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4山东省公务员考试(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

糊说八道.全国就他一个人姓蔄这个吗、另些人都在用没事就他有事//@蟋蟀写作课:“我不要这个姓了。”2014年,40岁的山东男子怒气冲冲找到相关部门,强烈要求废除自己的姓氏,原因令人又好笑又心疼。

糊说八道.全国就他一个人姓蔄这个吗、另些人都在用没事就他有事//@蟋蟀写作课:“我不要这个姓了。”2014年,40岁的山东男子怒气冲冲找到相关部门,强烈要求废除自己的姓氏,原因令人又好笑又心疼。 这位山东男子名叫蔄清旭,就是因为这个蔄(念man,四声)的姓氏太过稀有,让他的生活非常不方便,平添了许多烦恼。 几年前,蔄清旭想要多挣点钱,工作之余想搞个第二职业,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网约车司机比较稳妥,反正自己的车很多时候空着也是空着。 于是他就在手机上注册了一个打车软件,哪料到他的账号却在最近一次官方筛查中,被封停了。 官方做出的解释是:蔄清旭冒用别人的身份,与本人信息不相符。蔄清旭真是有口难辩,不得不吃这种闷亏。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他注册时因为“蔄”姓太罕见了,电脑字库里根本没有,不知试了多少次,早上试晚上试,今天试明天再试,无论怎么试都通不过自动审核。

 为了这事,他心烦意乱,实在坐不住就在房间里踱来踱去。老婆都快被他晃晕了,感觉他从未有过这般焦躁和烦恼。 没奈何,他只好用了“苘”(念qing,三声)来替代自己的姓,自以为没有多大问题。谁晓得此举会让其账号被查封,第二职业的梦想成为泡影。 这件事让他想起了自己之前办的许多证件都用的是“苘”姓,如今实名制开始普及,看来这样是行不通的。思来想去,他觉得还是把所有的证件都改回自己的“蔄”姓。 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当时的电脑系统里没有简体的“蔄”字,所以他改用自己的姓氏之后更加麻烦,甚至有几次,去银行取钱汇款都要耽搁大半天的时间。 更为烦恼的是,他那时都已经40岁了,连结婚证都没有办下来。这个姓氏的事情没解决,他是吃饭饭不香,喝茶茶无味,夜里又寝不安席。所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事给落实了。

 他几经周折找到相关部门述说自己的情况,强烈要求废除自己的“蔄”姓。 然而工作人员表示很为难,因为平常来要求改名的倒是比较常见,可从未有人要求改姓的,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他们也做不了主,还要汇报、研究,让他回家等消息。 其实他这个“蔄”姓从构造上来看,部首草字头是“草民”的别称,而“蔄”字的下半部分的“门”和“口”,含义是隐藏在民间,而读作man,四声,有韬光养晦,谨慎行事的寓意。 这不是挺好的一个姓氏吗?可百家姓中却没有“蔄”姓,那么蔄氏族人的先祖是怎么来的呢? 《蔄氏家谱》里第一篇就有记载,“蔄”姓出现在明代。 后来,相关专家一起来研究这事,他们先后发现了宋朝的《广韵》、唐代的《唐韵》和三国时期的《埤仓》中都有相关记载,《埤仓》中就记着:“蔄,姓也”。 不过,专家们发现古籍中没有一本是东汉之前有记载蔄姓的,从而可判断蔄姓最早应在东汉出现,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时间了。

 所以专家推测,可能因当时老百姓不识字的居多,造出“蔄”字的应该就是有地位有学问的官宦人士,那么东汉末年诞生的《埤仓》里的蔄姓也应该就是皇宗贵族之人了。 原来,蔄姓还有这么深的渊源,一个姓氏代表其家族的历史,现在应该适应这个姓氏,所以专家们一致认为不能随便废除这个蔄姓。 可是除了蔄清旭,我国姓蔄的人还有2000多名,他们也跟蔄清旭一样,因为这个姓氏导致生活很不方便。 通过层层汇报,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这件事终于有了转机。 2019年,“蔄”字也跟其他字一样,被正式编入互联网中,身份证上的蔄字可以畅通无阻地用了,唯一要办的就是到派出所更改户籍上的字。 头痛的姓氏问题终于解决了,姓蔄的人无不欢欣鼓舞,以后再也不用碰上关于姓氏的麻烦事了,他们也可以和其他姓氏的人一样,过上正常的生活喽!

