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完在江浙沪口碑极差[泪奔][捂脸][呲牙]//@小巴辣子啊:安徽在上海的人口众多,有好的也有坏的,很正常。//@有趣的菠萝z7:网上我不敢说我是安徽人[捂脸]。生活中。遇到问我哪里的。我说安徽的[大笑]虽然户口已转。房子婚前已买。户主是我。我依然会说:“俺是安徽滴”。[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2022年 新版合肥市各区县常住人口详情:
包河区 123.54万人
蜀山区 104.43万人
肥西县 97.52万人
肥东县 89.36万人
庐江县 88.24万人
遥海区 86.29万人
巢湖市 72.81万人
经开区 55.79万人
新站区 46.65万人
高新区 26.99万人
高开区 79.13万人
该数据为户籍人口。#合肥头条# #合肥# #安徽#
合肥被评为新一线大城市,让很多的安徽人,合肥人,喜上眉梢,今年这个头衔被取消了。现在的我已成为合肥人,从苏南常州户口牵进合肥,很希望合肥越来越好,(包括人文素养,环境)
一直让人津津乐道的滨湖,人气上来了,也有了烟火气,再美也得油盐酱醋茶,在早些开发的(世纪城)1号线紫庐附近,也出现了落幕现象,(万国农贸)菜场附近,生活气息最强,小商贩随处可见,房价高,也会随着时间推移,新房变旧,路面破损,树叶掉落,车流量大,噪音大……
希望房价平稳,没有区域之分,理性对待,靠炒房发财,已经不可能了,最近频频出现(取消学区,限价),滨湖房子也曝出降价几十万,有专业人士称,未来3一4年,可能商品房维持在10000元/平左右,回迁房维持在6000元/平左右。
现在出现滨湖回迁小区从2.6万/平,降到1.6万/平,盲目跟风,等于白努力。
南京合肥人口竞争白热化?你是否混淆了两个概念?需要搞清!安徽媒体多番炒作的合肥人口超南京,有点混淆视听了,更有自媒体已在讨论:南京能划入合肥吗?而事实是,1982年至今,在中华大地绝大多数区域,在省一级之下,全为“市”。而且,混乱的是,许多市市下设市,往往称上一级的地级市成为“大市”,你有多大?能大过北京、上海?而北京、上海所辖并没有市。但是,这些地级市,不同程度地包含有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区域,市与市之间,市区与农村占比有的差异还很大。然而,不知为何许多有关人口等等的排行榜,不加区分地将全市行政区范围的所有数字都算上。其实,早在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明确要求按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大城市以上的标准如下: (1)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 (2)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至1000万; (3)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至500万,这里科普一下2个主要概念:1)城市人口,就是整个市的行政区划内的人口,包括所辖区和代管县市的城市和农村人口。2)城区人口,就是城市的直接辖区人口,包括所辖区内的城市和农村人口。城区是相对于郊区而言的,城区和郊区的有机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城区的特征是各种建筑连片、集中,以人文景观为主,以非农业生产为主。七普中的城市人口,这里城市是广义的,因为在很多的市辖区之内,还是会有非常多的农村地区,有着很大数量的农业户口,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刚刚改区的地方,这里的农村以及农业的人口数都占比来的更高一些,这个不能作为一个依据来衡量城市规模的大小。因此,之前备受安徽合肥媒体关注和自媒体炒作的,合肥常住人口超南京,其实仅仅是指两地城市人口(常住)分别为936.98万和931.47万,合肥比南京多了五万多人,其实这个数字意义不大,按国家标准,不能作为一个依据来衡量城市规模的大小。而南京和合肥的城区人口(常住)分别为720万和600万,南京比合肥多了120万人,这个数字则更有意义,可以客观地衡量城市规模。你们怎么看呢?
