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身边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本科或者专科毕业好几年了,也就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了,却不去工作,在家专职考研或者是考公。这实际是变相的“啃老”,自己却美其名曰“奋斗”。
表姐家的孩子就是这样,男生,26岁了,独生子,毕业四年了,考了两年研究生没考上,父母不舍得让他去做基层工作,只想让他当公务员。他便开始在家专职考公务员。考了两年多了,仍然无果。说准备明年再战……我担心如果他明年再没考上怎么办?考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难道准备一辈子和公务员死磕到底了?
一个二十五六岁的男生还不去工作,已经与社会开始严重脱轨。但家长说工作了怕他耽误时间,不能全力以赴考试,反正家里也供养得起。实际上他在家里全职考试也未必是全力以赴。而日子却过得昏天黑地。上午睡到十一点,吃完中饭再睡个懒觉,下午和晚上学一会儿,夜里打游戏打到三四点。吃喝不愁,生活无忧。实际上他也没有太大的动力去学习。

家长一厢情愿的觉得只要努力考,他早晚能考上公务员。实际上他的孩子并没有努力。退一步说,即便努力了,公务员那么低的录取率,也有大批的人终究是考不上。所以考公只能是作为一个职业选择,边工作边考一下。而不能当成全部目标。我觉得这些专职考研或考公的孩子,如果有个10年8年考不上,那整个人就废了,不知道家长是怎么想的。
小姨子的闺女考上了教师事业编,这身价一下子窜上了天。这丫头的颜值与同龄女孩相比,属中等偏上型,打分在八十五分左右吧。到学习上班没几天,认识不认识的都跑过来有搭无搭的聊两句,无非是问问闺女多大了,有没有对象。
小姨子和闺女在找对象上是有严格要求的:女孩把对方有钱当作首选要求,父母希望把闺女嫁进钱窝里,以后闺女不受罪,自己也能粘点光。

第一个见面的家在郊区 ,父亲开了个屠宰场是杀猪的,一年挣个百八十万的没问题,小伙子才大学毕业,还没找工作,个子一米七四,女孩穿高跟鞋和他差不多。男孩子一见钟情,女孩觉得能讲究,男孩比较腼腆,说话小声细语的,让人放心。可小姨子不知道什么想法,叫闺女问问人家能不能在海南给买套房子,弄得小伙子一头雾水,问了好几次在海南买房干什么,小丫头没法解释,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第二个是个某局的公务员,职业稳定,但小伙子长相一般,个头不太高,家庭情况直接不能提,父母都健在,还有几个弟弟妹妹上学。要嫁给这样的人家,如同掉进苦海里,十年二十年怕翻不过身来。
第三个是警察,长得也不帅,在外县公安局上班。两个要结婚了,得过牛郎织女的日子,天天少人疼没人爱的,自己光吃外卖怎么行,再说他的职业也很有风险,万一出了个三长两短,守寡这事想也不敢想啊。

第四个家在城里,父亲是老板,家有存款上千万,小伙子专职考公务员,几次都名落孙山,现在还在冲刺。闺女和这个小伙恋的时间比较长,对方家长催着结婚,小姨子这边怕结婚时别人问新郎是干什么的,要说是“无业游民”,这脸朝哪里放啊!
小姨子至今不提结婚的事,希望闺女再找几个备胎,多项选择,择优录取。如此这般折腾,闺女成了老姑娘怎么办?
连续看到“山东人爱编制”的梗,先是在飞岸老师评论公务员降薪的评论区里看到,有点一头雾水,很快卢克文又说到这个话题,其实“编制”这个东西谁不爱呢?大部分中国人都爱吧?毕竟优秀的、自信的、骨子里有闯劲的年轻人在国人占比中还是少数,大部分人是不得不去到社会上找口饭吃或被迫创业,经济不景气首先是社会上的打工人或创业者受冲击,最后最后才影响到公务员。公务员仅仅是降薪,打工人、创业者遭遇的可是失业和投资打水漂或负债啊!降薪算什么?好歹有口饭吃啊,熬到退休退休金还是普通打工人退休金的两三倍,飞岸老师说的没毛病!
我侄子从毕业到现在年年考公务员,之前还做政府部门的合同工,去年辞职专职考公,进过两次面试,到今年都28了还没考上,我这当姑的多次劝他到大城市闯闯,人家不为所动,说的话让我汗颜:“我们年轻人不留在家乡谁来建设家乡呢?”从此不再劝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