 作者:简单的鱼儿编辑:萌萌参考资料:中华网 《男子因姓氏过于稀有,40岁仍无法办理结婚证,无奈之下要求废除》2021年12月19日江苏龙网《蔄姓男子因姓氏过于稀有,40岁仍无法办理结婚证,无奈之下要求废除》2020年8月5日#头条创作挑战赛##人物#

有书共读《有书》官方账号

“我不要这个姓了。”2014年,40岁的山东男子怒气冲冲找到相关部门,强烈要求废除自己的姓氏,原因令人又好笑又心疼。 这位山东男子名叫蔄清旭,就是因为这个蔄(念man,四声)的姓氏太过稀有,让他的生活非常不方便,平添了许多烦恼。

 几年前,蔄清旭想要多挣点钱,工作之余想搞个第二职业,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网约车司机比较稳妥,反正自己的车很多时候空着也是空着。 于是他就在手机上注册了一个打车软件,哪料到他的账号却在最近一次官方筛查中,被封停了。 官方做出的解释是:蔄清旭冒用别人的身份,与本人信息不相符。蔄清旭真是有口难辩,不得不吃这种闷亏。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他注册时因为“蔄”姓太罕见了,电脑字库里根本没有,不知试了多少次,早上试晚上试,今天试明天再试,无论怎么试都通不过自动审核。 为了这事,他心烦意乱,实在坐不住就在房间里踱来踱去。老婆都快被他晃晕了,感觉他从未有过这般焦躁和烦恼。 没奈何,他只好用了“苘”(念qing,三声)来替代自己的姓,自以为没有多大问题。谁晓得此举会让其账号被查封,第二职业的梦想成为泡影。

 这件事让他想起了自己之前办的许多证件都用的是“苘”姓,如今实名制开始普及,看来这样是行不通的。思来想去,他觉得还是把所有的证件都改回自己的“蔄”姓。 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当时的电脑系统里没有简体的“蔄”字,所以他改用自己的姓氏之后更加麻烦,甚至有几次,去银行取钱汇款都要耽搁大半天的时间。 更为烦恼的是,他那时都已经40岁了,连结婚证都没有办下来。这个姓氏的事情没解决,他是吃饭饭不香,喝茶茶无味,夜里又寝不安席。所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事给落实了。 他几经周折找到相关部门述说自己的情况,强烈要求废除自己的“蔄”姓。 然而工作人员表示很为难,因为平常来要求改名的倒是比较常见,可从未有人要求改姓的,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他们也做不了主,还要汇报、研究,让他回家等消息。 

其实他这个“蔄”姓从构造上来看,部首草字头是“草民”的别称,而“蔄”字的下半部分的“门”和“口”,含义是隐藏在民间,而读作man,四声,有韬光养晦,谨慎行事的寓意。 这不是挺好的一个姓氏吗?可百家姓中却没有“蔄”姓,那么蔄氏族人的先祖是怎么来的呢? 《蔄氏家谱》里第一篇就有记载,“蔄”姓出现在明代。 后来,相关专家一起来研究这事,他们先后发现了宋朝的《广韵》、唐代的《唐韵》和三国时期的《埤仓》中都有相关记载,《埤仓》中就记着:“蔄,姓也”。 不过,专家们发现古籍中没有一本是东汉之前有记载蔄姓的,从而可判断蔄姓最早应在东汉出现,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时间了。 所以专家推测,可能因当时老百姓不识字的居多,造出“蔄”字的应该就是有地位有学问的官宦人士,那么东汉末年诞生的《埤仓》里的蔄姓也应该就是皇宗贵族之人了。

 原来,蔄姓还有这么深的渊源,一个姓氏代表其家族的历史,现在应该适应这个姓氏,所以专家们一致认为不能随便废除这个蔄姓。 可是除了蔄清旭,我国姓蔄的人还有2000多名,他们也跟蔄清旭一样,因为这个姓氏导致生活很不方便。 通过层层汇报,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这件事终于有了转机。 2019年,“蔄”字也跟其他字一样,被正式编入互联网中,身份证上的蔄字可以畅通无阻地用了,唯一要办的就是到派出所更改户籍上的字。 头痛的姓氏问题终于解决了,姓蔄的人无不欢欣鼓舞,以后再也不用碰上关于姓氏的麻烦事了,他们也可以和其他姓氏的人一样,过上正常的生活喽! 作者:简单的鱼儿编辑:萌萌参考资料:中华网 《男子因姓氏过于稀有,40岁仍无法办理结婚证,无奈之下要求废除》2021年12月19日江苏龙网《蔄姓男子因姓氏过于稀有,40岁仍无法办理结婚证,无奈之下要求废除》

2020年8月5日#头条创作挑战赛##人物#

“废除这个姓吧,它给我带来了太多的困扰”。2014年,山东文登的男子无可奈何地找到相关部门,要求废除自己的姓氏,说自己的姓氏,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当工作人员看到这个姓之后,也明白了这个男子的苦衷。

一开始,工作人员非常地不理解是什么姓氏,让这个男子有这样的情绪。当看到这个姓之后。不用说没有人认识,就连电脑词库里面也没有这个字。

原来这个男子今年40岁,叫 蔄清旭。他出生在山东文登的一个小乡村。

在村里的时候,因为这一个村都姓这个姓,所以当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妥。

当他上学和工作的时候,给他带来了一些困扰,不过也算能忍受。

但是当他和女友要去登记结婚的时候,满心欢喜满心期待的他,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

