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2023年湖北省考今日9:00开始,可以确认报名缴fei了!
为期三天,“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错过确认报名时间,将无法参加2023年2月25日举行的湖北省考!
除了部分考生会因岗位未达到招录比例可以递补外,大部分考生在这次确认报名后将无法更改岗位。
报名确认之后,就可以安心准备考试了~
2023湖北省考考试主要报考两门《行测》和《申论》,村干定向只考《综合知识》一门。部分岗位,如公安岗,需要考专业科目。
不少考生都很迷茫,不知道最后这段时间到底应该如何备考和刷题,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灵鹏教育#线下课程的时间安排作为参考:
1、套卷刷题12天(全程老师监督和讲解);
2、全真线下模考实战(考后有批阅和老师讲解,考试走省考标准流程,有答题卡,机器扫码答题卡,老师按省考阅卷规则真人阅卷);
3、进阶题海12天(针对考生薄弱模块出题、练题、老师讲解);
4、全力冲击2天(科学指导+常识预测+考点预测)。
最后的备考时间,要分阶段备考,通过模考记性查漏补缺。最主要的当然是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啦~
担心自家孩子没法考上,或者自己离岗位进面分数还差一些分的家长或者考生,可以多多了解~~
后台回复“2023省考”可获得#2023湖北省考#线下笔试课程详情。
加油!
#湖北省考[超话]#
清欠中超不应该动真格的吗?联赛缩编总比有滥竽充数的球队存在强百倍,我旗帜鲜明的支持中国足球宁缺毋滥!
宁缺毋滥,哪怕只有10支球队的中超联赛,也比鱼龙混杂的18支强!中国足球现在的市场不适宜降级的球队递补,因为现在的降级球队本身在赛季开始之前已经名不副实,配不上顶级联赛的门票。
经营不善,入不敷出,就是假大空。玩足球就要烧钱,还要烧的有火候。武汉长江降级,咎由自取。广州队降级,咎由自取。河北队降级,咎由自取。深圳队朝不保夕?同样是咎由自取。这些俱乐部还不如那几支升班马有活力和追求,更比不上数十年如一日的底蕴俱乐部。
遇到机会,就像苍蝇。遇到困难,就像死猪。沉沦不可怜,解散不足惜。中国需要足球,证明没有什么做不到、做不好!足球需要净土和良心,有了这些才有未来!#怪不可思议# #中超#
津媒:面子工程要不得,中超联赛维持18支球队的规模没有必要
1月27日讯 武汉长江俱乐部1月25日发布公告,宣布今后将不再参加中国男子足球职业联赛,《天津日报》撰文表示,面子工程要不得,中超联赛维持18支球队的规模没有必要。
目前,中国足球各级职业联赛,遭遇欠薪问题的球队不在少数。上赛季除了武汉长江队之外,还有众多球队曾经遭遇了扣分的处罚。新赛季开始前,不知道会有多少“武汉长江队”主动选择解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超联赛的深圳队和广州城的问题尚未解决,如果俱乐部股改问题依然没有转机,那么只能仿效武汉长江队的做法。中国足协能做的选择题是:要么启动递补名额机制,要么缩减中超联赛参赛规模。
以目前中超联赛的整体竞争力,维持18支球队的规模没有必要。2022赛季,中超联赛扩军至18支,但一些球队出现了竞争力严重下降的问题,联赛的质量大受影响。
在各级职业联赛遭遇经营困难的影响下,中国足协更应该严格执行联赛的准入标准,甚至要做好参赛球队规模锐减的准备。与其负面新闻不断,还不如缩减参赛球队规模保证质量,面子工程不仅要不得,而且很害人。
中超16支,中甲20支,中乙24支(南北分区各12支),中冠32支(南北各16支) 这是目前最理想的金字塔模式, 好好搞联赛和青训,毕竟国内想玩足球的企业也还挺多,恢复企业冠名看看现在的中性名太难听了还不如冠名 足协脱离体育总局成立单独的足球职业联盟 这样中国足球才有希望!
一支中超队伍按规定最少有几百人的青训,短视的人才会要求减队伍的。足协把捞钱的心思放在青训上才是正途。短期的比赛质量下降已经不可避免,还要压缩从业人员不是竭泽而渔的行为吗?
18支球队不是问题,问题是发展方向大错特错,我们要用18支球队多给国内球员尤其是年轻球员打比赛的机会,选择外援也已实用为准,而不应该搞华而不实、饮鸩止渴的金元足球、军备竞赛。钱不少花,中国球员水平不见长,钱都让外援赚走了,虽然拿到几个亚冠冠军,但那只是镜花水月,中国足球本身没有多大质的提高。
陈戌源把联赛搞成这样,不问责吗?
联赛目前主要问题是没钱,没钱一跟经济大环境有关系!
各省搞联赛,年底搞杯赛。基层足球成本低,普及效果好,参与度高。建立好业余到职业,校园足球到职业青训的完善通道,整个足球氛围和市场才能良性循环。为啥西亚非洲的顶级联赛并不那么有影响力,但是别人的群众基础依然能保证人才的产出。
镇级和市级 小学到高中都要搞联赛 方便人才选拔!