合肥普通劳动者(四肢健全智力正常)工资水平,朋友应聘合肥某知名大型连锁超市,本地户口,全职,到手月工资约2100元左右,真不明白这个工资水平怎么撑得起合肥的房价,配的起自诩的“大湖名城”的称号吗?当然,人事专员说的这两年各行各业都不好做是市民的切身体会,但合肥的各项统计数字增长的还是蛮快的啊。
#合肥#
合肥户口/毕业生到合肥工作福利,你知道多少,以下都为你整理好了,请查收
购房方面
拥有合肥户口的家庭名下最多可以购买两套房,而没有合肥户口的,需要提供提供1年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证明才可以购房,而且家庭名下最多只能购买一套房。
补贴方面
1)租房补贴
补贴对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新落户的在职在岗、且无自有住房的博士,35岁以下的硕士,35岁以下毕业3年内的全日制本科和大专、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
租房补贴的标准为:博士每人每年2万元,硕士每人每年1.5万元,本科毕业生每人每年1万元,大专、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每人每年0.6万元。租房补贴自审核通过申请的当月计发、按月发放。个人租房补贴发放累计不超过36个月。
2)购房补贴
针对重点产业企业引进的⾼层次⼈才,如在肥⽆⾃有住房,可根据⼈才的层次,分别 按照220平方米、180-160平方米、140平方米、120平米米、90m2标准,免费租住⼈才公寓3年; ⾃⾏租住的,3年内可分别按每年6万元、4.8万元、4.2万元和3.6万元标准发放住房 租赁补贴,不受落户条件限制。
新来合肥市重点产业企业⼯作的博⼠、硕⼠和全⽇制本科毕业⽣,在肥⽆⾃有住房 的,可分别按照不⾼于90平方米、70平方米和50平方米标准,免费租住国有租赁公司房源3 年;⾃⾏租住的,3年内可分别按照每年3.6万元、2万元和1.5万元标准发放住房租赁 补贴,不受落户条件限制
3)岗位补贴
从集成电路产业拓展到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软件、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创业文化十二个领域,经认定的E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择优按实缴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前3年等额补贴,后2年减半补贴。
同时,合肥开展“柔性引才”,市级层面第一次给予企业柔性引才补贴,“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符合条件的给予实付薪酬30%、最高50万元的补贴。
老人方面
持有合肥户口的80~99周岁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领取50元,一年就是600元,县(市)按当地高龄津贴发放标准执行。区所需资金由市、区财政按2:1比例分担,县(市)所需资金由县(市)财政承担,市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持有合肥户口的10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领取300元,一年就是3600元,所需资金由市财政全额承担。
拥有合肥户口的70周岁及以上的低保、空巢(无子女)老人和90周岁及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可享受政府购买的价值600元居家养老服务,所需资金由市、区财政按1:1比例分担。
拥有合肥户口70周岁及以上的低保、空巢(无子女)老人和90周岁及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可享受政府购买的价值100元居家养老服务,所需资金由市、县(市)财政按1:1比例分担。
合肥市县(市)城关镇以外县域地区户口的70周岁以上的低保、建档立卡贫困老年人,每人每月给予50元养老服务补贴,采取惠农“一卡通”方式支付,所需资金由县(市)财政承担
医疗方面
持有合肥户口的可以直接进行免费婚检和孕检。如果没有合肥户口需要居住证等一些证明,比较麻烦。持有合肥户口的新生儿可在合肥缴纳医保,没有合肥户口的则不行。
合肥市将对城镇低保适龄妇女(35-64岁)开展宫颈癌和乳腺癌的两癌免费筛查,这一项不一定要合肥户口。
教育方面
拥有合肥户口要在合肥上学的话优先于没有合肥户口的孩子,具体招生顺序按照人户一致,有户无房,集体户(有无房证明),集体户(无无房证明),本学区房产(房产证),本学区房产(网签),本学区房产(购房合同),本学区房产(其他证明),搭户(有无房证明),搭户(无无房证明),随迁子女(已购住房),随迁子女(有居住证),其他情况这样来录取的。
