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过年,在家遇到了一个邻居聊天,说某某人儿子夫妻俩在沪年薪百万了!听的我大吃一惊,顺着话路就说起村里大学生工作与收入。
我们村大学生还是比较少的。在读与毕业出外工作的大学生约占村总人口不到一成,我们生产组120人12名大学生,全毕业1年以上。有一人考研未工作,普通二本毕业8人,当时985院校毕业1人,211大学毕业3人,这就业的11人中无公务员,私企工作6人,2名教师,1名央企,2名地方国企。最高收入是二本毕业12年的夫妻俩,同学结婚的,在上海私企一个销售总监,一个码农2人都是年薪50万,次高收入是毕业11年的建材类销售片区经理约40万也是在上海,一个电信安防类销售组长年薪约20万在南京,2个本地教师收入不高不挂公积金在12万,央企的一个是985毕业年薪19万,2个地方国企的只有8~9万年薪,入职时间短,公积金不详,还有3个私企工作的大学生薪水不详,12名大学生有8人贷款买房了,还有4人也计划买房,他们在筹集首付,寻找购房时机。

抖音头条真的是人才汇聚,在这里我找到我喜欢的一类人,英语老师、公考面试老师、申论老师、真三高手、健身达人,那些始终坚持自己爱好的人,当然爱好无需坚持,但能一年如一日地更新实在不是坚持能做到的,是发自心底的热爱。我想,这些人都是我的榜样,指引我好好过完这一生。以前做事只问结果,现在上了年纪了,才发现过程才是美丽的,而结果只不过是过程做好了之后自然而然形成的。
2023年,我要学好英语,通过执业药师考试,成立我自己人生中第一家公司,做个医疗器械公司,做个平台,让跟我差不多的人能有个仓库,有个舒心的业务环境。
2023年,做到每天120个深蹲、120个俯卧撑。
2023年,做到公考自媒体每天出2个工具型视频,助力各位老铁公考备考。
2023年,继续我的公考带教事业

2023年,继续磨我的行测申论,找寻最优做题思考路径,能够做到让普通人学会,助力公考备考。
2023年,继续我的药品代理销售业务,这一块是主体,要深耕市场,打磨团队。
2023年,继续加油。#公务员考试#
1:老板给6000名员工同事开会!会议室里,老板说:现在工资低于40000的都可以先走了。人事经理一听转身就走了,老板叫住他,说:经理,你为什么要走啊?人事经理说:老板,我的工资只有39900啊!老板说:那100块钱去哪里了人事经理说:我今天早上迟到!
2:助求助,已经停好车开车门的时候撞倒了一个领着两个孩子的大妈,本来给她拍了拍土扶她起来了,然后她又坐地下不起来了,本来想给一千私了然后对方不妥协,被120拉去医院了现在在住院,车被事故科拖走了。这种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啊?

3:晚上下班回来,一进门就闻到一股烟味,我有些恼怒:“老公,你是不是抽烟了?”老公瞧了瞧我,一脸的悲哀:“初恋给我电话,说她那个孩子是我的,心情不好就抽了一支。”我呆住了,他却捧腹大笑:“和你开玩笑,看你吓的。”我如释重负,做饭时却越想越不对,过了半天终于弄清楚了:让他把在家里抽烟的事给混过去了!
4、姨子和她老公打着玩时不小心流产了,气的小姨子要离婚。他们去民政局的路上,要经过一条不大的河,到了河边,老公很快脱掉鞋子跳入水中。小姨子站在岸边,瞧着冰冷的水,正愁着怎么过去。老公回过头来温柔的对她说:“我背你过去吧。”没走多远,小姨子说:“算了,咱们回去吧。”老公诧异的问:“为什么啊?”小姨子不好意思的低着头说:“离婚回来,谁背我过去呢?”???

5;我表哥家开了一家屠宰场。从小她就听着猪的嚎叫声,谁的脾气都不会好。我已婚的表姐脾气还是比较暴躁,经常和她表姐吵架。昨天晚上他们两个吵得特别凶,我表哥就来我家散心,陪我儿子做手艺,画画。出乎意料的是,她的指甲
6、在枯燥乏味的物理课上,老师教了我们自由落体运动。他在讲台上拿着一个小铁球,在我们面前扔,突然一个小球从我头上掠过!我眼睛有病,伸手接住了,但老师什么也没说。我头脑一清二楚,喊着“去皮卡丘吧”,扔了回去。正好撞到老师聪明的头,我光荣地站出来。''
7;今天,请客请我们去家里吃饭。当我们走进一个同事家时,我们闻到了一道特别的菜。莉莉忍不住说,真好吃。你丈夫会做饭。多好的老公啊!敏敏说,你丈夫是厨师?我调侃道,应该是路边摊卖羊肉串吧!同事笑着说,我老公是火葬场的!所有人立刻沉默了。

