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进钢铁厂世界很光容的事情,对于现在来说,工资是第一位的,当初选专业就应该,慎重一点。
大家真相都知道
有个朋友2015年毕业于辽宁一所双非一本非常冷门的冶金工程专业,宿舍共四人,家庭都比较普通,所以三个人都进了钢铁厂。因为是理工院校,男女比例悬殊,大学期间大家都没有谈过恋爱,相处的也很融洽。室友A一位辽宁沈阳人,性格热情开朗,成绩中等,偏上,当了四年班长,毕业后乐呵呵的去了东北某国际钢厂,倒班半年后被严重打击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果断辞职,选择考研。经过三个月的埋头苦学,成功上了辽宁一所985院校,毕业后去了沈阳一家外企,从事材料开发工作,年薪15到20万。

家里给他买了房子,也帮他介绍了一个IT行业的女朋友,两人现在已经结婚。室友B,安徽安庆人,父母做服装生意,人很聪明,高考分数也最高。虽然经常跟我们一起打游戏,但成绩一直很好。毕业后去了安徽一家国企钢厂,他比较能吃苦,工作一年后调离了倒班岗位,一直待到了现在。目前年收入18万左右,在当地买了房,也已结婚生子。媳妇是当地的一个辅警。室友C,内蒙古通辽人,年龄最小的一个,玩心比较重,特别喜欢玩游戏,因此成绩比较差,基本每年都挂科。大四补考多次后,总算拿到了毕业证,后来去了东北一家小国企,工作,半年后也接受不了倒班儿辞职,回到了老家。可能经历过倒班后都能激发斗志,后来顺利考入本校。读研的时候,找了一个小一届的女朋友,为了跟女友,一起去了河南一家钢厂,年薪10万左右,目前正在找机会跳槽。

最后是我自己,辽宁朝阳人,父母都是公务员。高考那几年,钢铁行业还比较火,父母为了稳定帮我选了这个专业。当时还以为冶金工程是黄金专业,结果入学后,才知道是演练钢铁的。大学时对本专业不感兴趣,更没什么目的性,唯一确定的就是难以接受倒班工作。恰逢钢铁行业不景气,所以选择了考研躲避,最终成功考研本校,但硕士毕业后还是入职了。安徽一家钢厂虽然没有倒班,但工作很辛苦,经常上夜班,好在工资还可以,年薪20万左右。总的来说,冶金工程的就业面比较窄,工作环境也比较差,比较辛苦。但是,钢铁行业的国企、央企很多,很容易就业,虽然很难大富大贵,但是达到小康水平问题不大,而且工作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薪资也就越高,这也算是个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