也可以各省级行政区效仿巴西单独搞自己的足球联赛吧,然后在每年的春季再抽出一个月的时间集齐34省(暂缺台湾省,那就33省)的冠军球队效仿世界杯打一个赛会制总决赛来争夺“中国足球封神杯”的冠军。这样一来,中国足球自成一体,国家队参不参加世界杯都无所谓了。中国球迷一年四季有看不完的足球赛事,整个足球产业的蓬勃发展不知能养活多少职业球员。一个经济高度发展、运动遍地开花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不败![奋斗][奋斗][奋斗]
同时中国足球不是球队多少的问题,需尽快净化我们的足球环境,没有黑哨,没有潜规则,不图私利,可以在有形市场环境竞争,有一批对足球的热爱的人,每个人在自已位置兢兢业业,我们的足球才能真正好起来!
随着武汉长江队的退出,广州恒大队成为了中超的首选递补,一旦再有中超球队退出,广州队将自动递补进中超。
如果足协坚持宁缺毋滥,不让广州队递补,那就真正坐实了“搞垮”恒大队的流言蜚语。所以,现在的足协真心为难,他们的首要任务是保证目前的18支中超球队不要再出幺蛾子。
在武汉长江宣布解散之后,毫无疑问会涉及到谁来递补的问题,这样也会造成中超、中甲等各级球队的调整,必然会有一些降级的球队通过递补又回来了,那么已经降级的广州队、河北队是不是只降其中一支呢?那么中甲球队的升降又该如何呢?总之中国足球总会有很多问题摆在大家面前,而足协在处理这些事上总会显得非常业余。
就在中超、中甲还在为凑齐队伍犯愁的时候,隔壁的日本联赛却已经制定了2024赛季各级别参赛队伍皆为20支,顶级联赛参赛球队数量为20支,这也是充分与欧洲主流联赛接轨了,虽然不是欧洲球会的跨年制,但比赛数量是大大增加了,这是中超比不上的,同样韩国K联赛尽管只有12支球队,但33轮常规赛加上争冠组与保级组的赛事,整体也可以达到38场比赛,日韩的联赛在数量和质量上优于中超,并且人才也在不断涌现,留洋的留洋,在五大联赛打上主力的越来越多,中国足球被日韩所长期压制也就不难理解了。
8冠王补位留级中超?别想了!
随着武汉长江队宣布退出中超,按照足协的相关规定,将由降级的球队递补中超资格,而广州队是第一顺位。
但是足协早早表示宁缺毋滥,看来绝不会轻易放弃对恒大的打击。
但是,有一说一,恒大的小球员更适合去低级别联赛锻炼一下,或许还能踢出来几个,在中超只能被虐,对球员自信心打击太大,不利于成长。
并且,中超球队留十支就够了,足协和裁判也可以精减人员,节约费用。
#我的生活也是头条#
武汉长江队解散,广州队有望优先递补中超,这条新闻还有待证实。这件事如果成真,也就能说明为什么广州队2022年整个赛季摆烂了,因为他们早就提前预判了形式。只要他们想踢中超,2023年肯定能回来,因为中超解散的队伍后续还有,所以上个赛季也不用辛辛苦苦踢球了,因为他们根本不担心降级问题,输了整个赛季又怎样,还不是下一年照常进行中超比赛。这件事也间接说明了中国足协管理上有多烂,只要是足球上出现的问题,中超联赛都能遇见,而且比人家有过之而无不及。2023年春节已过,我们就看看2023年中超联赛还有什么奇葩事吧!
中国足球真正的“寒冬”才刚刚开始,从现在起足协要做好以下的准备了:
第一,别再纠结武汉长江退出的遗憾了,如何解决好遗留的矛盾才是最重要的。武汉长江想要退出中国足坛的想法并不是一天两天了,毕竟失望的投资环境已经没有让他们继续下去的理由,只能说“李铁事件”成为压垮俱乐部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二,接下来,会有更多的俱乐部退出。像河北队,主力球员纷纷离开,靠着一帮不知名的年轻球员踢完一个赛季着实不易,自从赛季结束之后,至今没有集结的消息。另外还有广州队、广州城、深圳队,几乎都处在崩溃的边缘。其实武汉长江比他们的情况还要好,即便是如此也难逃解散的命运,试想一下其他球队呢,也许武汉长江的离开就是那个多米诺骨牌。
第三,联赛缩水已成定局。武汉长江退出就已经缩减了中超参赛球队,并且接下来大概还有球队难逃离开的命运,也就是说联赛缩水基本没什么悬念了。足协要考虑的是,究竟是按缩水的球队安排,还是让中甲递补。虽然媒体的声音是宁缺毋滥,保证中超的精彩程度,但毕竟足协还没有正面发声。#中国足球#
今年解散的球队不会只有武汉卓尔一个,去年中甲降级的球队都有可能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