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体制内的薪水和待遇,也是满肚子心酸。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记得有一次5%的人可以破格加薪,竞争者不甘落后,没有放弃的,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为了入围5%的破格,斗争异常激烈。真正能够到手也就是6、7元的幅度。现在回头看简直就是个笑话。财务科有位女前辈没有入围破格,在办公大楼下号啕大哭整整一下午,伤心欲绝。没有人安慰和劝说,仿佛都与己无关似的。我见到这个情形,当初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很是寒心。
因为破格的矛盾实在太大,后来划线为参加工作的年份,按工龄计算。又有一批人开始暗箱操作,修改工龄,连在农村村里做会计的、养猪的、代课的时间都算上工龄,目的只有一个,进入加薪的队伍。
再后来,加薪政策按照学历和工龄划线,从此以后,伪造的学历,虚假的学历,买卖的学历,正在函授的学历比比皆是,一夜醒来大专学历不值钱了,都是本科文凭了。
这就是体制内的生存状态。有关人事部门不把关吗?他们也是领导手下的看门人,领导不点头,他有这个胆?
少数人加薪这条路不好走,后来在职位提升上开辟新思维。工作满多少年可以提职级和职务,享受同等待遇。按照这个思路,后来职务职位价值普遍化。什么职位职务啊,都是为了加薪的目的。现在不管是乡村还是小镇,不管是市里还是省里,副科级的,正科级的 ,副处级的是不是普及化?意义就在加薪。
在体制内谋生,必须削尖脑袋往前冲,没有这个能量,千万要心胸开阔。
公务员非常辛苦
看他们一块钱的午餐
简简单单没有大鱼大肉
看着非常心酸
乡镇公务猿上岸后怎么样?不少人抱怨乡镇工作多如牛毛,上面千头万线,各种指导各种考核,对下还要深入基层解决各种纠纷各种繁琐的事情真的千头万绪干到秃头,在基层有说不尽的辛酸 ,刚刚看到一个帖子,说考上乡镇的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因为自己的能力卷不懂市机关,只能退一步选择乡镇。
乡镇好考?这话说的真容易,乡镇三不限出大神,分比市县级限专业的分高出的多,没结婚的不要考乡镇,找不到对象。
#狂飙# 张颂文的每个经纪人都嫌他不够乐观,他却说“尽人事听天命”,“努力不一定能改变一切,因为我试过……”这些话听起来好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