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真的那么有面子吗?这个真实故事告诉你(这个公务员还不是领导)
我家一亲戚,县里税务局基层小公务员,某天追尾了一辆奔驰S
(小擦碰)
奔驰司机下来就指着我们车开骂,后座那个老板,估计瞄到了前挡风玻璃的税务局通行证,马上下车制止司机,打了个圆场,开始友好聊天
那个司机前一秒还在骂,下一秒就不好意思,我刹车也踩急了
我亲戚打电话出险赔钱,那个老板还说别麻烦,别赔了。后面保险理赔员来了,老板死活不让动商业险,只要了交强险的一千,还要分我们一半,后面还僵持了一会儿,才让他收下这一千
以上,真人真事
“一加一”未能大于“二”--我的防疫生涯(112)
2015年6月初,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机构改革,把工商、食药监、质监和物价检查整合在一起,成立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这样整合的初衷据说是在不增加公务员编制的前提下,提高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的监管力度,从根本上来改变监管人员不足的局面。然而,一段时间运作下来,个人认为完全没有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单位层面组织的相关业务培训多流于形式;二是大家在“多做多错”的思想支配下,不愿意去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有的人甚至故意在培训考试中不愿过关,以达到逃避某种业务不熟悉工作的目的;三是单位把提高监管业务水准的重担全部压在基层负责人的肩上,不愿意去处理在交叉业务熟悉过程中出现的不作为慢作为现象。如此一来,整合后的相关监管业务水准只能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缺乏对被监管企业应具有的指导能力,更无法发现深层次的安全隐患。
喜欢的朋友们请予以关注点赞,并参与评论互动,谢谢。

公务员和事业编到底哪个更好?不都是铁饭碗吗?这两个可差远了。虽然他们都是体制内但是身份、待遇、晋升和考试是完全不一样的
首先说身份不同,公务员它是属于行政编制的是为国家服务的,工资全部来自于财政拨款。但是事业编制它属于公益性质的单位,所以它的工资拨款大概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全额拨款,比如学校里的老师工资全部都是来自于国家拨款,不会说是学生多了工资就高,也不会说因为学生没有了就没有工资。
第二是差额拨款,像医院里面的医生工资就会和医院里面的业绩挂钩,医院里面今年的业绩高,医生的收入就高。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自负盈亏,一般像什么景点、图书馆就是自负盈亏的
其次,公务员和事业编晋升也是有区别的,公务员是按照行政级别升迁的,比如副科进到正科,正科进到副处等等。事业编是走职称路线的,比如医生,他就是按照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这样的职称进行评级的,如果一家单位既有公务员又有事业编,那么公务员是可以当行政的领导,事业编制基本上是没有希望只能靠职称来涨工资。
最后,他们的招聘考试也是不一样的,公务员一般只有国考和省考一个人只能报考一个岗位,而且他们的考试时间和科目都是固定的,入编率也是相当低的。但是事业编不一样,有些单位是可以参加省级的统考,有些可以自己单位组织考试,每年的机会非常多更容易上岸。家长朋友们公务员和事业编,你们更希望孩子将来考哪个?我们可以在评论区聊一聊
公务员看病也和我们不一样,我爸妈都是公务员,他们看病不需要交钱,我们是和职工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