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有多重要#
山东省纪委监委近日公布了聊城市冠县陈春秀、东昌府区王丽丽被冒名顶替上学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果,有四十多位当事人和参与者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有的进入司法程序。
我们暂且不论该事件在法律和纪律层面上的适应程度和处理轻重,单就职业道德层面来看,足以说明公职人员的道德操守、公权力在利益关系驱使下的滥用,对于普通公民、尤其是弱势群体切身利益和人生命运的伤害有多深,对于高考制度、公德良俗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破坏性有多大!
道德是约定俗成的,是普通公民做人的低线;职业道德是某一职业设定的集成标准,也是对从业者的最低要求。人群缺失了道德,便没有了生活秩序;公职人员突破了职业道德低线,纪律、制度、法律都将受到践踏,到达一定程度“国将不国”!
这次查处的两起顶替上大学事件中,被追责处分的不少是教师或教育工作者。他们本是教书育人的良师益友、为人师表的楷模、教育公平公正的守护者,却干起了偷鸡摸狗的事情。为了个人私心、私利、私情,为了亲戚、师生、上下级关系,为了吃请、收礼、金钱利益,不惜借职务便利、职权优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弄虚作假和冒名顶替,走向了职业道德的反面,走上违规违纪、违法犯罪的道路。不仅剥夺、摧毁了被顶替者的人生前途,也为自己留下世代骂名。
山西查处的仝卓学籍造假事件,正在查处中的山东济宁苟晶自爆两次高考被顶替事件,均与上述案例大同小异,有些情节甚至还要严重得多。如苟晶班主任老师直接让其女儿冒名顶替尖子生的她上大学等,其恶劣程度实属罕见!
除了个别教师、教干、招生办工作人员涉案以外,更有少数党政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参与其中,令公众大跌眼镜。他们不仅是丧失了起码的职业道德、伤害了公平正义,更严重地是玷污了国家公务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由此可见,职业道德对于职业人群来说,有多么重要!
(注:关于近期曝光查处的冒名顶替事件详情,请查阅网络媒体相关报道,在此不再重复细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