另外没有合肥户口的话,小孩要上学还需要提供一些证明,比如居住证这些,办理居住证也是需要一定的流程的哦
其他方面
在合肥一些事业单位,私人企业有隐式要求持有合肥户口的优先,另外在合肥要想脱单,合肥子女的父母有些要求对方是要有合肥户口的,因为考虑到是否在合肥发展。
没有合肥户口的要在合肥上车牌需要持有居住证
上述有不对的欢迎大家批评哈,小编看到会及时修改!!!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目前合肥限购政策
合肥限购区:有包河区,蜀山区,政务区,滨湖区,庐阳区,瑶海区,经开区,新站区,高新区
购房政策分为合肥户口跟外地户口
先关照一下没有户口的小伙伴,
1. 缴满一年社保或者个人所得税
2. 本市集体户满一年,
3. 应届大专生毕业两年内,交一个月社保或者在合肥创业凭营业执照可购买一套(需落户)
4. 港澳台及外籍人士,工作满一年或居住证满一年,限购一套
5. 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及以上或中级及以上交社保一个月可买一套(需落户)
6. 留学归国人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者40周岁以下本科学历在本市工作交一个月社保,限购一套,
再说一下合肥户口有哪些限购政策,
1. 市区有一套房,可再买一套新房
2. 市区有两套房子,禁止买新房以及(政务高新滨湖及指定的17所学校的学区房)
3. 夫妻离异未满两年按原家庭房查
4. 市区户口除禁止购买的区域其他区域不限购
5. 合肥有两套房子想再买需全款购买
四县一市户口:可购买一套房子,
顺便科普一下合肥新房摇号规则:
1. 刚需客户认定条件:1.三年连续缴满二年社保,2.在合肥无房屋买卖记录,3.35周岁以内到达条件的可首付三成,
#合肥头条##合肥身边事#
重磅消息,合肥房地产政策放开限购
2022年5月11日晚上,合肥官方媒体发布消息。合肥市瑶海区、新站区以及经开区的新桥产业园区取消限购,并不特指新楼盘。通知还提到,其他区域外地人在合肥2年内累计正常缴纳6个月社保(不能补缴),即可以购买一套。合肥本市户籍的可以在限购区域购买第三套二手房,新房不行。
#信息量巨大
新站,瑶海,新桥,本地人,外地人,合肥户籍第三套,二手房,新房
#解读如下
1,总计9项政策覆盖所有人利益,非常智慧
2,新桥,新站,瑶海,工业产业与房地产挂钩,把价格洼地铲平,拉动经济增长发展
3,流动人口准入门槛累计2年工作,社保六个月即可购买,意味着一年换一家工作,签合同后工作三个月即可
4,合肥人可以继续交易二手房,以三套为限
5,不说你都知道的吧,蛋糕好了,螃蟹熟了
6,整个操作系统,会视情调整,意味着善意提醒,利益与风险并存
7,我已经醉了。。。。。。
江苏省,1000多万的外省人,来自哪10大省份
1,安徽省,307万
10,青海省,20.6万
安徽是青海的15倍
很多人说安徽有2个省会,一个是合肥,
另一个是南京,因为安徽有多个地级市,离南京市非常近,比如马鞍山,
属于安徽省,但市民去南京的频次远高于去合肥,
安徽的户籍人口超过7100万,
单单合肥市吸收不了多少人口
大量安徽人为了更高的工资,
很多人都在江苏工作,
2,河南省,120.2万
9,陕西省,31.9万
河南是陕西的4倍,
河南户籍人口超过1个亿,
河南目前只有一个大城市,郑州,
郑州目前只有1260万,
还有9千万人口,他们除了去广东,浙江,
河南人第三大工作地就是江苏省,
3,江西省,85.5万
8,河北省,35.5万
江西比河北多出50万人,
河北人主要的工作目的地是北京市,
河北离北京最近,
而江西人主要去广东,浙江,江苏,
4,山东省,78.3万
7,浙江省,37.7万,
浙江很多老板在苏北建了工业区,
有一个温州老板,一年租厂房要500多万
后来接到苏北的招商团,
同样的厂房,租金只要50万,
苏北这些年的快速发展,
离不开招商团的努力,
小部分浙江老板还落户到了苏北,
目的是为了子女教育
江苏省有11个211大学,
浙江省只有1个211大学,
相差11倍,
部分江苏城市,就为部分大老板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只要这些老板在当地能带动300人以上的就业.
剩下的2个省份人口在下面的图片里
安徽有上海辖区,可以上上海车牌,上海户籍,还有上海派出所?原来安徽境内有上海的地,在黄山境内有两块上海市辖区(即上海飞地)。
安徽黄山区黄山茶林场和歙县练江牧场,是以前上海知青劳动的地方,至今都是上海车牌,上海户籍还有上海的派出所。上海真是念旧,到现在还没放弃当年劳动的地方!#安徽# #合肥# #合肥头条# #黄山头条#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