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借调省厅2年,跟着省厅的“大笔杆子”(40岁,正处级)。省厅文秘有8人。时间久了,我发现一个奇怪现象。一旦来大材料,8支“笔杆子”都会“抢”,来小材料反而“躲”。这和我在县局时完全相反。县局都是是“抢”小材料,“躲”大材料。
对这个现象,我当时很是不解。便去请教“大笔杆子”。大笔杆子跟我揭秘了其中的“奥妙”。
大家都知道,体制内的笔杆子,号称“四水干部”:喝墨水、费脑水、流汗水、尿黄水(上火)。写材料是个苦差事。
但你又不得不承认,体制内,没有人脉背景的普通人,想要快一点出头,当上“大笔杆子”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大笔杆子还有个绰号叫“秀才”,是能给主要领导出谋划策的“自己人”。
一旦当上“大笔杆子”,只要有合适的提拔机会,领导一般都优先想着。领导升迁离开前,通常会给安排一个更好的位置,以回报笔杆子对他的支持和付出。如果遇到特别信任、用着顺手的,还会直接带走,跟他进入更高的平台。
所以只有当上“大笔杆子”,为主要领导服务,才是对没有背景的普通人,“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实现“辛苦四五年,幸福一辈子”。
当上大笔杆子,获得为主要领导服务机会的关键,在于能写好大材料。比如领导人重要会议的讲话、汇报、方案等等。省厅的笔杆子们,都早就看透这点,才会“抢”大“躲”小。
如果只是知道,体制内做笔杆子对提拔有利,这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认为写小材料轻松,不费精力,还出成绩。殊不知,这样选择,很可能会陷入“四水干部”的坑里,每天点灯熬油,却得不到提拔。
所以,想在体制内早点进步,进入快车道。就要下功夫在“大材料上”。
怎么写好大材料呢?做到2点:
1、思想上,要和领导高度同频。懂他的理念、喜好、需求。当领导“肚子里的蛔虫”。这项能力需要掌握“如何理解领导意图”的技巧方法。
2、文字上,要熟练掌握各种材料的风格、规范、标准框架、经典句式、金句词汇、新政策新提法等。这项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最好是建立完善的资料库。
固然写大材料重要,也避不开所有小材料。
怎么写小材料,性价比最高呢?同样做到2点:
1、对新手来说。通过小材料练手,掌握框架、套路,熟悉公文模式,培养又快又好的写小材料的能力。小材料写的好了,自然就会得到写大材料的机会。
2、对老手来说,写小材料注重一个“快”字。套用模板、整合内容,尽可能节省体力、精力。
在此,为大家推荐一个实用程度非常高的工具箱。可以大大降低写大、小材料的难度。
这是一套2.3G大小的电子版套装,全部可复制直接实用。内含2个G左右,各行业各体制的公文资料库,既有大材料需要的:如何理解领导意图的技巧心法,又有标准框架、经典句式、金句词汇、新政策新提法等一套完善的资料库,省去你自己建立资料库的时间。又有小材料需要的模板,30分钟组装一个小材料很轻松。
完全可以比拟一个“大笔杆子”在身边随时指点。可以说是公文写作者必备工具箱。用过的笔杆子都很认可。
有意了解和购买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或看一看。
体制内有一种现象,叫“借调人员”或“跟班学习”。
今天部门组织聚会,为几名借调同事送行,这几位同事来自我们直属单位,最长的在我们部门借调了四年,但是没有一个能够留下。借调第一年原单位大力支持,第二年原单位极力忍受,第三年原单位开始要人回去。最为难的就是借调同事本人,活没少干,留下的希望却微乎其微,拿着原单位的工资和福利,在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地方使劲干活,原单位领导还不理解,嫌他们把自己单位的地给弄“荒”了。
所以,真的建议借调需谨慎,3-6个月的借调刚刚好,时间如果太长,又没有留下,那么回到原单位感觉又是一个重新开始。
部队的大规模调动和集结需要时间,就像动员一样,不可能随时就能开赴前线
一个普通军迷的视角亲俄媒体报道了红利曼莫斯科时间2022 年 9 月 25 日上午的情况,乌军继续大举进攻。以下是原文: 敌人,如预期的那样,在转移大量兵力后,昨天再次尝试突破我们在克拉斯尼利曼西北的阵地,意图切断他通过斯瓦托沃的补给,从而将我们的集团带入一个作战包围圈。 为了防止突破,俄军预备队被投入其中,整个晚上,晚上和今天早上继续与敌人进行激烈的战斗。 同样在今天,敌人再次试图从德武列琴斯克桥头堡突破到库皮扬斯克以北。 这里的战斗也在继续。 总的来说,一切仍在意料之中。 基辅的政治领导层已经吹嘘说,他们将在周日结束前占领克拉斯尼莱曼,因此一切可以投入的部队都已投入战斗……我们需要承受这最后的攻击。
借调的人不想干活正常,干多干少他工资又不在你们单位领,干得再好再多也不能留下来,时间一到就滚回原单位。
借调那些事
朋友曾借调上级组织部门工作半年,他发现借调有几个特点:
一是不差人,借人也就一个电话的事,基本上都会给面子,下级单位即使有天大的困难,也自己想办法克服,绝不耽误组织部门借人,就算是半夜去个电话,第二天人就能报到。
