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某县乡镇体制工资到手5600,公积金1400左右,车补500。市区土著,每天往返100km+。现在油价,月均油耗1300元。不要考乡镇啊,兄弟们!
家属市直单位工资6000+,公积金1300左右,无车补,月均油耗700元。
平时代步有一辆十万元的、一辆一五万元的车,家属一直想换一个好一点的,看了BBA,目标一直不明确,感觉没有换车的必要,加上对电车的持续观望,故一直未换。
觉得花钱很恐慌。偶尔去泰盛、万达消费,除去首饰之类的一年总消费不过万。有很剧烈的(真的是剧烈哈哈哈)的恐慌感,总觉得经济要下行,所以希望能多存钱。家属也是个坚定的存钱党,我俩真是抠门到一块去了。
另外:
四沂土家具的多,但是很多都足吃了南坊改造的土地红利,有能力自己营商挣钱的属实不多。看看临沂有什么叫得上名号的企业就知道了。
觉得临沂的发展很畸形,放眼山东,不敢相信这是北方第一大省……不敢多哔哔。
慢慢熬,等退休南下。不能给孩子也消耗在北方。
发小父母给了700W+,让自己创业。非常努力的计划、开工、营业、营销,整个人两年间变得又瘦又黑,堪堪保本。实体是挺难。发小的亲妹妹,可能是因为家庭条件很好,从小也比较娇惯,学没有好好上,一直就无业游民。赶上了直播带货的风,搞了一段时间带货,发现挺挣钱的。此事重创发小。。。。。发小一气之下,去青岛发展了。
有山东临沂的吗?大家薪资多少?
体制内的几种编制。体制内有行政编、参公、工勤编、事业编(全额事业、差额事业、自收自支事业)几种。另外还有不在编的合同工、临时工等。虽然不在编,但是也大都是财政供养。
体制内行政编和事业编差距比较大,行政编的晋升途径比较多,领导岗位也多,行政编分一二三四调。一调是青岛副局,二调是正处,三调是介于正处和副处之间,四调是享受副处级待遇。普通行政编一般都可以升到四调和一级主任科员。
事业编分为五六七八九级等。正科是七级,副处是六级,正处是五级。岗位也比较少,因此很难提拔。
同级别的行政正科和事业正科,在工资待遇上,主要差在车补650元上,别的没啥。但是涉及到提拔的话,事业编就很难了。一辈子能混蛋五级就谢天谢地了。
因此,不仅体制外,体制内也是这样分明啊。
##青岛头条# 在青岛普通人的经济状况,说说我家吧,我是一个6个月的宝妈,11月正式去上班,婆婆来帮忙看孩子。其实挺焦虑的,面临着三个问题,一是婆婆过来同住不知道会产生多少矛盾,二是我很长时间不上班怕适应不了,三是工作岗位的变动以及在公司未来的发展,实话实说起码近几年好不了。
我俩都是大专学历,先生前几年做实体餐饮,因为疫情和商圈问题已经关门大吉了,结果你们可想而知,有负债。我一直有一份旱涝保丰收的工作,是一家生产类的央企,本来公司发展已经到了顶峰了,又因为疫情效益已经不可往日而语,工资一降再降,我又因为怀孕生娃花销特别大,前期因为出血孕酮低保胎花了很多钱,虽然公婆帮衬了不少,但先生总归是不愿意啃老,有些压力都自己默默承受。找了一份工作干了两个月,试用期工资4400,没签合同没有保险,因为我们有车,公司经常让开自己的车替公司办事,虽然有油补和车补,但我们总归是不愿意的。公司还不管饭,忙起来先生一天都吃不上饭,晚上下班还没有点,就这样干了两个来月,碰上了疫情,到了转正的时候应该交保险了,公司就借着疫情的由头说公司没钱了通知说不用去上班了。
我们公司因为没活,动不动就放假,也是到了年底了才上来活,活多的时候我一个月能挣七八千,平时就四五千。近期先生又找了个一个月五千的工作,单休有餐补油补还有奖励多的话也能到6000。我们房贷一个月1400,没有车贷,每个月要还之前的负债,已经快还完了,大概明年能彻底没负债,虽然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我还是好焦虑啊。每个月水电费,生活费,手机费,网费,物业费,化妆品衣服我可以节省一些,孩子的花销,保险,车险,人情往来,孝顺双方父母,哪哪都是钱,还是在保证我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前提下。
不是青岛消费高,是我们挣得少。前几天我把我的公积金都提出来了,能稍微减轻两个月的负担,两个月之后呢?自己吃点苦没什么,不能委屈了孩子,加油吧!打工人#日行一善# #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大彻大悟# #平凡人# #经济状况#
这是一个牛人的真实故事。
这位大哥1966年出生于山东,爷爷、大爷、父亲、四叔都是军人,可谓是满门忠烈。
他本人16岁参加工作,18岁在青岛科技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分配到一家塑料制品单位工作,1992年因超生被双开,第一次失业,三年后考取硕士,被一家民企银行录用,做到省大户中心主任。
2006年又一次因为超生被开,第二次失业。2009年考上博士学位,被一家央企电力公司录用,做到某大区市场负责人。
去年退休,退休前接到多家央企的返聘邀请。目前退休工资7934.22元,房补2366元,车补3565元,返聘工作12000元。
妻子1966年出生,卫校毕业,护士长退休,退休金4133元。
大女儿1990年出生,2006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十一年之后以优异成绩博士毕业,之后去非洲援非医疗队三年,2020年接到命令驰援武汉回国,在武汉四月解封隔离之后,十月份被派往中东执行援助任务。四月份回国,出现在援助上海的解放军行列里。
二女儿2010年高考成绩644分,选择了一家中医药大学,2021年临床医学 、康复医学双博士学历毕业,省武装部给女儿办理特招入伍手续,目前在援非医疗队工作。
老儿子16岁,去年提前参加了高考,总成绩404分,再加上特长分德语六级加45分,法语英语意大利语四级各加15分,少年散打全省亚军加20分,烈士亲属加十分,还有一篇论文步兵战车与无人机的协同作战在军报获奖,已经超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种作战学院的录取分数线了,因未到入伍年龄落榜了,学院领导专门打电话来安慰孩子,说孩子的简历部队很喜欢,并给予高度评价,鼓励明年到了十六岁入伍年龄直接录取。
今年孩子参加中考和高考,这小子今年打算报考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别的不报,考不上拉到。
真应了那句老话,老子英雄儿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