工作人员告诉他们,电脑里找不到这个字儿,他们领不到结婚登记证。

这让他很是郁闷。很长的时间也没能登上记,也没能领到结婚登记证书。他和女友是“非法同居”。

他也问过在外工作和上学的同姓的 村民,有的人无奈之下把姓改了。

但这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儿,没办法他就找到了相关部门, 把他的困扰告诉了相关部门,并且蕞后说干脆废除这个姓得了。

当然废除这个姓肯定是不现实的,这应该也是他的一番气话。每个姓氏都是有来源的。

工作人员一边安抚他,一边也向上级说明了这个情况。

后来他们找到专家,询问这个姓氏的来源。专家们根据现有的史料,知道这个姓蕞早出现在三国时期。

专家们推测这个姓氏应该是东汉末年,被有权有钱的家族制造出来的。

那个时期非常混乱,战争频发,这些家族就隐姓埋名,并且带着自己的财产开始逃亡。

虽然他们隐姓埋名,但是又不能让自己的家族从此消失,所以他们就造出了这样一个字,来纪念他们原来的姓氏。

后来这个姓氏的后代越来越少。为了保护中华姓氏,专家们抓紧时间把它录入电脑系统。

工作人员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这个男子之后,终于解决了他多年的问题。

这个姓小编确实不认识,好在现在的电脑里边通过笔划可以打出这个字。然后知道了这个字儿的发音是man。

每个姓氏都是有来历的,真的不能废除。如果觉得自己的姓氏对自己造成了困扰,可以随父或者随母姓,找那个不受困扰的姓上户口。

这个男子的父母大概都姓蔄吧,否则的话他可以随母姓啊,相对来说可能就不会受困扰这么多年了。

当然那是2014年的时候,离现在也已经快10年了。这10年真是日新月异,类似的问题应该也不会出现了。

小编小时候也有一段时间,对自己的姓氏非常讨厌。小编姓毕业的毕,这个姓氏不好听。我就和妈妈说我要随我妈姓张。

后来在学了活字印刷术发 明 者毕升以后,我就不坚持要改姓了,我觉得我的祖先原来这么伟大,我非常骄傲。这也是一段小笑话。

朋友们你们身边有不平常的姓吗?欢迎留言。#山东头条# #我要上微头条#

最穷的时候是2013-2015年,那会儿银行卡里只有不到3000块钱,拖着一个行李箱、背了一个书包和电脑包闯荡北京,刚到北京的时候,每月工资1500,解决住宿。

一边工作一边复习考研,不过大多数时间给老板干活了,因为我的工作状态是5+2,白+黑,只能利用晚上9点下班后的时间学习会儿(可能有的人不相信,我去北京的前两年都没有去过天安门广场、故宫以及长城)。

这种状态从2013年9月持续到2014年9月,然后回到山东本科母校旁租了一个小房子,开始全身心复习,奋力一搏,考上研究生。

待考研结束后,又立即收拾行李回到北京,继续拿着1500一个月的工资干活(当然期间也学到不少东西),一边干活一边等待考研成绩,幸运的是研究生成功上岸。

这期间虽然省吃俭用,两年时间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银行卡余额攒到了9000多;但是上岸后,需要缴纳8000学费+1200住宿费,又因为要换一个可以用微信的智能机,不得以还是向高中同学借了2000块钱。

这应该是我人生中最需要钱、最缺钱的时候了,之后入学后,学校+研究所每月给我发了较为客观的补助,让我基本生活无忧的同时,也慢慢地攒下来了一点点钱。

在这里,我要感谢国家与学校,让我不用因为钱的事情为读书发愁。

“谁这么歹毒?”2014年,山东一宝妈在给10月大的女儿洗澡时,惊讶地发现孩子屁股上竟插着一根钢针。把孩子送到医院检查后,父母倒吸一口冷气:孩子体内竟藏着12根钢针!而凶手的动机令人想不通。

 

这个婴儿名叫范子萱,小名萱萱,家住山东聊城,她有个九岁的姐姐,父亲是范光生,常年在外地打工,母亲刘玉香,负责在家照顾两个孩子,生活安静也倒幸福。

 

可是很快,这种生活就被打破了。

 

九月的一天,刘玉香在给小萱擦屁屁时,小萱突然哇哇哭了起来。仔细一看,发现小萱臀部有一个小红点,当时正值蚊虫季节,刘玉香以为蚊虫叮咬,因此也没太在意。

 

可是,当她的手不小心,又触碰到那里时,小萱却突然啼哭个不停,刘玉香感觉有些不对劲。她仔细察看这个小红点,并用手轻轻地摸了摸,竟然感觉硬硬的。

 

接着,轻轻地使了一点力气,徐玉香简直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在小萱萱稚嫩的皮肤里,竟然插入了一个针头!

 

“扎在儿身,痛在母心”,刘玉香忍着疼痛,轻轻捏住针头,小心把它拔了出来。

 

这针头到底是怎么插入萱萱的身体的呢?

