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工人要主动做一些心理调整来减轻认知的失调,其中一种方式就是不与公务员、老师、医生、事业编等阶层比较,而是多和农民群体、进城务工人员作比较,这就充分显现出当今下岗工人主动寻求内心平衡的一种良好状态。
下岗工人这种自我心理调适方式使他们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下岗后带来的不适应,使他们去接受自身所处的新的社会地位和新的社会身份,但是与公务员、事业编等相比较出现的差距,会使他们一定程度上存有不满。这种态度上的两面性,实际上就反映了时代变革导致身份地位变化后所产生的心态的复杂性。
下岗后,对国企工人身份的重新认知:
下岗工人老余讲述“我是随着下岗的大潮下来的一名棉纺厂维修工,说实话,刚从单位出来非常迷茫,自己好像失去了保护,什么也不会做。为了养家糊口,我打过零工,卖过报纸,一天卖不了几个钱,根本不够家庭开支的,我们的收入还不如农民,再说农民还有‘一亩三分地’怎么也饿不死,我们在厂里待惯了,上班的时候没怎么受过累,现在像他们一样干活我还真受不了,只有过一天算一天。”可以看得出,下岗工人虽然在现实中身份所处的社会地位改变了,但是尽管生活水平降低甚至不如农民,但是他们潜意识里还是与农民进行区分。
工人对于自身身份的认知,除了与联系密切的农民相比,还与公务员做对比。随着社会改革,公务员身份地位及福利待遇逐年提高,超过了工人群体,使工人群体在心理上产生了不适应感,使工人群体心理落差感大。
重新进入社会后,下岗工人的再适应:
进入社会后,国企工人原有的“单位制”优越的身份地位被打破,他们不再高高在上,收入的下降使他们的社会地位降低,他们不得不的主动能动性会促使其去适应新的环境或者改变自身的状态,对于自身进行重新的定位、内心进行重新构建。
以一家著名的纺织厂为例,在纺织行业进入“寒冬期”,大量纺织工人开始下岗,离开了先前舒适的工作环境,心理不适感,使他们难以接受这个现实,由此会产生许多负面情绪。这时个体的主动能动性便会发挥作用,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砺之后,他们的心理会与现实生活相互磨合,使他们渐渐适应生活,主动寻求解决困难的方式方法。
虽然大部分下岗的国企工人对生活产生消极情绪,但也有少数的人认为下岗经历对自己人生是一种历练,培养了他们坚忍不拔,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在度过了困境之后,他们通过自身努力使自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出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一批人经历了社会的变迁,在几次大的社会变革中,使他们具备了艰苦朴素、勤劳向上的美好品质,这就是时代赋予个体的社会适应性。
心理烦恼需要自我调节
——读《心态的力量》增人生正能量 之二十六
我们越来越觉得自己活的太累,整天都面临着来自事业与家庭的压力,搞得焦头烂额,手足无措。压力焦虑,紧张烦恼,恐惧,在今天这个浮躁时代,无处不在。
有些快乐与烦恼非常易受外界环境左右,受此影响的人常常表现出喜怒无常,其实,这样的苦恼仍需自己解决,问题的结症在于认知评价系统如何对外界刺激,应答和选择。
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生活的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外界刺激的大小,刺激大烦恼,大刺激,小烦恼,小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这中间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你自己头脑的反应,例如,面对火车晚点这一不良刺激,有的人大发雷霆,急得团团转,焦躁上火,有的人到服务部买点东西吃,坦然等待,有的人坐在候车室里给朋友发短信,充分利用时间。很明显,这三种不同的反应绝不是由外界刺激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他们对同一刺激的不同态度决定的。火车晚点绝不会因为你大发雷霆而改变,可见仅仅是环境,并不能使我们快乐或不快乐,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刺激对应的选择。也就是说,世界本身没有压力,他们是否使我们感到紧张?有压力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和方法看待它。
面对烦恼,我们不进行及时调整调节,就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运用下面方法可以自我调节心理烦恼,走向健康生活。
其一,豁达法,这是指一个人拥有宽阔的胸怀,豁达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平时做事性格开朗,合群坦然少,私心知足常乐,笑口常开,这样就很少有烦恼愁闷。
其二,松弛法。这是一种放松心生的方法,具体做法,鄙人激怒后或十分烦恼时迅速离开现场,做深呼吸运动,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训练,甚至可以做气功训练,放松以易抖气,逐渐入静,使全身放松,摒除脑海中的一切杂念。
其三,节怒法。这是一种自我节制怒气的方法。主要靠高度的理智来克制怒气的爆发,可在心中默默背诵名言。
其次,平行法。这是保持自我心情平静的一种方法,可以尽量做到"恬淡虚无"、"清心寡欲"。如果你与世无争,不为名利金钱诠释色情所困惑,不贪不沾,看清身外之物,同时又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可使自己常常处于恬淡怡悦的宁静心情之中。
其五,用自悦法。这是一种自寻愉悦,自找乐趣的方法。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心身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广交朋友去出气谈心交流感情,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培养生活的乐趣,做到劳逸结合,在工作学习之余应常到公园游玩,或赴郊外散步,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景。
其六,保持心闲法。通过协心,协意,协情等意境来消除身心疲惫,克服心理障碍,不要活的太累,人生无非是潇洒地走一回,心情豁达,遇事想得开,何来烦恼?
