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现在体制内的大部分人,对标古代社会,就是一个刀笔吏,或者衙役,落在小说里,多半是背景板、丑角等等,社区地位并不算高。现在也一样,大部分体制内的,一辈子都是金字塔的底座,撑死了混个副科待遇退休,没啥前途,尤其是县乡两级的公务员,据我观察,能上位的,多半背后有人帮忙,父辈家里必然有掌握实权的长辈。女性更难,能上位的,不是爹牛就是老公牛,再就是情人牛,我一个熟人就是这么上位的。
父母逼子女进体制的,一部分是对体制盲目迷信,就是传统官本位思想作祟,其实进去了大部分就是小兵、虾米,并不能实现父母跨越阶级,晋升官老爷的愿望。
还有一部分父母是功成名就型的,自己混的高位,希望自己的政治遗产能传给子女,子女除非能力非常强,在其他领域混的风生水起,否则父母都会觉得遗憾,如果子女又不愿进体制,在外面看似风光,其实靠的还是父母的人情的话,人走茶凉不是开玩笑的。我知道一个退休的县领导,子女就是太不争气,又不愿进体制,现在混的很惨,一把年纪还在租房住,要给子女填窟窿,要知道人家当年当领导的时候没少捞钱,全败了。看那些现在虽然退休仍有人买账的老领导,底气并不是曾经自己的位子,而是继承了其衣钵,在实权位子上的子女。
还有一部分父母是了解自己的子女,加上图稳定,自己的孩子有几斤几两,大部分父母还是清楚的,我学历最高的表弟表妹,人家爹妈就不逼着孩子进体制,因为人家志不在此,研究生毕业找工作一点也不难,随便挑,对子女考公务员的态度是,要考也行,不过只能考中央或者省部级的单位,不然不如进大企业。而我学历差一些的妹妹,她妈妈就希望她考教师,我妹妹不愿意,还是我去劝的她妈妈,说不要逼迫年轻人,让她出去闯荡,混得好最好,混不好想回来,妹妹也不会有怨言,说是父母限制了她无限的可能性啥的。学历一般,不敢去大城市、或者去了混不下去的孩子,回到家乡,又没什么好的企业,除了体制内还有啥好工作?工资是一般,但稳定啊。
问题是你知道为什么公务员那么忙,老得加班吗?因为领导太多了。体制内的人都有体会,单位行政领导越多,各种审批手续、办事流程就越复杂,因为每个垂直方向的主管部门都得给自己找显示业绩的事做,于是给基层布置的任务越来越多。因此行政部门越庞大,各种形式主义的工作越多,基层公务员越疲于奔命,但是领导高兴啊——证明了我的部门工作量大,在没有利润指标能检验业绩的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成绩出色。例如:自某航大学把科技处升级为科研院之后,全国大学纷纷效仿,这下子科技处由4个处级干部编制(一正三副)扩展到7个处级领导(一正六副),“管理”权力范围扩大一倍,“科研院长”升级为副校长级,好大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