 

她思来想去,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最后只以为是小萱在玩耍时,不小心扎进去的。

 

然而,过了十多天,蹊跷的事又发生了。

 

刘玉香在给小萱洗澡时,发现小萱的臀部又有个红点。仔细一看,竟然又是一根钢针。

 

这次,刘玉香不淡定了,想到自己因为娘家近,经常带着萱萱回娘家,于是赶紧打电话问问,家里的沙发上是不是落下针头了。

 

小萱姥姥听后,说:“如果沙发上真有针的话,不可能单扎着她,因为小萱舅舅的孩子常在沙发上玩,他们都没事啊。”

 

紧接着,她把此事告诉了丈夫,外出打工的丈夫听到这消息,立马动身就往回走。一到家,看到小萱这么小,就遭受如此痛苦,心如刀割。

 

之后,竟接连又取出两根钢针,妻子甚至怀疑是大女儿在搞恶作剧,还狠狠教育了一顿。

 

在连续取出四根钢针后,夫妇俩为了小萱安全,抱着小萱萱到县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是万万没想到,小萱的体内竟然还有12根钢针!

 

谁这么狠心,对还不满一岁的小萱下如此毒手?

 

刘光生报了案后,也顾不上猜测谁是凶手,当务之急是赶紧给宝贝女儿取出这12根钢针。

 

他们辗转多个医院,医生却纷纷表示无能为力,因为钢针遍布小萱全身,几根钢针已深入到小萱的内脏,对小萱有致命危险,所以建议他们到北京医院。

 

10月22日,他们最终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答复大同小异。医生表示要想把12根钢针一下全取出来,可谓是大海捞针,情况极其复杂。

 

在夫妇俩的恳求下,医院同意试一试。

 

随即,一个集合了影像中心、超声科、普外科等众多科室的权威专家的研究小组,召开了紧急会议。

 

经过研究谈论,最终决定采用以术中超声引导,尽量减少创伤的手术方案,而且手术必须立即进行。

 

然而,手术当天,更棘手的问题出现了。

 

萱萱体内那12根钢针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小萱小小肢体的活动或者体内血液流动,都会引起钢针的位移,还可能引起体内大出血的风险。

 

幸运的是,位于萱萱体表的前四根钢针,顺利取出。

 

然而,医生们的挑战才真正开始,第五根钢针位于肝脏上。这就意味着只能难度更高的最小创口的腹腔镜手术。

 

庆幸的是,原本扎入肝脏的第五根钢针,在腹腔镜下露出个针端,可以用夹子夹出。第六根钢针也顺利取出。

 

然而,当医生准备拔第七根钢针时,用腹腔镜怎么也找不到,但术前B超显示,第七根钢针位于大肠附近的。

 

由于钢针位移,医生没办法,只能在萱萱的腹部,切一个约8厘米的口子,然后用手指轻轻地探进去摸索,终于,找到了第七根钢针!

 

最终它被从肠系膜上成功取下来时,竟把医生吓了一跳!

 

原来这根钢针竟然已经生锈了,而且它又恰好位于供血系统的附近,如果再晚几天取出,后果将不堪设想。

 

随后,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第8、9、10根钢针也被顺利取出。

 

然而,接下来的第十一根钢针又遇到了难题,B超明明显示这根钢针在脾脏后方,但是医生们却怎么也找不到。

 

医生判断是,这根钢针可能正好被前面的脾完全挡住了。

 

最终,通过多次尝试,终于从萱萱后方露将钢针取了出来。

 

经过三个半小时的紧张手术,十二根钢针终于全部取出,医生们瞬间松了口气。

 

门外等待的萱萱妈妈,听到手术成功消息,压抑的内心瞬间释放,放声大哭起来。

 

同时,警方那边传来消息,就在这天下午,犯罪嫌疑人萱萱的舅妈,喝下了3911农药,最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留下了两个年幼孩子,其中一个还是九个月的婴儿。

 

舅妈的作案的动机,我们不得而知,如果有来生,希望她能温柔以待任何孩子!

 

幸运的是,现在萱萱健康快乐地成长着,由于当时年龄太小,这件事情并没有给她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

 

作者:小影

编辑:童童

资料来源:《北京卫视》案情扑朔迷离 女婴体内惊现12根钢针

#头条创作挑战赛#

“谁这么歹毒?”2014年,山东10月大的女婴屁股上拔出4根钢针,送医检查后,竟发现体内里还有12根!到底是谁下得狠手?孩子最后怎样?

