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报销/返买药钱对比,一目了然,到底两种方式更适合老百姓!
网上都在议论到底哪种方式更适合我们,有人觉得改革前好,有人觉得改革后好,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角度不一样,至于哪种合适,我觉得因人而异。
————————————————————
门诊就医直接刷医保卡结算,不用到医保局做门诊报销备案,要注意的是必须是正常参保状态。
报销规则(如哈尔滨),地方不同会有差别,以当地公布的政策为准。
年度起付标准为:400元!
在职人员: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支付比例为70%, 二级医疗机构支付比例为60%,三级医疗机构支付比例为50%,退休人员按照支付比例相应提高5%,年度最高支付额为3000元,在医保目录报销范围内的报销,不在的需要自费,累计超过报销额度后的部分也自费。
————————————————————
改革前:返的买药钱是个人工资额的2%扣款,加上一部分补贴。
改革后:只剩下个人缴费部分,没有了补贴,退休人员定额每月返90元,基本上返的买药钱比改革前少了一半以上。
为了报销,只能去医院看病,挂号排队交款,排队取药,折腾半天,既费时又费力,年龄大,并且身体不好的老人有点不太方便。
————————————————————
据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不太相同,不在参考范围内。什么时候要是医改之后,能和企业退休人员一样,我觉得才能让老百姓信服。
那么到底哪种方式更适合百姓呢?评论区聊一聊吧!
#居民医保#
医保新规定出来了。
《黑龙江省省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办法》(黑医保发〔2022〕58号)文件规定,退休人员政策做如下调整:
一、退休人员(不区分退休人员退休前身份、级别)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月定额划入,暂定为90元/月,固定不变,不再按照缴费基数划入
二、普通门诊统筹基金3000元
1、此普通门诊统筹基金(3000元)起付线为400元,以年为单位计算,剩余不累计。
2、每年起,普通门诊就医支付400元以上的部分开始启动门诊统筹基金支付
(1)一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75%
(2)二级医疗机构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65%
(3)三级医疗机构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55%
3、每人每年普通门诊统筹基金3000元使用完毕后,再到普通门诊就医,完全按照原有公务员补助补贴标准执行(即按照80%报销)
三、关于公务员补助(每年800元起付线)的说明
1、每个自然年开始后到普通门诊就医,达到400元起付线后,优先启动3000元普通门诊统筹基金
2、每个自然年公务员补助800元起付线=400元+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付后仍由个人支付的金额
3、个人支付800元至3000元统筹基金未使用完毕部分个人应支付金额=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付后仍由个人支付金额×20%
4、3000元统筹基金
使用完毕后,完全按照原有公务员补助补贴标准执行(即按照80%报销)
四、1、办理异地就医人员政策同上
2、未办理异地就医人员,在外地普通门诊就医(非转诊转院)按医院级别相应下调10%
备注:
1、以上政策标准自2023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2、政策范围内报销部分在刷卡结算时即可直接享受,无需手工报销
北京在职报销就是70……可以了自己多少的要出点钱//@毛毛虫的老宅:小孩不是公务员哪里能报销到90?//@一江502:居民医保规定报销百分之八九十,但我小孩住院几次都只能报六七十(不是疑难病),总有差不多比例的自费,这是行规吗?
2022年9月18日 医保比大家想象的给力。昨天写医保很好,把很多疾病重要的药物和诊疗措施都纳入报销范围,切实减轻了患者负担,按照医保报销的药物来选择治疗,经常就是指南推荐的权威治疗。但是也看见不少患者吐槽:比如自己的疾病使用的药物没进医保,比如医保控费后很多药医院没有,所以埋怨医保。请理解,医保的涵盖范围越来越广,但真的不可能所有的有用药物进医保,医保控费也是有理由的。我以前也埋怨医保,给临床医生设置了这么多条条框框,而且还老罚款,但事实证明这都是误解,医保的很多政策,包括药占比,都非常正确,尽管给临床医生增添了麻烦。因为不设置的话,医保资金真的扛不住很多医生的使劲开药。
公务员真香
去医院挂号我前面是一个公务员,看到他桌子上的挂号单报销后9毛钱,看看我这个老农民的报销后7.5元!
所以呢些还没考公务员的快冲啊!你看看人家的补贴,已经退休了,这完全是后顾无忧。生病也不怕啊!公务员真香。这辈子我是无缘只能是个老农民了。#2021加油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