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年间,江西泰和县有个吏胥,为人非常奸刁狡诈,是个心术不正、唯利是图的家伙。每有新县令上任,这个吏胥就诱唆县民,成群结队地到县府告状,而且,所告之事都是些莫名其妙、鸡毛蒜皮的琐事。
起初,有些县令还逐一过问,可是,这些繁琐小事,处理起来很复杂,弄得县令心中生烦,只能草草了事。后来,有个县令索性将这些案子,统统交予吏胥经办,这正是他希望的结果。大权在握的吏胥,便贪赃枉法,为非作歹,大捞其财,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县令也往往因此在泰和县当不下去,而纷纷调离。这样一来,倒成了这个吏胥大捞不义之财的途径。
后来,朝廷派葛源到泰和县任县令,吏胥故伎重演,乘葛源新来乍到之际,又纠集了数百人到县府起哄,也想让葛源钻进他的怪圈。
颇具心计的葛源,对这个吏胥的行为早有所闻,他准备整治一下这个恶吏胥。第一天上堂料理公务,门外便传来了纷杂的叫闹声,群群的告状之人涌进堂内,他们七嘴八舌、乱哄哄地一片,什么也听不清。
《智囊》记载:
葛源怒火陡升,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肃静!此乃公堂,何以如此毫无规矩!申怨诉屈,亦得有个秩序,这成何体统?"众人被葛源如此一喝,顿时哑了口,大堂上安静了。
葛源威严地扫了一下人群,吩时道“所有状子依序交上。告状人分两边站好,待本官静心阅后,再做论断!"
众人听后依次而站,手下收了状子呈递上去,葛源阅了几张后,言道“依照规矩,状子应以事实为主,可这些状子所述事实,模糊不清,本官难以判断,劳你们当堂重写。”说完,命手下将纸笔分发下去。有些不认字的人,便叫吏胥代笔。#我要上头条#
不多时,状子收上。令葛源生疑的是,大多状子内容,居然与先前的内容不一样,而那吏胥代笔的几张,其笔迹和先前收上的几张又同出一手。葛源稍加分析,心中的疑虑就解开了。于是,葛源重重地拍了一下惊堂木,大怒道"听着!你们所写之状前后矛盾,纯属有意戏弄本官!来人,将他们押下,重重责打!"
《智囊》记载:
众人一听,顿时吓得纷纷跪地求饶“大人饶恕,此状并非我们要告,是吏胥老爷所逼而来!”一旁的吏胥恼羞成怒,刚要分辩,葛源立即命人将其拿下,经审讯吏胥只得认罪新官上任的葛源,这第一把火就烧出了威望和名声。泰和县的奸诈之辈再不敢为非作歹了。
葛源从那些闹事的村民身上着手,寻机会使其露出破绽抓住幕后主使,从而得以将吏胥惩治。
葛源的手段高吧?
事件的核心人物一般都隐藏得很深,暴露在外面的往往是些小人物,只要锲而不舍,跟踪调查,总能从这些小人物身上找线索,从而钓到大鱼。
这个故事在《智囊》中记载的很生动,智囊是明代奇才冯梦龙所著一部智慧故事总集,人称小资治通鉴,全书收录了前秦至明朝1238个谋略故事,堪称谋略宝库,个个哲理通彻,计谋深远,人称“小资治通鉴”。哪怕悟透十之一二,都可趋吉避凶。 #遇见好书#
此书两个特点,“可读性”和智慧性”。将古人智慧以故事方式展现,有趣;然后再进行解读,提炼出人生智慧,有料。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对此书颇为推崇,无论走到哪里,此书都随身必备,曾曰:“斯书读罢,天下再无智矣。”
杜月笙也很喜欢《智囊》,他识字不多,就让别人给他读。一边听一边感慨说:“读懂此书,才算读透了社会。”
读《智囊》,长智慧。说心里话,有时你感觉缺少机会,实际是缺少智慧。
有些人文言文基础差,没关系,这套《智囊》有翻译,谁都能看懂。而且有冯梦龙的分析点评,犹如画龙点睛,令人茅塞顿开。
这套《智囊》共6册,原价258元,现在30.8元就可以拿走!每本才5块钱!可以说是超值了! 好不好,读读就知道,如果喜欢,点击下面蓝色链接或【看一看】就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