 

 

这名女婴叫萱萱,因为还没断母乳,平时都是妈妈刘玉香亲自照顾。

 

2014年夏天,因为老家蚊虫较多,刘玉香正在给女儿萱萱涂抹驱蚊水,当涂到屁股上的时候,忽然萱萱大哭。

 

刘玉香起初也没在意,以为是普通的哭闹,可当她抱孩子的时候,手刚托住萱萱的臀部,她哭的反倒更凶了。

 

刘玉香好奇开始查看女儿的臀部,不看不知道,一看一吓一跳,萱萱屁股上有一个红点,用力一摸还硬硬的,有点扎手。

 

刘玉香尝试着往外挤,结果竟然生生从女儿体内拔出一根钢针,当刘玉香看到时简直惊呆了。

 

可她最近没有动过针线,她赶紧跑去问公婆,甚至8岁的大女儿也被她质问了一通,但大家都没有用过绣花针。

 

刘玉香又自责又生气,但也只能怪自己没看好孩子,让10个月大的萱萱遭这种罪,但转念一想,还好被发现了,没酿成大祸。

 

可谁曾想,没过几天,萱萱又开始莫名的哭泣,刘玉香心里“咯噔”一下,立刻开始帮孩子检查身体。

 

不一会儿,果然又在大腿和臀部附近,接连找到了三个红点,和上次情况一模一样,吓得刘玉香双手颤抖,一边哭一边给萱萱往外拔针。

 

听着萱萱撕心裂肺的哭声,刘玉香连死的心都有了,又拔出三根钢针后,她急忙拨通丈夫的电话。

 

萱萱的爸爸范光生正在外地打工,得知孩子的情况之后,他二话不说立刻请假往家赶,

 

他一到家,看着眼前的4根绣花针,心中升起一团怒火,他心疼的抱着孩子,一个七尺男儿忍不住哭了出来。

 

很快,夫妻俩带着萱萱来医院检查,一是担心体内还有钢针,二是想知道这些钢针有没有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但拍片结果出来后,医生赶到无比惊讶,原来萱萱体内竟然还有足足12根钢针,分布在不同的内脏部位。

 

当夫妻俩知道后,他们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刘玉香怒吼:“我可怜的女儿......到底是谁这么恶毒?”

 

范光生毫不犹豫选择了报警,山东聊城警方当即立案调查,可追凶虽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赶紧取出萱萱体内的12根钢针。

 

但遗憾的是,聊城医院的医生觉得情况太复杂,而且萱萱还这么小,手术失败的可能性太大了,他们建议赶紧带着萱萱上北京大医院。

 

夫妻俩顾不上悲伤急忙回家收拾东西,买了最近的车票往北京赶,一路奔波之后,他们带着孩子来到了北京儿童医院。

 

医生重新给萱萱安排了检查,看到结果后,又是叹气又是摇头,萱萱的父母急的直抹眼泪。

 

医生表示,孩子体内的针必须得尽快手术取出,有一根已经到了心脏附近,孩子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还没等医生把话说完,萱萱的父母连忙双双下跪,哭着乞求:“医生,她才10个月,那么小,求您一定要治好她。”

 

医生赶紧把他们扶起来,随后召集了多个科室进行会诊,很快就为萱萱制定了手术方案。

 

紧接着,萱萱就被推进了手术室,在超声的引导下,医生们在体表先找到了4根,但第五根和第六根在肝上,医生利用腹腔镜手术才将其取出。

 

继续寻找第七根的时候,它忽然不见了,医生也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但还是努力寻找,可以没找到。

 

虽然只取出6根钢针,但这对萱萱来说,已是非常不易,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挑战。

 

不久,萱萱再次迎来手术,她体内的钢针位置又发生了变化,医生在大腿处取出第7根,在脾脏上取出3根。

 

最后两根位置距离心脏较近,主刀医生们精力高度集中,身后急救人员也全都做好了准备。

 

除颤仪已经调试好,血袋也已扎上,就连肾上腺素也提前吸到了针管里,他们屏息以待,随时准备抢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知不觉手术进行了近3个小时,随着第11根针被取出,大家激动万分,紧接着第12根也被连根拔起。

 

手术室里,除了萱萱,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手术大获成功,已经有人忍不住红了眼眶,留下热泪。

 

萱萱脱离了危险,但凶手却没有被抓到,警方怀疑是萱萱的舅妈,但还没等到抓捕,嫌疑人就丢下9个月大的儿子,自己喝农药自杀了。

 

萱萱如今已经平安长大,之前体内的钢针和多次手术对她没有造成后续影响,但嫌疑人到底为何会这样丧心病狂,我们却不得而知!

 #社会##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分享历史五千年#

“我不要这个姓了!”2014年,40岁山东男子怒气冲冲找到相关部门,强烈要求废除自己的姓氏,工作人员十分不解,无奈男子只能讲出了自己这些年的悲惨经历。

这个男人名叫蔄清旭,出生在山东文登的一个农村家庭。在村子中,大部分人都和蔄清旭同姓,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蔄清旭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影响。

但是在入学之后,蔄清旭便感受到了姓氏给自己带来的困扰。因为“蔄”太过生僻,蔄清旭的老师都念不出来这个字。

为此,蔄清旭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解释,自己的姓念man,发四声的音。而且这种困惑一直延续到了蔄清旭工作当中。