——源自《心态的力量》(马银春编著)一书
躁郁症要接受专业的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患者自己也要学会观测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实际上在抑郁发作、狂躁发作和混合发作前,患者自己的食欲和睡眠状态是会有所改变的,只要患者注意观察,当出现变化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减少自己的痛苦。——《变态人格心理学》
#生活压力大,如何去释放压力#如果生活压力大,就只有提高我们的情商,才能释放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提高情商可以通过下面五个步骤来进行:
一、情绪自查。自己检查自己的情绪,是处在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状态。
二、心理调适。如果自己的情绪是处在消极的状态,感觉生活压力大,就要进行心理调适,达到释放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的目的。我总结了10种心理调适的方法,放在最后供大家参考。
三、自我激励。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我们要经常自己激励自已,我平常是用自己的理想和名人名言来激励自已。人是为自己的理想而活着,只要有理想你就不怕压力,心理上感觉自己永远年轻。
四、克制冲动。冲动是魔鬼,根据最新的心理学研究,冲动刚开始是不受大脑控制的,事发后至少要经过6秒钟大脑才能慢慢冷静。因此,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保持理性,避免做出不规范的行为。
五、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做人做事,多结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人鹭港相处。
我总结的心理调适的十种方法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
1、身外之物调节法。人生在世,除了生死,其他都是身外之物。不要为身外之物而哭泣,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并立即行动起来。
2、停止精神内耗调节法。忧虑、后悔、恐惧和缺乏自信等精神内耗只能使自己感到十分疲惫,并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3、把什么当成什么调节法。比如:如果失败了,就把失败当成胜利的一个尝试;如果生病了,就把它当成对自己的一个教训,以后要加倍重视健康。
4、算一算人生账调节法。人生短短几十年,时间无比宝贵,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一个好心情。
5、不拿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调节法。遇事不怒,遇人不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如果生气发怒,那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
6、正确评价自己调节法。不要只看到自己的短处,最重要的是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克服困难,努力向自己的目标冲。
7、自我满足调节法。要知足常乐,保持一个自信乐观、知足感恩、喜悦平和的好心态。
8、换位思考调节法。遇事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感知和驾驭别人的情绪,求同存异,非暴力沟通。
9、积极健康爱好调节法。当心情不好时,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进到自己积极健康的爱好当中来,比如散步、唱歌、下棋等等。
10、爽字挂嘴边调节法。不管是天晴下雨,还是刮风下雪,我们都要对自己说“爽极了”。只要我们还好好地活着,其他的都是擦伤。只要有时间,我们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只要身体好,创业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心理测试:你发现多少张人脸?测试你的有没有抑郁倾向?
A,1张
B,1-3张
选择a,你没有抑郁倾向,你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你很会调节自己的心态,调节自己的情绪,你是一个正能量的人。
选择b,你有轻微的抑郁倾向,你一个人的时候感觉到空虚,你不喜欢热闹,你又不得不装得很开心,你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别让自己的抑郁倾向加深。
【转需!应对奥密克戎,收好这份实用心理健康手册】疫情之下,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把各种不舒服与相关症状联系起来,总觉得“阳”了焦虑多疑?忍不住总是反复洗手消毒?自己或身边人确认阳性了,怎么进行心理调适?#阳性了之后怎么还失眠了#?#疫情下常见情绪反应及指南#↓↓↓对照了解,收藏! (人民日报)
【转需!应对奥密克戎,收好这份实用心理健康手册】疫情之下,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把各种不舒服与相关症状联系起来,总觉得“阳”了焦虑多疑?忍不住总是反复洗手消毒?自己或身边人确认阳性了,怎么进行心理调适?↓↓↓对照了解,收藏!
(via.人民日报)
【转需!应对奥密克戎,收好这份实用心理健康手册】疫情之下,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把各种不舒服与相关症状联系起来,总觉得“阳”了焦虑多疑?忍不住总是反复洗手消毒?自己或身边人确认阳性了,怎么进行心理调适?#阳性了之后怎么还失眠了#?#疫情下常见情绪反应及指南#↓↓↓对照了解,收藏! #阳性感染者只咳嗽发烧算无症状吗#
【转需!应对奥密克戎,收好这份实用心理健康手册】疫情之下,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把各种不舒服与相关症状联系起来,总觉得“阳”了焦虑多疑?忍不住总是反复洗手消毒?自己或身边人确认阳性了,怎么进行心理调适?#阳性了之后怎么还失眠了#?#疫情下常见情绪反应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