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野生动物的屠杀以满足口腹之欲,在七十年代的新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这种行为在现在看来真是野蛮至极!那一夜我亲眼目睹的枪杀一群珍稀动物黄羊的血腥画面,至今想起还令人难过愤慨!
那时的我也只有五六岁吧,虽然懵懂无知但也稍懂人事了。我的父亲是新疆哈密的一名长途线务员,当时带我们一家人驻守在一个叫七角井的偏远公社里。
和我们住在一起的还有几名邮电载波护理人员,他们有一辆“嘎斯”工程卡车,另外还配备了一把半自动步枪。配枪,在那个时代似乎很平常。
在那个缺吃少喝的岁月,人们肚里都缺油水,极度缺乏动物蛋白。即使他们这些干邮政的公家人,也常常在内心琢磨着去打些野味来打打牙祭。
那时的新疆戈壁滩上,尽管荒芜凄凉,飞风走石,但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尤其像黄羊、大头羊,都能时时看到它们在长满红柳及芨芨草的戈壁上飞奔……

终于,又一次对于黄羊的夜晚屠杀行动开始了,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带上了好奇的我。
“嘎斯”卡车在布满石子的“搓板路”上剧烈地颠簸着,雪亮的车大灯射向了大漠的深处,撕裂了夜的黑衣。
小小的我坐在驾驶室里上下颠簸着,我的心儿充满无限期待。敞开的车箱上站着几位叔叔,他们的手紧紧地抓住护板,而其中的一位怀里紧紧抱着那支半自动步枪。
对于狩猎地,叔叔们早已烂熟于心。快到黄羊栖息地时,卡车放缓了速度,关了远光灯,车慢慢地、悄悄地向黄羊的腹地开去。
突然,在卡车的左前方发出了扑腾腾的响动声,随即这声音形成了一片,成群的黄羊从唾梦惊醒过来。
“注意,黄羊出现了,车大灯快打向左边!”那位叔叔喊声未落,强烈的灯光刺向左边,把漆黑的夜撕开了一道雪白的大道。
霎时,一群黄里透着黑褐色的黄羊暴露在灯光里,它们骚动起来,它们就顺着笔直的、雪亮的光柱向戈壁深处狂奔而去……

“呯”,半自动步枪发出了第一声枪响,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是那样刺耳,随之一头黄羊一个趔趄,栽倒在沙地上,它不停地抽搐着!
看到同伴倒地,其它的黄羊更加拼命地向前狂奔,然而它们今夜已逃不脱这宿命!它们就在这雪白笔直的,人们为它们设定的“阳关大道”上,随着一声又一声的枪响而一头接一头的扑倒在路上……
年幼的我被眼前这一幕强烈的震撼了,无知的心里还在暗笑这傻乎乎的黄羊!
终于,叔叔们也心满意足了,卡车停下了追击的脚步。叔叔们打扫战场后,清点战利品达到了七、八只之多。
黄羊的尸体就被杂乱地丢满了车箱,它们大睁着散大的瞳孔,似乎在控诉这人类的暴行!
满载而归后的情景想必读者都知道:先瓜分一空,然后剥皮剔骨煮一大铁锅,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一夜无眠……
这黄羊肉不久就吃完了,他们马上又在酝酿下着一次的行动。于是,同样的一幕幕悲剧又重复上演!
原来还是成群成群的黄羊,很快就被人吃成了珍稀动物。现在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有权利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
愿对野生动物的屠杀永远不再重演!
#保护野生动物# #枫桥叶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