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7年9月由县直事业单位调任乡镇事业管理岗任实职副科的。在这个岗位干了五年多,由驻村干部到副片长、片长,又先后分管了农业林业,招商引资,扶贫救灾等工作。
一直到2012年12月,通过人大选举转任公务员实职副科岗。当时对公务员没有什么具体概念,组织既然这样安排那就上呗。
2016年之前,乡镇的工作还是很充实的。每天都要到村入户,修路架桥,招商引资,农田整治,人蓄饮水等等工作,解决的都是老百姓关心的具体事务。但后来乡镇的工作性质好像变了。县上的每个业务部门几乎每天都会给乡镇下派工作,然后就是每天不停的填报表册,不停的配合检查。2018年的时候我所管的几个村子每个村的打字复印费用都超过了五万。乡镇干部村干部苦不堪言,每天都在埋头填表,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村子里的具体事务。
2016年乡镇换届,领导找我谈话。两个选择,继续实职副科,进步的幅度不大。还有一个就是非领导职务正科,主任科员。我选择了主任科员。到2018年公务员法修订之后转任成了二级主任科员至今。
老实说,体制内的人大多图的是安稳。其实乡镇工作繁杂而且压力又大,还是蛮辛苦的。但我觉得乡镇干部的底线还是要有的,就是两个字:为民。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念,一心只按上面的意思工作,也许迎合了领导意思升迁提拔会快一些,但终究是背离了初心和使命的。
本来不在领导岗位了,很多事情可以选择放下了。但工作习惯又让我闲不住,主动挑起了一些工作。碰到熟人说起,都说我傻,这把年龄了还在卖命工作。我只有苦笑。
也许这就是围城吧,城里人和城外人的想法多少还是有些区别的。
今年初七上班,领导找我谈话,意思是让我放下一部分分管工作给实职副职。我欣然接受。既然自己选择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就要有这个自觉。领导的安排无可厚非。
体制内工作二十六年,挨过打挨过骂,也被送过锦旗被拥护过,得失不说,现在回过头想想还是给群众办过不少好事的。村子里路通了水有了,产业搞起来了农民不再穷了,很欣慰。
希望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强,希望人民日子过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