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找工作#
一位粉丝多次求职后的一点小小经验
研究生毕业离开南华附一后我回到了家乡的医院上班。虽然过得不尽如人意,但也至少有所收获。疫情过后的招聘也即将到来,浅浅总结几点地市级医院的应聘经验给后来人,能少踩一些坑。
1.临床基础。多数地市级医院招聘,主要还是考察临床能力。比如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诊疗思维等。是驴子是马,出来遛遛就一清二楚。大家只有多在临床实践干活才能慢慢领会其中门道,尤其是常见疾病的诊疗操作需要熟记于心,所以平时的积累很重要。
2.科研能力。不同的医院不同的科室的科研的要求都不一样。有些科室如肿瘤、神内等对科研的要求比较高,有些则基本没啥要求,仅仅是一个加分项。但科研对于一名临床医生的晋升而言还是不可或缺的,至少在现在以及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变动。所以空闲时间还是要关注下自己科室的前沿进展,多看些论文和指南,时刻让自己不落后于时代。
3.关于试工。很多地市级医院会有试工环节,而我由于疫情期间刚好躲避了这些,所以经验不足。但试工是一个双方互相了解的过程,有时间的话还是可以去试试,提前了解下薪酬、工作流程等方方面面,看自己能否适应。
4.医院选择。其实大医院和小医院各有各的优劣。大医院工资福利好,平台高,对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深造能有一定的助力。而本人选择的是家边的小医院,工资水平很一般,也面临着不少烦心事,但至少能顾得上家。这次疫情爆发后相当一部分外地工作的同仁都只能看着家人感染后病情加重而鞭长莫及,而在家人身边的话至少能亲身照顾得到。往后疫情很可能还会反复,那时经历过感染打击的人们更加难以扛过去,所以至少让自己不留遗憾吧。
5.科室选择。很多找工作的时候大家会发现我想报的科室已经人满为患了,但一些冷门科室如急诊、ICU等科室却门可罗雀,很需要招人,不少考官会提出让你转科的要求。这时候还是要仔细考量下,自己是否一定要进这个医院。进入科室后再次调整岗位不是不可能,但是十分困难。一定要再三考量后做出自己最好的选择。
6.面试技巧。其实面试这里面水有点深。1)有些医院会有地域保护或者职工子弟的优待,会出现“萝卜坑”,不要因为一次两次的面试被拒就对自己的实力产生质疑;2)很多医院其实是想招一些能长期稳定在医院里工作的人,这样能减少相互磨合的时间。所以至少给考官们一个你一定会留下来的理由,比如说:我长期住在周边,没有买房压力等;我的男/女朋友或者未婚夫/妻在医院上班的,需要同在一个医院工作等;3)面试时选一套正式的服装,至少代表自己对这份工作的重视;4)面试对答不用太紧张,如果求职成功了大家就都是同事,不用太拘谨。
7.其他职业。其实有不少医学生都踏上了其他的职业之路,比如公务员,教师,经商等等。毕竟要放弃自己多年所学的东西很难,之后他们过得好与不好也无法做出评判,只能祝他们前途似锦。但医生这行业本就不轻松,如果感觉自己无法承担的话尽早做出选择。不少医院都有因承担不了压力而结束生命的人,一定不要让自己走上那条路。
#事业编笔试第1落选 女子质疑面试官#萝卜岗 拔出萝卜 带出泥
说得很对,不管它是什么样的岗位,只要你在笔试面试能战胜对手,你就会被罗卜岗录取的!
快过年了,真不想打击你,但实话实说庆祝还是太早了。笔试第一就稳了还要面试和体检干嘛?当然,如果这么做是想给“考官”施加压力的话,这个方法有点小儿科了。挖坑的绝对不会在乎萝卜的感受的。
强烈建议面试前置,面试入围后参加统一考试,再通过考试成绩排名和考生志愿直接录取!面试不仅容易产生腐败,同样也是一种对人才的不公。
不要过度关注荣貌和巧言令色的人了。如果要考某方面的看法,如果有标准答案,还是直接在笔试中考,如果没有标准答案,应急反映和真才实学之间没什么关系。
一个萝卜招聘,岗位只要花钱买,几万几十万都会有人买,这里十分容易形成腐败。
强烈建议取消考后面试环节,把优秀的人先选出来,这对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百利而无一害!
没有萝卜没有坑,干嘛要放弃啊,这孩子太善良?让国家大剧院把面试过程都公布出来,看看到底有没有猫腻?
这么多年,国内太多的萝卜坑事件了,这类事情,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回事,不过这种明目张胆的干,而且理直气壮的数不胜数。
前段时间被约去南宁中燃面试,定的中午2点。到那一看,共约了11个人一起来,先是填表,然后将我们扔在一个小会议室里等。结果从2点等到了3点40多,领导还在面试第一个人,而面试的不是我们在等的11人。后面我们这11人,每个人都是几分钟给打发走了。后来才醒过来,我们这11人是被人拉来当群众演员了,而且是补镜头的,连主角的影子都没见到。#国企萝卜招聘何时止?#
年薪从30万降到10万,深圳教师待遇下降,报考人数暴跌90%以上。原本平均有500人竞聘,现在平均只有28人竞聘。有些工作,只有一个人应聘,一萝卜一杭,这变化太大了。
几年前,深圳的小学教师年薪高达30万元,各种福利待遇应有尽有。这导致清华、北大的博士毕业生纷纷报名,甚至回国博士生,造成千挑万选的局面。
原因很简单,工资降了,现在年薪降到10万左右。
深圳教师降薪10万?
今日头条最有趣的新闻莫过于深圳教师降薪10万元。那么,真相是什么?
据我了解,真实情况是这样的:整体收入下降,平均收入可能下降6万到10万元,但下降的不是月薪,而是年终业绩下降。
下降后,一部分作为年终奖发放,一部分每月发放,整体还是会出现减持。
由此可见,所谓的降薪6万到10万,就是大幅降低绩效工资。
当然,所谓的绩效工资本身就是弹性的,不能增减。
绩效不好或者经济吃紧的时候,绩效工资下调是正常的。
你怎么认为?
虽不绝对,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delsummer:全国各地上下都一样,还是实行萝卜招聘,拼的是关系和礼物。真实案例三选一,笔试选拔了3人,进行了公示。面试后,这3人都没入选,入围公示是别人。难道这3人的能力学历都不行,招聘的工作人员都没法回复应聘的3人。学子们,没关系金钱,别去报考热门岗位的事业编了。
不是周迅戴璐让我联想起一次竞聘,主官当场指责为何不投领导中意的人?
全国各地上下都一样,还是实行萝卜招聘,拼的是关系和礼物。真实案例三选一,笔试选拔了3人,进行了公示。面试后,这3人都没入选,入围公示是别人。难道这3人的能力学历都不行,招聘的工作人员都没法回复应聘的3人。学子们,没关系金钱,别去报考热门岗位的事业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