蔄清旭在和妻子有了深厚感情之后,便打算领结婚证,正式缔结婚姻关系。但是当二人兴冲冲地来到了婚姻登记处的时候,顿时就像泼了一盆冷水。

因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因为“蔄”这个字太过少见,在系统的字库中根本找不到这个姓氏。因此,工作人员无法给蔄清旭和妻子办理结婚证。

蔄清旭本来想着说不定等一等,自己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了。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都到40岁了,自己和妻子还是没能拿到结婚证。

这让蔄清旭感到十分郁闷,而且不仅仅是自己的婚姻关系,就连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因为这个偏僻的姓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其实除了蔄清旭之外,和他同姓的很多人都有着相同的困扰。有的人为了避免自己因为姓氏受到影响,在办理业务的时候,经常将“蔄”改成“苘”。

但是这只能管得了一时却管不了一世,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姓氏的问题,蔄清旭便通过种种途径,找到了负责姓氏的相关部门。

蔄清旭要求他们废除自己的姓氏,给他们一个常用的姓氏。当工作人员听到蔄清旭的请求顿时就惊呆了,因为要求废除姓氏的人,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而且中国的每一个姓氏都是五千年文化的结晶,在它们的身上,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还有着意义深远的故事。

因此,废除“蔄”这个姓氏是绝对不现实的。但是工作人员也十分重视蔄清旭反映的情况。工作人员先安抚了他的情绪,表示自己一定会尽快将蔄清旭的问题向上级反映。

蔄清旭便回了家,等待工作人员给自己的反馈。当上级领导得知此事之后十分重视,下令一定要尽快解决像蔄清旭这类人群的苦恼。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他的问题,相关的专家们先对“蔄”这个姓氏的来源进行了调查。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蔄”这一字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

由此专家们推测,它大概是在东汉末年的时候,被有权有势的家族制造出来的。因为东汉末年战乱频繁,各方势力都在追逐大权。

在这种战乱的情况下,很多王公贵族或者是财阀巨富便会成为在战争中死去的第一批“炮灰”。而这些人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因此为了避免家族的沦陷,他们便想出了一个主意。

那就是改变自己的姓名,带着自己的家产,隐姓埋名生活在乡村中,可谓是大隐隐于市。但是他们也不愿意就这样忘记自己祖上曾经的辉煌,于是便造出了“蔄”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蔄氏一族的族人不断减少,而“蔄”这个姓氏也成了中国稀少的姓氏之一。在确定了“蔄”这个姓氏的历史之后,工作人员更加坚定了不能废除姓氏的想法。

但是蔄清旭这类人群的问题也不能不解决,如果就这样放任不管的话,不但会干扰到他们正常的生活,对于姓氏的传承来说,也是十分不利的。

因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家们在确定了“蔄”的读音和拼写之后,抓紧时间将它录入了系统当中。随后工作人员便联系了蔄清旭,告诉他这个大好消息。

蔄清旭对此十分高兴,如今困扰他多年的姓氏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其实除了“蔄”这个姓氏之外,在社会中还有很多的生僻姓氏。它们和常用的姓氏一起,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

这些姓氏的背后都有着一段值得研究的历史故事,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姓氏传承的保护工作。

只有这样才会让这些稀少的姓氏,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亡。让它们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传承,永远流传下去。

【一错再错:错过了国家为主的高铁建设黄金期,又错过了永久基本农田转建设用地试点,山东高铁建设数千亿元的投资靠啥偿还?被寄予厚望的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咋办?】为扭转高铁建设一度落后的不利局面,2014年山东省开工建设中国第一条地方投资为主的高速铁路济青高铁,而实施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成为地方政府弥补前期铁路建设资本金投入的主要途径。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开展永久基本农田转建设用地试点,将相关审批事项委托八省级人民政府批准。鉴于近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在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占比高于75%,此次土地管理改革后,试点地方政府基金性收入将显著增加,地方财政压力有望缓解。目前山东省各级政府在高铁建设上已投入数千亿元。为缓解全省铁路建设筹融资压力,2020年1月20日山东省印发了《关于支持铁路发展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再次强调土地综合开发收益反哺铁路发展。但错过了此次国家土地管理改革首批试点,山东高铁沿线土地集中连片的综合开发规划肯定会受到制约,没有土地收益的强有力支撑,高歌猛进的山东高铁建设是否会就此急踩刹车?庞大的地方债务靠什么偿还呢?欢迎关注本人并留言评论!#高铁# #土地# #山东# #交通#

我是山东的,14年11月份退的,工龄33年半,退休工资1735,涨到现在3066。

“是谁这么歹毒?”2014年,山东宝妈在给女儿洗澡的时候,发现女儿身上竟然插着一根钢针。在经过详细检查之后,医生有了更加惊人的发现,而凶手的身份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这个可怜的女婴名叫范子萱,小名叫萱萱,出生在山东聊城的一个普通家庭。但谁都没有想到,安宁生活的表面下,有着诡异的风云。

