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好几年前就在说,上游在西藏下游流到印度,这样肥水不流外人田,那就改道到新疆大沙漠,又能改善环境还能耕田,最最要可以迁上河南,四川,两湖的地少的人去那耕种!
新疆支边的河南籍贯的老同志,回河南老家省亲,下火车后,买的好烟好酒,准备送给老家的哥哥弟弟们。
先到哥哥家,拿出来好烟好酒给哥哥;他哥哥说那么大老远的,拿那么多东西多沉那;支边的老同志说是下了火车买的,不沉;他哥哥领着他,掀开另外一间屋子的门帘子,让支边的老弟看,这一屋子全是名烟名酒;这就是河南!
你这算什么,只不过有个好老婆罢了。我从新疆一个人开65个小时到河南
男女一般高也可以,1米68也不算太低,毕竟武大朗还能娶到潘金莲呢。98年以后出生的女孩比男孩多,以后女孩不好嫁了,女多男少的时代将要到来。

叔伯侄女是98年出生的,开封大学毕业,到新疆支边了两年,最近回河南本地报考招教。春节期间,考虑到二十多岁了也没人提亲,我就发动自己关系找朋友帮忙介绍男孩。谁知也没有多合适的。一个男孩94年的,说是身高1米73,也是大专毕业,县城有一个单元房,另有一处商铺,人在郑州做装修。见面后,发现人有点胖,身高最多1米68,侄女穿高跟鞋跟他基本上一样高。 另一个是我朋友的儿子,郑大体育系毕业,96年的,县城有一座三层小楼,现在宁波做教练,收入可观。身高1米75,长相俊朗。可我朋友春节问他儿子,他儿子说正跟一个高中女同学谈着呢,不知道将来能成不能。但现在不适合再跟我侄女见面了。

当然,新疆不吃面的很多,不懂面的更多。//@漫话新疆:前几年父母去海南都带面粉过去,这两年听在那边时间长的新疆人说河南的五得利面粉做拉条子一样没问题,就不再带面粉过去了
峰域全国最适合做拉条子的,是新疆面粉,最柔韧劲道弹牙。其次河西面粉。再没有了。兰州拉面,用的主要就上述二面粉。兰州以东以南的面粉,定西会宁面,没那么精,但也不酥,做手擀面天下第一,可以切的很细很长——吃过正儿八经定会手擀长面的人,就会觉得陕西手擀面做的太粗,再一个,就是油太重,经常放很多肥猪肉,太腻,好像历史上一直饥饿一样。

为河南各地政府点赞,各地市安排大巴到郑州火车站接新疆归来的河南游子回家!
在新疆从8月21日被封控管理到11月25日(中间有短暂几天解封过两次可以出小区),11月26日,出疆申请获批,于27日凌晨一点坐上火车专列出发,28日下午2点到郑州火车站,硬座41个小时,着实辛苦!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一年一度中秋今又中秋,天上玉盘才捧出,千家万户昂头看。十五月亮圆又圆,照了新疆照河南,每逢佳节倍思亲,老年人就盼个团团圆圆!祝天下家庭都团圆!

河南人在新疆乌鲁木齐疫情防控常态化隔离86天,今天晚上去隔离5天,坐政府部门安排专列回家过年
[赞][赞][赞][玫瑰][玫瑰]
河南大姐在新疆2023一定要快乐…要幸福…要平安…要健康…[福][福][福]

#乌鲁木齐头条#
河南人在新疆,第一趟新疆到河南专列于2022年11月13日7时09分到达郑州站,各地市大白接老乡回家。河南老乡们看到熟悉的地名了吗[雾霾][点亮平安灯]