二是苗子多,组织部门借人,不是给谁借谁,而是想借谁借谁,人得年轻,研究生起步,最好是男的,还要能干活,大多是各单位重点培养的人选,来了就能上手。
三是卷得狠,组织部门本来活就多,再加上一帮小年轻都有自己的想法,互相还比着干、抢着干,因此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晚上8、9点下班都算是领导照顾,有时大家戏称每天工作分为:上午班、下午班和晚上班。
四是出路宽,对借调人员,通常都会安排出路,能留下的,会再分配到各个部门干一段时间,合适的就正式调入;不能留下的,如果想去别的职能部门,能安排的也都会给安排;就算仍回原单位的,也会给单位领导打打招呼,让给予一定的关照。
韦峰浮出水面,戴璐身上的谜团也就解开了。
先来梳理一下时间线:戴璐2016年借调到扬州市检察院,2018年再借调到广陵区纪委。2019年底调汶河街道办事处工作。2022年8月出任广陵区商务区局副局长。
韦某则是先任扬州市接待办主任,再任扬州市江都区委副书记、区长,江都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关键时间点来了:2019年9月至2021年7月,韦某出任高邮市委书记;2021年7月7日以后,组织出于防疫的考虑和需要,调韦峰出任广陵区区委书记。2022年2月,韦某出任淮安市副市长。
从以上时间点可以看到,韦某和戴璐的交集出现在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韦某出任广陵区区委书记期间,时间长度大约在8个月。这期间,韦某担负组织赋予的防疫重任,经常下基层指导防疫工作,与基层领导交谈防疫措施。而戴璐正好在街道办工作,街道办属于防疫的基层部门,戴璐战斗在防疫的第一线,当然会与韦书记有密切接触。正是这种密切接触增进了两人之间的感情,碰撞出了爱的火花。
2022年2月,韦书记因领导防疫得力,被组织上调至淮安市任副市长一职,而此后不久,也就是同年8月,戴璐从街道办上调广陵区商务局任副局长。据网上资料可知,2022年6月,戴璐还作为汶河街道办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统战委员参加妇联活动,到8月,就已经作为广陵区商务局副局长带队赴珠海招商。其中的奥妙自不待言。
不存在送了,很快就是调拨了!国内动物园都是借调,一段时间后还回去,再换新的去!
赠台大熊猫团团不幸离世! 龙应台:建议大陆再送一只给台湾
06:29借调虽然主要是用人单位推脱不想干活的理由,但是被借调人员在上级单位的历练确实是原生单位不容易有的,如果你的单位重视你,你就不用颠沛流离了,相较之下,借调单位更重视你一些。长远来看是好事,借调才两年而已,你年轻三五年是经得起的,时间长了就没意义,有心有条件,借调单位能大概率想起你的,体制内就这样,埋头苦干+巧干,心态要好,不要攀比
现在关于朱棣的影视作品,对于朱棣基本上都是正面形象,但如果你生活的时期是在朱棣统治时期,那么你肯定巴不得他早点驾崩。
永乐一朝仅二十二年,但在这二十二年的时间里,明朝六次大规模远征蒙古,调动的大军数量都在十万以上,一次下安南,调动的大军在三十万左右。
别的不说,就只说对外用兵,每一次调动百姓为大军提供后援,就起码三十万以上,甚至百万以上。
况且,永乐一朝并不是只对外用兵,对内也有各种各样的大工程。
营建新都城北京是一项,为了北京的未来通大运河是一项,修建朱棣自己的长陵是一项,这三项都是大项,随随便便拉一项出来,那都是需要数十万百姓。
而其他的小项,就比如修武当山,修大报恩寺,需要的百姓至少也得数万。
如果百姓出力,朝廷出钱的话,那么百姓或许并不反感,但是朝廷却仅仅只是管饭,碰到个别阴险的官吏,甚至会将饭钱装到自己的腰包里。
叫百姓白白工作,还得倒贴饭钱,简直比周扒皮还要周扒皮。
永乐十六年,滁州发生一起农民起义,本来兵部是打算强行镇压,但是当地的按察使郑辰直接指出了问题所在,那就是“民苦徭役而已”,只需要他一人就可以完成重任。
后来事实证明,他并没有夸海口。到当地,向百姓说明解除今年的徭役,起义便不攻自破,恢复到和平时期的状态。
永乐一朝百姓造反就如同家常便饭,就连昌平都爆发了一次农民起义,要知道昌平可就在京城的眼皮子底下。
劳民伤财的人是他朱棣,但是他朱棣在位二十二年,连一道“罪己诏”都没有下,相比汉武帝,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在他那辉煌的功绩背后,是无数百姓的鲜血,无数百姓的生命,无数百姓的汗水。
说的难听一点,他就是明朝的秦始皇,一朝得势就好大喜功。也怪不得他的儿子朱高帜一继位就停止了下西洋活动。
下西洋虽然能够给明朝带来繁荣,也就是万国来朝,但是耗费的国力却是不言自明。出去的时候带一大堆东西出去,别人来进贡又送了一大堆东西出去。
不说当时的百姓,就连当时的皇帝都能够看出这是一笔亏本买卖,虽然这笔亏本买卖在现在看来是值得夸耀的雄业。
看到了这里还有人想去永乐一朝吗?必须要清楚,大部分人都只是普通百姓。
时间台短了!还没调动起气氛呢时间就到了!要么别让人家上!上了就多给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