原来在萱萱10个月大的时候,原本乖巧的她突然经常哭闹。这让单独照顾萱萱的母亲刘玉香感到有些苦恼,因为除了萱萱以外,家里还有一个大女儿需要她照看。

刘玉香以为是当时的天气太热,才导致萱萱哭闹个不停,于是夜晚便抱着她来到了浴室,打算给她洗个澡。萱萱在洗澡的时候十分安静,但是在擦拭身体的时候,萱萱又突然开始哭闹。

这让刘玉香十分纳闷,借着浴室的灯光,她突然发现在萱萱的小屁股上竟然有着一个奇怪的红点。当刘玉香仔细一看的时候,发现萱萱的屁股上竟然有着一根针头。

刘玉香赶紧将针头从萱萱的身上取了下来,起初她还没有过多在意,只是以为自己不小心忘了收好针,才会导致针插进了萱萱的屁股中。

从那个时候开始,刘玉香便愈发注意家里针线的收纳。但是没过多久,诡异的一幕就出现了,刘玉香发现萱萱的屁股上竟然又出现了同样的红点。

她仔细一看,竟然又是一个针头。这可把刘玉香吓坏了,在对萱萱经过仔细地检查之后,她发现仅在萱萱的身体表面就有着4根钢针。

这个发现让刘玉香哭红了眼睛,她不知道究竟是谁竟然对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女婴下此毒手。于是她哭着给丈夫打去了电话,将最近发生的种种事情告诉了他。

在得知了这个事情之后,一直在外打工挣钱的丈夫坐不住了,他不敢想象在自己不在家的这段时间里,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竟然遭受了怎样的遭遇。

于是他稍微收拾了一下,就火速赶回了家里。在回到家里后,夫妻二人先是对家里进行了检查,在确定家里针的数量没有变少之后,二人便确定对孩子下毒手的,一定是其他人。

为了以防万一,二人抱着萱萱来到了当地的医院接受检查。但是检查的结果十分不容乐观,因为报告显示在萱萱的体内,有着多达12根的钢针。

而且这些钢针有的都插入了萱萱体内的脏器中,如果不赶紧取出来的话,那么萱萱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在从医生的口中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刘玉香差点当场晕过去,而她的丈夫更是握紧了拳头。夫妻二人抱着萱萱痛哭,与此同时,这个结果更让他们坚信,萱萱是被故意伤害的。

现在整件事已经变成了故意伤害,刘玉香和丈夫绝对不会放任一个伤害自己孩子的凶手逍遥法外,夫妻二人马上报了警。但是当务之急是先将萱萱体内的12根钢针取出来。

刘玉香和丈夫在医生的建议下,抱着萱萱来到了大城市的医院接受治疗。医生在接诊之后,迅速组织了相应的专家对萱萱进行会诊,确定了手术方案。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在手术中一些钢针突然消失了。这让正在进行手术的医生,心中顿时一惊。因为这很有可能意味着钢针的位置发生了移动,甚至是插入了内脏当中。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手术的难度将会极大地提升。医生火速进行了商讨,决定在萱萱的腹部划开一个口子,用手进行摸索。

幸而老天还是眷顾萱萱的,在经过医生的努力之后,终于找到了藏在萱萱体内的钢针。手术结束之后,医生宣布萱萱体内的12根钢针已经被全部取出。

刘玉香和丈夫在得知此事之后,顿时喜极而泣。与此同时,警方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调查。在经过调查取证之后,警方将犯罪嫌疑人锁定到了萱萱的舅妈身上。

而采访过萱萱一家人的记者也印证了这一点,因为当记者去采访的时候,萱萱的舅妈显得异常的沉默,她对于发生在萱萱身上的事情,没有表现出一丝气愤和异常的情绪。

但她却对案件的侦查十分感兴趣,这不是一个正常人会有的表现。但还等警方对其进行抓捕,萱萱的舅妈就服药自杀了。

虽然我们至今依然不知道,萱萱舅妈的犯罪动机究竟是什么,但是这件事还是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通过此事,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保持一颗警惕的心,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们不知道,在看不到的角落里,是否有人悄悄地对孩子下了黑手。

韩复榘在山东时,喜欢亲自断案。有一次,一个叫“小道”的雇员来送信,被听成“小盗”,结果惹来杀身之祸。

自就任山东省主席后,韩复榘每逢周三、六上午,在省府西院礼堂升堂问案。韩复榘端坐在大堂正中的台子上,军法处长与司法科长怀抱犯人案卷站在台子两侧(因为凡属全省案件由军法处管理,凡属厦门市的案件,则由警察局司法科管理),台下两边站着专门负责杀人的执法队,所有犯人都站在大堂前。

审问开始后,由军法处长与司法科长分别宣读案卷,指出堂下站着的案件当事人,介绍其个人情况及案情。其间,韩复榘会提出一些询问,或听完一个人的案情直接询问犯人,然后便将右手放在额头,闭目沉思。当他将手轻轻由额上撤去,向左一摆,执法队就会明白,这是释放案犯的意思,赶紧给犯人松绑,站到左边;当他的手用力而快速地从额头拂面而下然后向右一摆,执法队就会明白,这是枪决的意思,随即让案犯站到右边。审案结束后,站在左边的犯人被释放,站在右边的犯人被拉到刑场枪毙。

省府有个名叫小道的雇员,年仅15岁,有天省政府参议沙月波派小道去给韩复榘的秘书长张绍堂送信,正逢韩复榘审案,小道好奇,便站在礼堂右边看热闹。结果审理结束后,执法队竟将小道也捆起来,准备与其他犯人一起拖上门外的省政府八号大卡车,送去纬八路刑场枪决。小道大惊,赶紧冲着韩复榘叫道:“我是送信的,我是送信的!”

