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与实际是有差距的,我们应该以放松心态欣赏文艺作品,实际的基层状况也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我国的经济繁荣和艰难的防疫工作离不开广大基层公务员的辛苦付出,借此机会,是我们广大的群众应保持理性客观的平常心态!
(1)现阶段西医的理论体系无法解决疫情
(2)社会管控的能力无法满足广大民众的,很糙,一刀切很多。
(3)基层人员的能力有待提升,可能需要培养培养,无法处理一些大问题
(4)检测公司可能造假
(5)大疫三年,被动防疫跟防疫主体关系太低。依旧是老旧方式毫无新意。
(6)公务员们对于大流行病的防疫不太了解。得亏是有魄力的领导,要不然疫情之初还真就抓瞎了。知识普及这块还是欠缺。人的不知所措来源于不知道。
中国人不是说不愿配合防疫工作,你能力比我强又把我放在心上,那我就听你的。但你要是又菜又爱玩,那我可就有想法了。
全世界范围的疫情恐怕也是地球的第一次。初期用封控其实也没什么太大问题,恰恰是做得很好。只是说3年过去了,依旧没什么成长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不少人都习惯了一有就封,觉得是万能药。以其他方式锻炼身体增强提抗力其实也很重要。例如说:
练练气功,做做体操
需要说的是这只能提高抵抗力,真实的防疫还是得注意一些具体事项。增强抵抗力跟得不得病毒是两码事。
胡锡进认为,官员把”宁肯不要成绩,也决不犯一次错误”做为座右铭是一种悲哀。我不是官员,但从获得的各种信息来看,似乎官场不是这样的。如果真像胡锡进所说“一失万无”,就不会出现前几年防疫过程中“层层加码”的现象!为什么会“层层加码”?为了“零感染”的成绩啊!至于是不是违反了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那他就不管了!这是不是说明实际情况和老胡说的相反呢?
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规规矩矩按法律规定做事就好,要什么创新?每个公职人员都尽可能不犯错,那才是好的生态。
封控一个多月了,低风险还不解封,所谓社区工作人员公务员们打着防疫的旗号拿着高工资,新郑市委真是不管老百姓死活啊
我毕业就进去了省厅,后来到省委组织部工作了一年多,干了四年后离开了,到了祖国最南边,中途自己创业,进企业,当老师,后来又进了体制做公务员,又调到了组织部。
毕业就进体制的好处在于:1,早起步,基层积累优势明显,仕途的发展空间大,不怕熬。当然最好是从高点的平台下去,基层经验没事的,可以补。
2,心思单一,学习较快,较虚心,能较快接受和适应体制的运行规则,就算短期会抱怨也很少会觉得纠结痛苦(没有真正接触体制外的社会,对比的参数少,世界观不会和体制有多大冲突)。
想想体制内大多数人都是科员和副科级,一般的单位工资都是四位数,而且工资都不咋变。体制内如果想进步只有业务能力不行呀,还得八面玲珑,亲近领导,多累。一不小心还会被战队!闲人是非多啊。而且体制内也加班,前一段时间还有通宵的单位,政府单位就更别说了,劳心劳力啊!
体制外多劳多得,只要有业务能力,不用管那么多人心是非,只要有业绩就有回报。
在公务员考试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能考进体制已经说明你的优秀,如果你是刚出校园的萌新,没有在社会上经历过毒打,可能进入体制会相当的不快乐,领导的压榨,办公室政治的无所适从,基层工作的繁琐,看不到头的加班……特别是某些特殊关键岗位的(我指的有且不限有两办材料岗、组织、基层防疫等)007、白加黑,懂得都懂,而老阿姨作为过来人,你们现在经历的其实我们都经历过,曾经比你们还惨,你以为现在的办公室政治险恶?
那是你没见过机构合并时真刀真枪抢座位的血雨腥风,你以为现在的领导压榨新人?
那是你没见过以前材料都靠手写时七天七夜不眠不休,所以当你初来乍到来到单位发现老哥哥老姐姐们一个个油的不行,特别是那些年纪一把屁事不干专职聊天瞎逛没有职务的老哥哥老姐姐们,请理解她们他们上不去或者根本不想上去的无奈,或者干脆就是个不在编,你要庆幸有这些老油条才能突显你工作能力的突出,有这些悠闲党才能凸显你的上进和不容易,领导不瞎,是金子总会发光,你一个凭考试进来的无门无势凭的就是实打实的工作业绩,所以有进步想法的你,不要和同事比,特别是不要和耍了的同事比,人家能耍也是工作几十年练就的本领,你如果也想这样至少也得先修炼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