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武警水电部队转隶国资委的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了?
原创不易,请您点个关注吧[祈祷][祈祷][祈祷]
有幸于22年8月与安能X局下面的分公司深入交流,目前已经离开了。有一些心得,我从过去、现状、企业发展、大学生发展等方面说说。
1、安能的过去
曾经的武警水电,水电铁军,那是很牛的,正军级单位,几个总队、老三指(三峡指挥部)都是正师级单位,下辖很多支队(团级),有钱、有人,在全国很多主要城市都有驻地。
2、安能的现在
说是19年转隶国资委,其实,从12年开始,武警水电就没有再继续干工程了,说明国家早就在酝酿改革,“军是军,警是警,民是民”,这个思路没问题,但是突然让这些人脱了军装,去搞市场化,那就有很多需要努力的方向了。
刚转的时候,好多厉害的技术干部、骨干(都是原先干过国家世纪工程的)都转业、自主择业走了,也是,吃皇粮吃惯了,现在说改成央企,自谋生路,未来谁也不敢保证,所以最后只剩下一部分不愿意走的(央企待遇比公务员事业编确实高)、走不掉的(转业设了服役年限的限制)。所以刚转的时候,里面只有一部分有技术想闯闯的军官、刚毕业一两年的国防生、一些士官,再加上转改三年招进去的大学生。
国家也觉得直接让他们市场化很难,所以给了个“3+3”的政策:前面三年国家补贴所有的费用,第4年(75%)第5年(50%)、第6年(25%),第七年开始完全市场化,国家不再补贴),23年是第四年。
3、企业发展
毕竟都是军队的人,里面的主要领导(集团、工程局、分子公司、项目)全部是原先的营级以上干部。所以做企业的思维还不是很强,特别是那个3+3的政策,所以前面2年基本上都没干啥,第三年很多人有紧迫感了,就一个劲的扩张公司,成立了好多新的工程局级别和分子公司级别的企业,比如安能科工、华东区域总部、大湾区区域总部、新疆公司、西藏公司、深圳公司等等,但是安排的领导也都是原来的因为架构不大,没法安排的营团级领导安排进去了,不管原来干啥的,反正慢慢学。锻炼成长嘛
公司接的工程,很多都是各种其他国央企赞助的项目(22年上半年国资委还出了一个通知,考虑到水电部队的历史功勋,要求大家照顾一下项目,帮助成长),以水电项目、能源项目为主,偶尔有房建和市政项目。但是因为技术力量不强,所以项目上大部分人都是边干边学,而且因为公司没怎么引进外人,基本上还是当兵的,加一部分大学生。
公司也出去自己投了一些项目,但是基本上都是很差,盈利不怎么样,甚至垫资几千万然后撤场打官司的项目都不止一个。
4、对大学生的建议
军转央企,不懂的人一听,高大上,但是懂的人就知道,就是团结。外人难融入,也不会轻易的接纳外人(上班可以,上升很难)。刚转的时候,当时确实招了很多牛的大学的毕业生,石油大学、川大、交大、武大、华科等等,但是现在大家都通过网上知道了,牛逼学校的人就难招了,二本三本都行了。20年招聘的也走了一部分了,21年的也走了一部分,22年的军训结束就走了一部分。
主要还是人太多了,项目太少了,大家都愿意留在机关,所以这几年精兵简政搞了好几轮了,没关系的、关系差的,都搞下去待项目了,但是项目少,结果正常只要20人的项目,塞了七八十人的项目都很多。
大学生进来,待遇还是不错的,一个月工资+公积金,能有七千,年终不多,两三千到一万吧。级别高的和老员工(转的)会多点。
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发展还是受到限制的,这里提倡的是军人的基因,有没有穿过军装(哪怕地方培养的国防生进去穿一年就脱军装的)。外人进去想上升,那必须要很强(暂时还没见过)。
5、社招:目前基本上没有社招,偶尔有以前水电部队自主择业的原军官返聘,不过这也是限制发展的一个方面:社会上优秀的人才进不来。
6、相信这个企业肯定会很厉害的,毕竟是国家的铁军!但是还要有个过程,一个很痛的过程。
开发区、高新区、功能区,经常出现人员“混岗混编”问题,身份不同,待遇天差地别。特别典型的就是各种管委会和其下属国企,管委会是下属国企的主管单位,国企薪酬制度僵化,待遇远不如编制,部分人员劳动关系在国企,但干着管委会的活,承担着重要职责和工作压力,但因为身份不是公务员、事业编,所以待遇上、晋升上都远不如编制人员,哪怕工作再出色,也缺乏激励、上升路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躺平”思维,有的迫于生活压力只能寻求外部工作机会,对于整个团队稳定性而言也是一种损失。个人认为:
一要推进国企身份和公务员、事业编身份之间的合理转换。目前编制“逢进必考”是主旋律,但对经验丰富的专业骨干人才,突破身份限制给予身份转换路径,非常有必要。
二要推动国企的市场化改革,建立专业化运作体系,改革薪酬体系,畅通晋升路径,既要吸引人,又要留住人。
你之前和其他科室的李科长发生了冲突,现在李科长调到你所在的部门,你要在他手底下开展工作,你怎么处理?