由于韩复榘此次审理了一批土匪,小道这样一喊,以为是给土匪送信的,也不多问,直接说:“送信的也该杀。”不再听小道说话,转身离去。一听“该杀”,小道吓得昏了过去,就这样,昏厥中的小道和土匪们一起送了性命。

事后,沙月波见小道迟迟不归,给张绍堂打电话询问,此时,军法处核对了处决犯人名单,发现多了一具尸体,经查明,确认是沙月波的听差小道。沙月波得知小道被误杀,一时惊得无法言语,随后将此事告诉了小道的母亲。小道的母亲哭得要死要活,不依不饶。沙月波去见韩复榘,陈明小道被误杀的情况,希望为小道讨个公道。

韩复榘却笑笑说:“现在是‘小盗’,将来就是大盗,我不为难你,给她500块钱过日子吧。”沙月波啼笑皆非,但也只能如此。

1935年秋,韩复榘听说临沂县仇杀成风,决定狠狠治理一下,于是赴临沂升堂审案,审讯了一件两姓相互仇杀的案子。案情是:王姓在1925年杀死唐姓一家6口人,唐姓为复仇,1930年杀死王姓一家7口人。韩复榘询问案情后,问唐姓一家还有多少人,唐姓回答说,还有11口人,老的84岁,小的12岁。韩复榘不假思索道:“将唐姓11口人全部拿到,一律枪毙。”

临沂县长疑惑说:“王姓也杀了人,怎么不处置呢?”

韩复榘说:“民国14年不是我任主席,所以我不管,民国19年我做了主席,唐姓还敢乱杀人,我就要狠狠处置。”

当时有人说,唐姓家的老人84岁了,应该赦免,韩复榘则说:“留着他也会哭死的,还是一齐杀掉吧。”于是,唐姓一家11口被杀,韩复榘认为此举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能够遏制临沂县仇杀之风,因此洋洋得意。

韩复榘在审案办案过程中,还将冯玉祥的罚站罚跪变本加厉地应用到“犯人”身上。在鲁丰纱厂大罢工中,军警抓捕了一批罢工工人,韩复榘没有立刻审问这些工人,而是让他们脱光衣服,在严冬腊月的凛凛寒风中“罚站”两个钟头,冻得工人们全身通红,结结巴巴地不停求饶。夏天,韩复榘则让“犯人”脱光衣服在烈日下罚站,其中有人因此死亡。

尽管如此,由于韩复榘推行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山东表面上看起来官风严肃,井然有序,在缉毒、剿匪、普及教育等方面也都取得很大成效。但是,这都是治标不治本,他的局限性导致,山东官员贪污腐败、贿赂公行的现象依然严重。

很多人评价韩复榘,说他继承了老上司冯玉祥及西北军的传统。而韩复榘背叛冯玉祥,与冯家长式统治不无关系。冯玉祥把他的将官统统叫作孩子,以至韩复榘位居省主席,依旧被罚站罚跪,觉得脸面全无。

韩复榘之所以背叛冯玉祥,与其他大小军阀之间的背叛还是有区别,因为韩复榘一直自认为没做对不起冯玉祥的事,因此与冯有矛盾无仇恨,两人一直保持联系,中原大战后,冯玉祥下野选择避居韩复榘地盘泰山,便是明证。

在主政山东期间,韩复榘“澄清吏治”、“严禁毒品”、“普及教育”等,收到一定成效,尤其设“高级侦探队”,对贪污受贿官员予以军法处置,对公职人员吸毒者轻则革职、重则枪毙,对不法行为无不起到震慑作用;韩复榘在山东杀人数量较多,绝大部分是土匪烟贩,对安定山东百姓生活做出了一定贡献。

不过,韩复榘毕竟还是一个割据自雄的军阀,将地盘看的最为重要,因此对他的评价一直有很大争议,尤其是在日军进犯山东期间,韩复榘在起初还积极抵抗,但后来将主力撤走,放弃了山东,影响极为恶劣。

有人认为韩复榘放弃山东,原因是蒋介石调走原本拨给他的炮兵旅,但这只是他保存实力的借口,这也是韩复榘最大的污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69052/
1
上一篇深圳市公务员资料分析(深圳公务员总数)
下一篇 2018申论公务员青海(2019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