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二级狗的冷知识,特意放在第二天讲:
那天和几个做K12的上市公司以及看教育的小伙伴一起聚餐。
中间有道的小伙伴聊到,他们的算法除了能解决大部分英语客观题的答案求解和审核以外,已经能开始辅助主观题比如作文和造句的审核和评分了,当然复核还是要靠人工。
另外一个买方小伙伴说:某上市公司和他们吹,某地的高考作文,他们尝试过机器判分和人工判分结合,如果两者分差很大就介入复核,结果发现大部分作文机器和人工的差异很小。
当然很多小伙伴表示怀疑,感觉算法和人工智能没强到这种地步,碰上仿文言文咋办呢?
不过大家讨论下来认为,假设上面的情况是真的,那么有可能是,高考作文其实考察的并不是核心思想,因为机器很难判断内核思想是不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而是考察行文流畅度、语境顺畅性、精美词汇使用量这些相对可以衡量的指标。
通俗的讲,审卷老师几分钟看完一篇的高考作文,它可能更需要你写一篇流畅的申论,文字清晰逻辑易懂行文流畅。即使大家每次在网上看完很多满分作文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满篇废话么”。
还有一个小伙伴提到,国外做过把作文数据库扫描上传并让人工智能分析的研究,希望找出来高分文章的共通规律,结果机器最后找出来的最强的相关性是
——书写美观度和整洁度[允悲]
因为都是饭局上的都市传说,仅供参考,反正这一届肯定是来不及了,放轻松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