【考点】
人际关系-与领导
【难度星级】
一级难度
【审题】
本道题属于人际关系题目,矛盾是曾经有过冲突的人如今成了你的领导。答题可以采取阳光心态来作答。首先要摆正心态以工作为重,接下来要反思自己,再接着要主动化解矛盾,最后进行总结即可。具体如何作答,接下来结合题干详细剖析。
审题点1:“你之前和其他科室的李科长发生了冲突”
这是矛盾的背景,之前李科长还不是你的领导时,你俩发生了冲突。一般工作中的冲突都是因工作而起,所以可以分析出:你们都是为了工作,出发点都是一致的。并且既然是冲突,那么你肯定在这过程中也有一些过激的不当行为,如情绪失控、言语冒犯等,对此也要进行反思。
审题点2:“现在李科长调到你所在的部门,你要在他手底下开展工作,你怎么处理”
这里题干的矛盾,一个有过冲突的人成为了你的领导。考生答题的时候要有阳光心态,比如先要表明态度是:你相信李科长不是小心眼的人,你要摆正心态正常进行工作;第二步结合审题点1可知,要反思矛盾的起因和自身的问题;第三步,既然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就应该是找寻合适的机会开诚布公的和李科长沟通,向他道歉;最后一步就是总结反思,既要做到以工作为重,又要做到加强自控能力。
因此,本道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摆正心态,正常工作;其次,回顾矛盾,反思自我;再次,找寻契机,化解矛盾;最后,工作为重,总结反思。
【解析示例】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比较常见,看似比较尴尬,但是只要做到真诚、坦诚,就一定能够顺利解决。面对这种情况,我会这样做:
首先,摆正心态,正常工作。工作本质上是同事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所以工作中出现摩擦、矛盾甚至冲突都是情理之中的。但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工作,虽然有过冲突,但我相信即使李科长如今成为了我的领导,我们也不会因为过去的冲突而影响到如今的工作,我也依旧会保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好本职工作。
其次,回顾矛盾,反思自我。在工作之余,我也会沉下心来回顾当初的冲突,对于自己在冲突中出现的情绪失控、言语冒犯等情况进行反思,同时也要分析当初冲突的起因,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再次,找寻契机,化解矛盾。我会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和李科长诚恳的进行交流,为自己当初在冲突中言行不当的地方向他表示歉意,说明自己虽然是为了工作,但当初自己太过年轻考虑不周且情绪控制能力较弱,由此引发的冲突对双方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实属不该。如今他成为了我的领导,我会全力配合完成工作,请他放心。相信通过我们开诚布公的交流,一定能够抚平双方内心的芥蒂,真正一同努力完成好本部门的各项工作。
最后,工作为重,总结反思。一方面,我会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在未来工作中按照李科长的指示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绝不会因私人情感影响工作;另一方面,我会加强自控能力。有意识控制自己的脾气,遇到任何有疑问的情况,都要客观冷静的分析。在沟通的过程中也要做到态度礼貌谦逊、言语得体,避免再出现类似的冲突情况。
我比你早一年大学毕业,毕业后有10多位同学进了国企现在有些已经当了官,有一个甚至当了分公司董事长,这些都是有点关系进去的进去后靠各人发挥,这些是读了专业后留在转我内的,有平台资源的;还有个家里有点钱做生意有了自己公司,所属行业是全国百强,这也是家里给平台的。
其他的有当公务员当官了的,店面卖床上用品的,卖窗帘的,早几年开三轮车拉客的,干啥的都有,跟读啥专业没关系。
不管你学的什么都一样,除非你很出类拔萃加之运气很好,如果资质一般没有平台学啥都没用,相比之下你一定不算最差的
”血的教训,千万别告诉家里人你的真实工资,一定得往少报“
一网友发帖,表示自己跳槽税前40万,结果硬是被爸妈吹成了5、6十万,一个腾讯参股的小公司,硬是被吹成了腾讯员工。现在所有亲戚都觉得他是腾讯的,以为他两年能攒100万,过年相亲的对象都直接叫他腾讯小哥了。
其实,我觉得这个事儿也不能赖父母,毕竟父母都是以子女有出息为荣,而在小城市和农村,如果能进了大厂,赚大钱,基本上和当公务员一样有面子,作为父母来说,稍微听到和腾讯有点关系,自然就带入是腾讯员工了。
大厂光环,在这个社会当中谁都想要,毕竟大厂二字,代表着赚钱多,别说40万。就是二三十万,父母也觉得很骄傲了,拿来和亲戚吹嘘一下也不离谱,
关键的地方在于,自己应该了解父母是怎样的一个性格,和他们说这些事儿的说时候就应该沟通好,要不就不用告诉父母一年能赚多少钱。你觉得呢?
