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间聊公考#
为什么我劝你认真思考要不要考公务员,不要因不适应环境给自己背上“辞退”的名声!
我们经常会看到网上有人晒辞职申请批复文件,甚至是辞退批复文件。
每一次看到这类辞退的信息,我大为震惊,我在想,为什么他们非要走这样一条险路,一条很少有人会走的路。
这其中的利害,诸位真的想清楚了吗?
给各位有志进入体制的一个忠告:上岸需慎重,辞职莫冲动。
在考公务员之前就要想好,自己考公的目的是什么?是随波逐流,还是有着清晰的职业规划?是否真的做好了准备?如果只是为了一份平稳的工作,能不能够接受可能平庸一辈子的现实?如果想要做出成绩,能不能适应这个环境的游戏规则,做好别人无法做好的工作?
如果适应不了,做出辞职的决定时,要多想想能不能够接受辞退的风险。辞职之后要做什么?未知的风险又能够预判到多少?职场上有一个大忌就是裸辞,没有做好任何规划就辞职,付出的代价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
如果真的到这一步,对单位,对自己而言都是两败俱伤。
对单位来说,你的辞职,意味着之前的招录没有了意义,组织部、人社部门、财政部门都要花时间、精力专门处理辞职的事务(毕竟辞职的人非常少),时间、财政都造成了浪费,影响了体制的正常运转,绝非“地球离了谁都会转”那么简单。
对个人来说,辞职是一时的爽快,就像刚入职的那一刻一样,长远来看,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当下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上一年和这一年都会有很大不一样,每年的考公人数都在提醒我们,考公越来越卷,分数水涨船高。而且招录岗位越来越倚向应届毕业生,还有一部分是给基层服务经验人员,五年内不能再考公的限制,意味着你的岁数又增长了五岁,试问你还会像之前那样无所畏惧,血气方刚吗?这辈子都有可能无法再进入体制,这个代价你真的承受的起吗?
如果家底厚,关系广,人生真的有诸多可能。
对于普通家庭出生的你我,这可能是一条最好的路,尽管你进去以后会失望,会沮丧,会困惑,但这才是世界的真相,不是吗?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70后也许还知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但是现在已经崛起了,就是说有钱了反而就越不公平了。有人要往自己兜里 揣钱。有人没有办法得到钱,也就是他们说的分不到蛋糕!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现在人们都知道了,孩子读书第一目标任务就是为了考试!十年寒窗,就是为了考试,考试过了,知识也过了,忘得差不多了!
我相信,九成九的学生读书目的都是为了考上大学,将来能够当官或发财,持续升温的“实验班”、“火箭班”、“尖子班”、“国考热”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这样的教育与读书意义在哪里呢?公务员好不好考,公务员的书都翻烂了,还有什么值得的追求的!难道教育的尽头是公务员?#我要上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