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体制内职级并行的疑问[what][what]
大家都知道现在公务员是职级并行,只要工作年限到了,即使没有职务,也会自动提升到下一级别,与有职务的人相比,一分钱也不会少挣,当然有的单位有比例限制,但是一般的市级单位没有比例限制,到年限就提级,一直提到正科级,再往上的处级就不是混年限就可以的了。
职级并行是这两年才出现的政策,本意是为了公平,为了避免有人当一辈子科员,为了避免40岁左右升职无望的人躺平了。
但是,职级并行后,真的解决这些问题了吗?
但愿如你所说,三十岁到一级主任
111路由器WAN职级并行的初衷是好的,解决了基层一线多年难升的副科病!在县局单位,受职务限制,许多人进入单位是办事员或是科员,临到退休了也还是科员!40多年原地踏步的一眼望到头!职级并行后,通过几年的,许多人都晋升到了二级或者一级主任科员!现在新入职人员,假设23岁入职,在正常情况下31岁就可以升到一级,但凡赶上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多几个提前半年,30岁不到就到了一级的天花板了!受职级职数限制,就得熬年龄,熬个二十多年!!一点期盼都没有!
你确定一分都不少?你还年轻啊。调整工资分职务晋升和职级晋升,职级并行调的是职级,比职务晋升少不少钱呢。
你都懂怎么说的出比副处低?两个有可比性?//@静水流深冰:懂啊 那就没区别了吗?本来也是这个道理。//@契约EX:职级并行的并字你懂么?//@静水流深冰:比副处低一点 不错啦
师者说事儿家族中现在出了个四调,也算光耀门楣啦!从农村大山出身,不靠别人靠自己,从正科级实职,再到四级调研员,说句实在话,已经很不错了。不是那[爆竹]
公务员职级并行规定网页链接
河北省的事业单位管理岗职级并行落实了吗?有已经落实到位的地方吗?
职职级并行是最最失败的改革,只有职上去了,级才能跟着上,对基层普通干部,还是没啥好处。
秋叶雨声职级并行 朋友把机会让给了老同志朋友是位正团职转业干部,为人谦和,在一家市直机关任副职多年。副职若想晋级正县职级,理论上讲,除了正常提拔,顺序转任晋升三调、二调无疑是最保险的途径,因此三调是副职提升职级所必须的基础。由于制度规定,调研员职级数是有比例的,而且三、四级调研员属同一比例计算序列,因为数量有限,这就意味着存在与老科长们的竞争的可能。面对这种情况,朋友果断表示放弃转任三调的机会。这样一来,一位资历较老的科长便因此得到了晋升四调的资格。
职级并行,如果领导职务是副处,同时是兼二调,就是正处级的工资。一般不会出现这个情况,要么提二调,把副处实职让出来,要么就是副处实职等着以后挑正处长。但是在公检法副处同时兼三调的情况比较多//@温和的吃瓜客:非领导职务就是享受生活待遇,还有什么?二级调研员享受正县级待遇,如果是副处长兼,那就是副处级。//@可靠熊猫oZ:主任科员就是正科级非领导职务,而不是相当于什么待遇//@老尚山野村夫:主任科员是科员?你真的是科员哦
不知道你是几级主任科员?如果一级,职级并行还理论上还可升到四级调研员!
又到高级职称评审报批阶段了!应该忙的人很多。
现在高级职称评审,人数、条件、门槛都有明显改变。
二十年前,每年每个县区级,总共也就分得三五个,并且是涵盖整个县域所有专业技术的行业,包括工、农、林、医、学等各个领域。一个行业争取个把指标真心不易。有时政府协调,隔年才能分到某一个单位一个正高指标。
突然发现,职称评审改革后,也就是三五年之间的事吧,各级单位获得高级职称名额成倍增长。一个200多人的单位,每年晋升副高以上,七八个人都不算个事,三五个正高获批也别大惊小怪。
这要是省市级技术密集型人才单位,2一3千人本硕博起步,科研带教的,无可厚非,那就是正常的评审途径,水到渠成的事。但是在县区级,下面的二三级单位里,哪来的科研教所,哪来的项目资源,哪来的优质论文成果?每年有一两个就不错了,与原有的职称晋升数量比较吻合。
现如今的高级职称评审,相信也就是跟行政推行的,职级并行政策差不多,没有过多的含金量,虽然不是领导职位,但级别一样自然晋升,主要是和工资挂钩罢了。
所以,现在看到的单位公示栏简介里,什么大学生,硕士、博士,也许就是函授在职的文凭,什么专家教授的头衔,也别太当真,心知肚明,一笑而过算了。兴许人家就是为了想拿个高工资而已,没曾想糊弄到了你呢!
真正有本事,有水平的技术骨干,还得是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