人员扇市民耳光,在我看来应该是20年前至少是10年前才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如今的政务窗口(除公安),更多的是工作人员被动挨骂、挨打,哪里还敢主动殴打办事的老百姓?
初看该话题,我的第一反应又是哪个经济落后地区的政务窗口?因为政务窗口的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政务窗口办事效率低,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你还能指望该地能善待投资人?
点开话题真是令人大跌眼镜,该事件竟然发生在营商环境处于“全国靠前”之靠前位置的江苏省昆山市。
厦门时报-新黄河报道,视频显示,事发22日,窗口一名男性员工先是拿起疑似纸张物品拍在办业务市民面前,随即双方发生争吵。办业务的市民被男性工作人员扇了一个耳光。23日,记者从昆山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事情发生后已进行调解,双方均已谅解,涉事员工系临时外聘人员,已让其停职反省。
按理说,作为长期霸占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区)市榜首的昆山市,窗口外聘人员的收入应该不会低,他们应该非常珍惜自己的岗位,即使遇到“刺头”来办事,也不大可能发生冲突啊。即使一些事情因为制度规定办不了导致对方胡搅蛮缠,那也应该是耐心解释,解释不通就赶紧向带班人员汇报,由领导出面解释、处理,而不是自己“硬钢”。
这名已经停职反省的外聘人员,应该被调离政务窗口,否则随后还不定会弄出什么“幺蛾子”来。当然,对于某些人而言,“调离政务窗口”简直就是一种奖励。笔者曾长期在政务窗口工作,了解窗口工作人员的酸甜苦辣,了解窗口工作人员面临的压力。但如果此人不被调离,万一再出事又如何是好?
作为外聘人员,这个耳光扇出去,极有可能弄丢了自己的“饭碗”。
#苏州头条##昆山# #天气# #高考#
苏州(含昆山)5月28日最新发布!
务必关注!涉及3件大事!
苏州昆山疫情管理、天气重大变化及高考考点安排!
-
1、苏州市外有计划来返昆山的,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2、天气预报最新报道,大雨已在路上,今晚就到!大家要注意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应对。
3、苏州2022高考考点已安排,昆山有5个点。
#苏州头条##昆山#
苏州昆山全新公立高中有变!
涉及开发区、千灯、锦溪、张浦4地!
①蓬朗高级中学:
地址位于昆山开发区景王路南侧、富春江路西侧。工期为700天,预计刚好赶上2024年9月开学!
根据官方规划,办学规模16轨48班
按照一班50人来算,投用后能增加2400个学位!
②亭林高级中学:
项目位于千灯镇淞南路北侧,桑园路东侧,用地面积约120亩,办学规模16轨48班。
③锦溪高级中学:
项目位于锦溪镇锦商路西侧、锦富路东侧、长寿路南侧、环湖北路北侧,占地面积约166.7亩,总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规划设置为16轨48班。全面建成后将提供学位2400个。2023年6月30日前可全面竣工,9月1日便能开门迎接新生报到。工期243天,该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昆山南部片区普高教育资源空白。
④张浦高中:
根据最新草案,张浦高中或调整到
江丰路北侧,江东北路西侧!
希望规划早日落地!
江苏昆山,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掌掴市民被停职!涉事单位回应:系临时外聘人员!
据天目新闻报道,11月22日,江苏昆山一段不动产中心工作人员在柜台内扇办事市民耳光的视频被大量转发。
据媒体核实,事发地为江苏昆山房地产交易管理中心2楼。11月23日,昆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当时双方发生了口角,目前双方经过调解已和解,涉事工作人员已被停职。
对此,小编想问:
第一,打人之后,是不是只要两个人愿意和解,就万事大吉了。
第二,窗口单位不仅代表所属单位形象,更代表当地ZF的整体形象,身着工装,佩戴工牌,一言不合,伸手就打,仅停职就算了事了吗。
第三,临时工与正式工行使着一样的责任和义务,所谓临时工不应成为万能的遮X布,更不能成为回应失误时的理由,甚至成为某些人的“背锅侠”和“挡箭牌”。所以,涉事人员到底是不是临时工,还希望纪检部门能介入调查。#媒体人周刊#
我真是觉得妇科就不应该有男医生,我说这话肯定有很多人反对,说妇产科男医生眼里没有男女,只有病人。但是这毕竟是性别不一样,女病人确实挺尴尬,还有时间长了,我觉得男医生,也是有心理问题。
今天昆山就报道一起这样的事件,说一位妇科男医生,把女病人看病时的隐私处,发到网上,并配了自己裸露上身的图片。配文,上班的时候严肃认真,下班的时候放荡不羁。现在公安部门已经介入,这名男医生可能触犯了法律。这是玩大了。[捂脸][捂脸]
#上海地铁不再查核酸,但昆山仍需48小时内核酸#
据财联社报道,根据上海疫情防控最新工作要求,12月5日首班车起,乘坐上海轨道交通,取消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
乘客进站仍须体温正常,随申码为绿码,扫描“场所码”,配合测量体温,全程佩戴口罩,加强自我防护和健康管理。
但是,11号线昆山段3站仍须持本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进、出站跨省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