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考公而不是选择高薪的程序员?
现如今年轻人越来越有一种趋势,那就是可以高薪就选择高薪,但是如果可以考编或者考公的话,那么高薪的工作也可以放弃。
而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大厂员工会选择去考公的原因了。
因为高薪的工作虽说收入高,但是往往都需要比较高的学历,所以一般只有名校的毕业生更有可能。
而考公的话,基本上你的学历只要差不多,就有机会去考,而一旦上岸的话,那简直是改变了人生的道路。
因为公务员不但工作稳定,而且各种福利待遇也是比较不错的,一旦有了这个工作,可以说是后半辈子都也没问题了。
而高薪的工作的话,往往都是比较难长远的,比如说大厂的程序员,进去以后年薪百万很正常,但是往往三四十岁就要面临裁员,很难干到最后。
再加上公务员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比较高,所以大家面对高薪工作和公务员时,往往还是会选择放弃高薪,而选择较为稳定,待遇又不错的公务员,虽说少赚点,但是长久。
现如今的年轻人,真的是越来越追求稳定的工作了!
身居江苏南通,我工作还算稳定,老公前几年创业赶上了疫情,亏了钱!现在我老公准备考编,因为自身因素:大专毕业后考了成人本科,没有学位(专业机电工程)。
如果在江苏只能考事业编,如果去邻省安徽可以考公,大家帮我看看要怎么选呢?
有个同事前几年转业进了公务员队伍,记得他当时在选择安置还是自主择业上犹豫了很久。
最终选择安置的理由很多,主要有三点:
重要的一点就是安置后进入公务员队伍能积累人脉。这个我不否认,部队毕竟与社会接触少,交流少,一旦遇到棘手的事情,两眼一抹黑,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事儿不好办啊”。我身边也有为了孩子上个学是多么无奈的例子。
其次在事业上还有追求,刚满四十岁,还有很多机会和可能,不想放弃对理想和成功的追求,想在全新的事业道路上体现自己的价值,挑战一下自己。
最后的原因比较现实,他咨询过很多过来人,自主的和安置的都有,有后悔的,也有得意的,他综合考虑了一下,认为选择安置经济收入更有优势,公积金、绩效、各种补贴等,这都是自主择业后所没有的。
如愿以偿,他兴致勃勃地走向了新岗位,信心满满地开始了新生活。
然而三、五年之后,他对当初自己的选择后悔了,因为他想象中的人脉、事业并没有如约而至,相反他觉得很难融进那个群体。他说虽然年龄大,但在新岗位上他还是小白,这也不会,那也需要指导,可是工资待遇却比年轻人高,这就很让同事们觉得不公平,慢慢的也就被边缘花了,这使他常常感到无比孤独和失落。
至于事业,更别提了,40+的年龄开始新的职业规划,想有所发展何其难?现在已偃旗息鼓,理想、抱负、个人价值早被抛到爪哇国去了,每天晃晃悠悠地混日子、等退休。
他说,早知这样,自主择业多好,想干什么就干,不想干躺平,关键是自由啊!唉,我是回不去了!
不过我也知道有选择自主择业后悔的人,他们觉得自主择业的人没有社会地位,收入比不上安置的人。
哈哈,整个一围城,在里面的想出来,外面的想进去。
在我看来,有这些想法的人都是在拿自己没有的和别人拥有的做比较,啥都想要,可甘蔗没有两头甜,欲望太多只能徒增烦恼。
如果再让这些后悔的人重新选择,他们中肯定会有人仍然坚持原来的选择,因为选项只有两个,想要这个就要失去那个,不可能都满足,所以怎么选就看你以后看中哪个方面了。
我就很乐观了,只看自己有的,别人的再多、再好也和我无关,心态超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