有时候是佛争一柱香,人争一口气。如果是女人,天生柔弱,被人欺负了,为了名誉会选择隐忍。而男人多半不会隐忍。如果是公务员,在体制内的人受了欺负,会请求调离原单位,或者是暂时隐忍。山不转路转,在一定的时候一有机会,会给对方致命的一击。让对方生无可念。而杨功迅是最平凡不过的一村民,没有资源没有关系,在受了欺负多次没有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多次上让无果后,他也选择了隐忍,他苦练三年功夫,将妻子儿子抛一边,坚决果断地报复了欺负他的人。他是男人,是有血性的男人。他为老父亲报仇了,自己也出了一口恶气,可是,代价也太大了。为了报仇,他违反了国家的法律。也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解决正科还算事?来我们学校吧!”
单位换了领导,同事有被冷落感觉。他一直认为是作为旧臣的缘故,而我们则认为他和现任领导的节奏不合拍。
前领导属于大把式,注重抓大放小,日常工作都由班子成员分工负责。领导过得舒心,班子成员有职有权,干着也舒心。而在大事上领导毫不含糊,县里每次调整,单位都有进步的人,经费也要的充足,跟各级领导关系搞的也好。
新领导有诸葛亮的病,却没诸葛亮的聪明。事无巨细都要过问,脾气还不好,对外单位人满面春风,本单位色厉内荏。芝麻点事比如文件封面颜色不合心意都会大骂一通。单位上下战战兢兢,班子成员也好不到哪去,只有干具体工作的份。而且另一个特点就是喜欢让别人猜心思,弄的人都不知道怎么干活。更不能忍的是喜欢听人打小报告,搞的单位一堆添狗密探。
在这个环境下,同事萌生退意,然而疫情当下,哪个单位都好不到哪里,大家都被分派疫情相关工作,没有辛劳苦劳,只有担苦担责。
这时,前领导抛来橄榄枝,让他去学校。县里的中学是处级单位,以前很多局领导为了解决处级待遇,都把工作最后一站放到了这里。
“在学校里,搞管理,不教学很轻松,而且还有寒暑假……”
同事有些心动,然而去了学校,公务员成了事业编,他又有些不舍。
换做你,该怎么选择呢?#体制内##体制内那些事##体制内工作#
同是大学同学,原来两个都在工厂工作,其中一个有关系后来进了公务员,现在都退休了,退休金相差一倍多!
我有个男同学前几年考上了我们市里的公务员,人一下子就变了。之前特别好相处特别随性的一个人,突然变得高不可攀起来。而因为一件事,我们也变成了陌路。
之前上学的时候不能说关系多好,但是因为是前后桌,所以还算比较熟悉。高中毕业后也没怎么联系,这两年有同学建了一个群,才知道了彼此的近况。
中间参加过一次同学聚会,感觉他还是之前的样子,温文尔雅,对谁都客客气气的。彼此加了好友,倒也没有过多的交流。因为我舅家在我们这里的一个景点开了民宿,所以跟他客气说,如果来这儿玩了我包吃包住。
我舅家的民宿还是一个比较好的民宿,住宿一晚得好几百。如果遇上节假日,还不一定有空床。当时也就是客气客气,也没想着他真的会来。但是如果他提前打招呼,我肯定也会去跟我舅舅张嘴的。
去年夏天,景区里的生意还行,尤其是一放暑假,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那里长住。房间变得供不应求,我舅舅高兴坏了。
突然接到了我这个公务员同学的电话,说他在我舅舅的民宿附近,让我打电话给他安排四个房间。我当时一听头都大了。安排房间可以呀,你最起码提前给我吱一声吧。这个旺季,我去哪里给你整房间去!
给我舅舅打电话,我舅舅说房间早就爆了,很多人排队等了好几天。我舅舅说如果真是我朋友的话,可以安排他去另一个熟人开的民宿,虽然没他们家的条件好,但也挺不错的。
我给我那个公务员朋友打电话,给他说明了情况,没想到他大发雷霆,说带着领导一起来的,没想到我这么言而无信,居然不给他们安排房间,让他怎么跟领导说。
大哥,别说咱俩没熟到那个份上,就是真的熟的不能再熟了,也得提前说一声吧。再说,是个人都知道这是旺季,提前几天预定都不一定有空房!我好说歹说,跟他说那家民宿也挺不错的,他去住的话,可以不要钱,让我舅舅去说就行了。
结果他说他领导就喜欢我舅舅家的民宿,问我能不能让我舅舅跟已经住进去的客人说一下,让他们去住别的民宿。
我真的是三观尽毁,这就是你的觉悟?凭什么呢?我没有问我舅舅,我直接跟他说不行,这样行不通。别人也是远道而来,开门做生意,我不可能让我舅舅为难。
然后他就怒了,骂我装13,说我没那本事就别在同学会上得瑟,说我一直都是个爱显摆的人……说了一大堆恶心人的话!
后来没等他说完,我把他电话挂了,然后直接拉了黑名单,我也退出来同学群。
面对一个面目全非的人,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