8;在小学三年级的班会上,老师询问了同学们的理想。班长说:“我要当律师。这样你就可以为同胞辩护了。”。学习委员说:“我要当老师。这样才能教书育人,造福同胞。”。科代表说:“我会成为大老板,捐赠给贫困同胞。”老师问王二蛋:“你的理想是什么?”王二蛋不假思索地说:“我要做同胞了。”。
#搞笑##搞笑段子##幽默搞笑段子##搞笑幽默趣闻#
2022年末,居民存款余额高达120余万亿元,而本外币贷款余额219.1万亿元,约35%左右是居民贷款,约76.6万亿元。
简单点说就是,大家更愿意把钱存起来,而用于贷款消费的则低了40多万亿元。这样不利于通过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问题是,真的收取利息税就能促进消费吗?3年疫情,实体经济不景气,也让更多人对投资没有信心。反正我是不同意征收利息税的。

1、我们上班发工资的时候,已经收取个税了。
打个例子,工资在8000到15000之间,个税扣取约10%左右,1.5万的工资,一年下来就要扣取约1.8万的税额。一个家庭,有几个人能稳定在一万多的工资水平。而且,去除掉个税、社保后还能剩下多少。现在的消费水平,一万多的工资真的在一个家庭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2、80后90后,承担了巨大的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等各种经济压力。
在现在的社会,50万的存款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是,对于在利息比本金还高的房贷面前,年轻一代的压力对于老一代人真的是望而生畏。我们都是拿着自己20多岁30多岁,把自己未来的30年压在了房贷上,给银行打工,少则一两千月供,多则上万月供,想想心里发麻吗?还有,子女教育,各种商业化面前,补习班、兴趣班等等,都是高额消费;去个医院看医生,首先就是检查费随便就是几百上千,还有父母养老等各项费用。有存款并不代表就是富有,而是对这些高消费的社会面前,缺乏的安全感。

而专家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收利息税,怎么没见到专家们建议如何合理化各项压力消费呢?
3、80后90后逐步步入了35岁这道坎。
很多行业对年龄有限制,超过35岁的不要,国外很多国家不会有这样的限制,中国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限制?35岁正是壮年有经验需要发挥的时候,社会不要35岁的人工作,让这些人去抢吗?比如服务业、互联网、保险行业、公务员等等这些行业,一方面让这些人要消费促进经济,一方面又年龄歧视。这些不合理的限制,也没见到出台什么政策进行调解?
如果出台一些收税的政策刺激消费,那么请专家们也想想如何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对此,您怎么看呢!
#专家建议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利息税#
我们这边现在没人劝酒,大家适可而止,新郎新娘也不会真喝,就意思一下就行了,这个新郎对自己的酒量太自信,才会有这样的后果,我之前在酒店上班,有个小伙子也是喝酒喝醉了,在房间里喊不醒,我们都以为死了,后来打120,还叫来他同事和上司,都住在我们酒店,他同事说没人劝酒,是他自己贪杯,我见过太多醉酒的了,吐得不醒人事

能在120分钟把130道题做完并回答正确,难度系数1.8达到这一高度最低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怎么样才能接近这一水准?首先得是一个身体健康大脑正常的人,也就是从初中开始就阅读三千本历史地理知识,三百多本数理化知识,二年的国际国内实事述评,三千多本长短篇名著,一千多篇各种文策写作。这些是最基本的那么从初中到大学一共十年完成,考任何公务员笔试一定进入前三。所以说知识是日积月累的,黄天不负有心人。
快来人啊,快来人救命啊,快叫救护车,这叫声是2022年11月26日早上6点多钟从某小区地下车库,清洁工休息室里传出来的,当时我正在巡逻,听见这惨叫的声音,我马上就跑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就看见平时为小区打扫卫生的清洁工正躺在地上,口鼻耳都在流血,人事不醒,在他身边站着的是他老婆,这声音就是他老婆在呼救,我一看这种情况我马上就拿出手机拨打了120,120救护车大约20分钟就到了现场,医护人员就对他进行了简单的检查后,就把他抬上了救护车。

后来清洁工的老婆回来我们就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她才告诉我们,原来事情的经过是,清洁工早上4点多钟就来打扫楼道的清洁卫生,他是从楼上每层楼的打扫就在下楼时不小心,从四楼摔到了三楼,当时他是起不来的,但他还是强忍着站起来,走到自己的休息室里可是这一躺下,就在也无发站起来了,可是当时没有任何人知道,清洁工老婆给他送早餐来,走到清洁工休息室才看到他躺在地上,问他怎么回事,可他根本就没办法回答了,所以就出现了文章的开头,那惨叫的声音。
后经医生的检查,他的头骨严重损伤,医药费用了十几万,还是没能保住他的生命,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后来清洁工老婆就找到单位要求给予工伤补助,可是单位说他不是我们公司的员工,单位不会承担工伤补助,嘿,这就怪了,清洁工在上班时间出的事怎么就不能算工伤,原来是这家公司招聘的是这个清洁工的老婆在这个公司,而这个清洁工是帮他老婆在这里打扫卫生,所以出了事公司不负责任,从法律法规和劳动法之规定这种情况是不能算工伤的。但是当时老板出于人道主义,就承诺给他5000元的补助,可是老板只是口头承诺了,后来又不遵守自己的承诺,5000元钱,至今都没有兑现,而且还把这个清洁工的老婆辞退了,现在清洁公司老板还把,清洁工老婆的电话,微信全拉黑了,根本就联系不上了。友友们你们认为这个清洁工老婆该怎么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