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生机大会#选择热门行业院校,诸如两电一邮、两财一贸、南邮、杭电等,从就业角度来说,就要读它们的主打王牌专业,如果高分就读非王牌专业或者是冷门专业,那么得不偿失,非常划不来!
比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就要选择它的计算机类(计算机,软件)、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工商管理类(会计),自动化类等王牌专业,当然机械类相关专业也是它的主打专业,但就业质量整体上一般,而社会学、汉语国际教育、传播学等专业本就非它主打专业,尤其是社会学,可以说是冷门中的冷门,高分读杭电这种工科院校完全是失策(家里有矿除外)!
实际上杭电2021年在重庆(物理类)社会学收分高达593分,17414位次,这个专业倾向于理论研究,本科就业对口岗位极少,哪怕是最顶尖的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该专业就业率都不高(70%多),考公也大多集中于三不限岗位,而杭电又是实打实的工科院校,优势专业集中于工科,它也是非985、211、双一流院校,你说这个专业高分就读价值几何?
593分实际上有数个211院校可以选择,也能读浙工大、浙理工、浙商大等多数专业,本地的重邮除了两个专业不能选择外其他都能读,也就是说这个分数选择范围很广,很多选择从就业角度看绝对比杭电社会学好!
也有人会说去了转专业,但转热门专业难度极大,不亚于高考,绝大多数人难以成功!报名人数往往是接收名额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转热门专业并不可行。
杭电社会学只是一个例子,像西电的汉语言文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社会学等都不具备高分就读的价值,因为那个分有太多更好的选择!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学2021年收分615,10086位次,2020年603分,7427位次,这种读西政的法学绰绰有余,读很多211的王牌热门专业也有可能。
专业选择一定要与热门行业院校特色相结合,这是需要家长学生必须高度重视的,理科生(物理类)一定要高度重视专业选择,就现在趋势看,哪怕顶尖985,专业不怎么样,就业质量也没保证!而且,从现在趋势看,定向选调除了几个顶尖985外,对其他学校专业要求越来越高。#重庆# #高考# #高考志愿#
城市(地域)是志愿填报里面一个重要参考要素,在分数的基础上,结合考生自身的特点与规划去平衡院校(平台)、专业、地域,尽可能做到均衡,这是志愿填报要达到的核心目标要求,但,三个因素不能搞一刀切,因为现实中因为分数不理想或者某些考生特殊要求,可以有所侧重,但决不能大肆宣传某某第一论,比如城市第一论,读大学就是选城市等这样的偏激观点!反复强调,城市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考虑的首要因素,毕竟志愿填报针对的核心是考生自己,个性化的方案!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城市是一个重要因素,好的城市带来的资源,机会,视野等等是不可忽视的,优点很多,但在哪个城市读大学不完全等同于在该城市就业生活!比如兰州大学,哈工大所在地域并不发达,甚至比较偏僻,经济也相对落后,但两所985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多数流向发达的北上广等城市,内涵就是品牌优势,社会认可,很多专业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所以去发达城市就业不存在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毕业生留在本地的也相对不多,当然,城市发达,提供的工作岗位较多,本地名校毕业生留下工作的可能相对更多,这个不能否认,而我个人认为:能否在发达城市就业取决于学校知名度,专业与城市发展契合度,个人专业能力水平。说白了,只要学校档次高,专业能力强且符合某发达城市发展需求,那么自然不用担心就业问题。因此,城市第一论相对来说是不科学的,不是普遍实用的志愿填报指南。
第二,若以城市为第一考虑要素,而分数又相对不是很高,那么很可能会出现院校平台或者专业降档次或者说降维情况,这一点务必要注意!比如2020年我一亲戚育才毕业的,高考文科610,非要以北京为第一考虑因素(她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针对她个人来说,城市第一考虑我们是认可的,其他的考生就要慎重考虑),以610分来说,少数985是没问题的,甚至兰大等几乎可以挑选绝大部分专业,但以北京为首要考虑因素,那么连收分最低的央民都考不起,还是差几分!更不用说清北人师航理,中农也不行。最后志愿填报就是a志愿冲央民,当时跟她说冲政策性985央民都很难,后面还要服从专业调剂,b志愿211的北林,第一个专业是工商管理大类,c志愿是北京科大,d是北京化工,因为大家都知道,文科比较吃学校平台,但可惜的是连最低分的央民也无缘,最终b志愿北林第一个专业录取了,该志愿确实有北京这个地域,但学校从985降维到211,专业还过得去,她本人还是比较满意,因为自己的规划就是优先体验大城市,快节奏。如果是我的话,我或许优先选择平台加专业都能兼顾的兰大(核心理念就是平台与专业兼顾带来的收益优先考虑),而时代发展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可以借助于兰大平台25%保研率努力推免到相对更好的平台,最低研究生毕业,将来就业到发达城市并不难,或者本科努力走定向选调等,当然,每个人想法,特点,规划不同,在这里要告诫家长考生城市第一论的潜在风险。
第二个例子就是2020年南岸区高考理科614的某同学,这个分数也有点点尴尬,该同学因为体检限制,可选专业不多,而家长反复要求将来好就业,反复沟通解读专业后,该生对计算机类的软工比较感兴趣,数学也有130多,英语水平也过得去,也在高考后学习和了解了该专业一些内容知识,如果仅仅以城市为第一考虑因素,那么以最大经济中心上海来说,市属211上海大学能投档,但进入大类工科试验班(计算机,电气等等)未知,因为最低607学校投档线,就算进入,那么将来还要分流,也是麻烦事,专业不定,而且仅仅是211平台,这难道是好志愿?同样,以北京为例,北工大投档分605,也不敢保证能录取到计算机类相关专业。而我当时考虑的是985+计算机类行不行,而且该985最好是工科的,计算机类又是它的王牌专业,这样就业,深造等都能满足,进可攻退可守,不过肯定要降低地域要求,因为分只有614啊,位次5400-5600左右了,你不能面面俱到,重大投档可以,但计算机电气建筑等分向来很高,不用考虑,反复推算沈阳的东北大学有可能满足,结合计划人数,近几年的位次走向,以及自己的经验等,就把a志愿东北大学定住,第一专业计算机类,b,c等可以定南邮或者杭电,后面211的合工大等都可以排上,最终被东北大学计算机类录取,就算本科就业也不一定非要在沈阳,而东北大学今年就业最大单位却是华为,华为,腾讯都校招,还有东北五校招聘会这个平台,所以只要学习能力强,学校平台高,专业契合度好,就业何愁???
第三,我们也必须看到,发达城市固然有种种好处与优点,但也存在生活成本高,房价高定居难等严峻问题,不能存在虚荣心好面子,盲目以去大城市为终极目标,这样有可能得不偿失!当然,分数比较理想或者就要读某些专业(如经管类)最好把城市作为重要因素考虑进去!#高考志愿填报# #重庆头条#
附图:兰大2021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